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是红茶初制的第三道工序。发酵是在正常的萎凋、揉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关键。绿叶红变过程主要在发酵阶段完成。
①发酵的目的:增强酶的活化程度,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形成红茶特有的色泽和滋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叶子发酵充分可减少青涩气味并产生浓郁的香气。
②发酵环境条件要求:发酵过程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发酵室大小要合适,门窗要设置适当,以便于通风,避免阳光直通射。最好采用水泥地面,四周开沟,便于冲洗;室内装置增温、增湿设备。(www.xing528.com)
发酵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发酵室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95%以上,空气新鲜,供氧充足。如温度过高(> 35℃ ),发酵过快,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成不溶性的产物较多,叶底乌暗,香味低淡。温度过低,酶促作用很弱,发酵慢,时间长,品质差。特别是春茶季节,由于气温较低,发酵困难,必须提高发酵室温度。升温的方法可用火盆生火,炉上放水壶,并经常移动位置,但不宜靠近发酵架;有条件的茶厂可安装小型蒸汽锅炉,用高温蒸汽以提高室内温度。
③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与叶子老嫩、茶叶整碎、揉捻程度、季节、发酵室温度、湿度都有密切的关系。春茶气温较低,发酵时间从揉捻算起需2.5~3.5小时,夏秋季温度较高,发酵时间要缩短些。如在揉捻结束时揉捻叶已经泛红,可认为发酵基本完成,就不需要再经发酵室发酵而直接进行烘干。
④发酵程度:从发酵叶的表征变化规律来判断发酵程度比较困难,必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掌握发酵适度表征,才能获得优良品质的红茶。发酵适度叶色显红色,并发出浓厚的苹果香味,不同原料的色泽也有所不同,1~2级发酵叶对光透视呈黄色,3~4级呈铜色,叶面及叶脉凝于表面的叶液均是红色。如发酵不足,则香气不纯,带青草气,冲泡后,汤色欠红,泛青色,味青涩,叶底花青;如发酵过度,则香气低闷,冲泡后,汤色红暗而浑浊,滋味平淡,叶底红暗多乌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