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红茶曾经香飘全世界,茶产业曾经十分辉煌。海南红茶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大力发展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根据国家计划,在海南建立红茶出口货源基地,最早建立了通什、白马岭、岭头3个国营茶场,利用当地野生大叶种和从云南引进的阿萨姆大叶良种来繁殖。至1965年,海南岛共开发新茶园1.5万亩(15亩=1公顷),年产干茶350吨。在此基础上,随后又扩建了太阳河和白沙两个地方国营茶场。到1970年,海南岛茶园达1.8万亩,年产干茶1500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胶茶间种经验推广,促进了茶叶迅速发展,南海、新伟(原红卫农场)等农场先后开垦建园种茶,茶园面积迅速增加。1980年,全岛拥有茶园4万亩,年产干茶6000吨。1988年,海南建省掀起了种茶的高潮,国家专门拨放用于茶叶生产基地发展的贷款1047.6万元。1993年海南省拥有大小茶场(厂)50多个,其中国营农垦种茶农场(厂)就有37个,茶园面积达12万亩,年产干茶800 0多吨,是海南省茶叶生产的鼎盛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南以生产红茶为主。南海茶场生产的C.T.C红茶,五指山、岭头茶场生产的红碎茶和红条茶,96%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当时,南海农场荣获国家对外经贸部授予的“出口生产基地企业创汇百万美元”荣誉证书。
陈德新副研究员(左)与茶界泰斗张天福(右)
20世 纪90年 代 中期,由于国家实行外贸体制改革,茶叶市场全面开放,加上国际市场茶叶价格变化,红碎茶出口受阻,原来统购统销的产品要自寻出路,生产者直接面对市场。这一时期海南的茶叶产品单一,茶叶生产出现萎缩现象,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逐年下降,除少有几个国营茶场(厂)想方设法、艰难支撑外,一些面积小、产量少、规模小的茶厂受到严重冲击,毁茶闭厂。1998年,海南省茶园面积为7.2万亩,产量为3000吨,到2000年茶园面积进一步下降到5万亩,产量不足2500吨。(www.xing528.com)
在跨入21世纪的前后几年中,海南省各级政府特别是占全省茶叶产量80%以上的农垦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把茶叶作为其支柱产业之一,对茶叶生产进行了改革。通过对现有的国有茶园产权的转让、租赁、长期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盘活了国有资产,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优化茶叶资产结构。如白沙农场把茶园拍卖给职工自己经营;南海农场、新伟农场将茶厂承包给职工,成立了民营公司或个人生产经营;岭头茶场将茶树转让给职工后,职工积极性明显提高,职工收益也大幅度提高。
为创新提高大宗茶的品质和档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掌握研究名优高档茶新工艺,南海茶厂改造加工工艺生产出的红碎茶出口到俄罗斯市场,利润可观。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海南香圣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添香茶香兰红茶,大大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
据统计,2008年底海南省共有茶园3万多亩,全部为生态无公害茶园。其中已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茶园面积为3000亩,无公害茶园面积为3000亩,优良品种茶园面积占30%。整个茶产业链从业人员26000人;年产干茶3000多吨,全省茶叶内外销贸易量800 0吨,销售值4亿多元;全省人均茶叶年消费量550克。另外海南省茶艺馆数量近千家,所占密度为全国之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