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触电事故及急救:预防与处理方法

触电事故及急救:预防与处理方法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触电死亡概率最高的是单相触电。2)二相触电二相触电是人体两个不同部位同时触及二相带电体的触电。二相触电的危险性最大。任何一个部位出现损坏,都会引起触电事故。因此,农村触电事故概率远高于城市。例如,由于低压系统推广漏电保护装置,使低压触电事故大大降低。因此,掌握其规律性,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对防止触电事故的频发是有好处的。

触电事故及急救: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触电的类型

人体触及或靠近带电体而受到电流电弧的伤害现象称为触电。触电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电流或电弧对人体的伤害方式分类

1)电击伤(简称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使人体内部受到的伤害。电击的主要部位是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心脏,严重时会引起心室颤动,导致心跳停止而“临床死亡”。电击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通常所说的触电是指电击。

2)电灼伤(简称电伤)

电伤是指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使人体表面受到的伤害。电伤主要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其临床表现为,电弧烧伤、电灼伤、电标志(电印记),皮肤金属化、电光眼等局部性伤害,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伤痕。

2.按电流流过人体的路径分类

1)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人体某一部位与大地或与大地连通的金属构件接触,另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触电死亡概率最高的是单相触电。

2)二相触电

二相触电是人体两个不同部位同时触及二相带电体的触电。二相触电的危险性最大。

3)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是当有较强对地短路电流流入大地时,在接地点附近人体两脚间的跨步电压的触电。高压线路对地短路点附近,跨步电压的危险性较大。对地电压典型双曲线分布如图5-1所示。

图5-1 对地电压典型双曲线分布

(二)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决定的因素

当电流通过人体时,电流会对人体产生热效应,以及化学效应、刺激作用等生物效应,影响人体的功能,严重的会损伤人体,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电流大小、持续时间、电流种类、电流路径。此外,还与人的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心动周期和人体阻抗等因素有关。

1.电流大小

电击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也越严重。通常可将触电电流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室颤电流三级。

1)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

感知电流是指能引起人体感觉的电流,通常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为1.1m A,成年女性平均感知电流为0.7mA。感知阈值是指感知电流的最小值。通常感知阈值定为0.5mA。

2)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

摆脱电流是指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成年男性或女性平均摆脱电流分别为16mA或10.5m A。摆脱阈值是指摆脱电流的最小电流,成年男性或女性摆脱电流阈值分别为9m A或6m A。摆脱电流是反映人触电后摆脱带电体的能力,它是随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的。

3)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

室颤电流是指在一定路径下引起人体心室纤维性颤动的电流,室颤阈值是室颤电流的最小值。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而造成,人体的室颤电流在1s时约为50m A;0.1s时约为400m A,而室颤阈值约为50m A。

2.电流持续时间

电流流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特别是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极易造成心室颤动而引起触电者“临床死亡”。

3.电流种类

电流流过人体时,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比直流电流大。交流电f=50Hz对人体伤害最大,而当电流频率大于20k Hz时,对人体的伤害明显减少。

4.电流路径

电流流过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时,对人体的伤害最大。电流从胸部到左手是最短、最危险的路径。电流从脚到脚虽是相对危险较小的电流路径,但因痉挛而摔倒,会导致电流流过全身或摔伤、坠落、水中窒息等二次事故。

(三)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

触电事故往往都是突然发生的,似乎是不可捉摸的,但对已发生的事故加以科学分析,是不难找到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的。

1.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等,这是事故发生的内因。

(2)安装不符要求。电工作业人员在安装、检修及电工器材选用时,不符合电气安全技术和标准要求,如安装的电器不适应使用环境的要求,相线不进开关,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线中安装熔断器等。

(3)日常缺乏检修。电工作业人员对电气线路及设备缺乏经常性、季节性、专业性检查,出现事故隐患后,维修又不及时。如移动电具的引线和插头明知已破损还不更换,漏电保护器早已失效等。

(4)无视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制度不力,缺乏安全防护措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等。如指挥非电工从事电工作业,无证进行带电作业,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违反安全作业规程等。(www.xing528.com)

