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的可编程控制器

新时代的可编程控制器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根据招标的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并在GM 公司汽车自动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1980 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正式将其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C。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序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新时代的可编程控制器

继电器逻辑电路配线复杂,如图1.1所示。

图1.1 复杂继电器电路配线

1968 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结合起来。并由此提出了新型电气控制的十条技术指标,在社会公开招标,制造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

十项技术指标为:

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

2.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5.能与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

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竞争。

7.输入量是115 V 交流电压(美国电网电压110 V)。(www.xing528.com)

8.输出量为115V,输出电流在2A 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9.系统扩展时,原系统只需做很小改动。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4KB。

主要技术指标概括为:

1.工作特性比继电器控制系统可靠。

2.易于在现场变更程序。

3.便于使用、维护、维修。

4.能直接推动电磁阀、电动机启动器及与此相当的执行机构。

5.能向中央数据处理系统直接传输数据等。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招标的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并在GM 公司汽车自动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

1980 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正式将其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简称PC。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序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