(5)意外自然灾害。因风、雨、雷电,大水等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除自然灾害的偶然因素外,其他事故原因一般都能够避免的,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2.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1)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每年二、三季度,因雨多且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特别是6~9月天气炎热、人体多汗,所以最易发生触电事故。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的集中性。低压电气设备使用面大,远多于高压设备,接触人员普遍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3)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的复杂性。移动电具由于经常移动,加上工作环境复杂,绝缘极易损坏,手持作业过程就容易引发事故。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的多发性。电气连接如插销、开关、引线、接线端子等,其机械强度较差,可靠性不高,导电部分外露处多。任何一个部位出现损坏,都会引起触电事故。

(5)冶金、矿业、建筑等高危行业触电事故的特殊性。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一般情况比较复杂,环境温度、湿度较高,临时线多,移动式设备多,金属占有面积大,用电安全难度较高。

(6)农村触电事故的滞后性。农村地区的用电设备较简陋,用电条件差,安全技术水平低,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普及等,先天条件本身不足。因此,农村触电事故概率远高于城市。

(7)误操作触电事故的必然性。误操作者以青、中年人为多,这些人由于不熟悉作业规程,加之缺乏经验,一些人的不良操作行为与操作中的随意性,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触电事故。

总之,为减少和预防用电人员触电事故,要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据资料统计,在触电死亡人员中,用电人员要占85%以上),更要加强各种措施落实。例如,由于低压系统推广漏电保护装置,使低压触电事故大大降低。上述特性对安全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管理等提供了依据。因此,掌握其规律性,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对防止触电事故的频发是有好处的。

(四)触电的现场急救

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是整个触电急救工作的关键。一旦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受到电流刺激后,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作用,严重时可使心跳、呼吸骤停,使人立即处于“临床死亡”状态。因此,必须在现场开展心肺复苏工作,以挽救生命。

触电时的现场处理可分为迅速脱离电源和现场心肺复苏两大部分。

1.迅速脱离电源

发生触电事故后,首先要使触电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脱离电源,这是对触电者进行急救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1)在低压系统使触电者解脱电源的方法

(1)分断事故发生场所电源开关或拔出插头。

(2)切断电源线路。当电源的开关远离触电事故点,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路。

(3)用绝缘物解脱。如触电者衣服是干燥的,可用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随身干燥的围巾、衣服等严格包裹手掌,然后去拉拽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2)解脱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1)如果在架空线上或登高作业时触电,触电者脱离电源应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在解脱电源时,除应注意自身安全外,还需防止其他人员误触电。

(3)解脱电源的动作要迅速,解脱方法应以快为原则。

2.现场心肺复苏(触电后6min内即开始最为有效,越早越好)

触电者在解脱电源后应立即判断是否丧失意识,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

1)判定触电者神志及开放气道

(1)判定触电者有否意识存在。抢救人员可轻轻摇动触电者或轻拍触电者肩部,并大声呼喊看有无反应,整个判定应在10s内完成。

对神志清醒者,应让其在空气流通处安静休息,并进行观察。对丧失意识者,即表示情况严重,应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流通但不受寒处,使触电者保持复苏体位,即其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仰卧于硬地上。将紧身上衣和裤带放松。同时,必须立即招呼周围人员前来协助抢救和向当地急救医疗部门求援(拨打“120”电话)。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前如口腔内有异物或舌根后缩,必须将触电者处于侧卧,也称“恢复体位”,以清除异物,达到开放气道、正常通气目的。

气道开放后,应在5s内确认有无呼吸,在10s内确认有无心跳,然后进行心肺复苏。

2)现场心肺复苏术

(1)呼吸停止有心跳,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施救。

抢救者一手按压在触电者前额,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使其紧闭,另一手托在触电者颈部,用力将颈部上抬,使头部充分后抑。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触电者嘴(鼻)成密封状态,用力吹气持续1~1.5s,斜视触电者胸部隆起。吹气完毕,抢救者头稍侧嘴,再做深吸气。同时,立即放松捏紧鼻翼手指,让气体排出体外,使触电者胸部和腹部恢复原位,整个停吹时间约3s。如此反复,以便及时得到复苏。

应注意:抢救频率掌握在每分钟吹停12~16次。小孩不能捏紧鼻翼,吹气不能过分用力。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用口对鼻吹气。

(2)心跳停止有呼吸,采用体外心脏按压法。抢救者先将一手的中指指尖对准触电者颈部凹陷处下缘,将手指伸直后手掌放于胸骨上,掌根部位(约胸骨1/2处)即为压区。然后抢救者两手相叠,两肘关节伸直,将掌根放在压区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使胸骨与相连肋骨下陷3~5cm(成人4~5cm;小孩3cm,并可单手按压),充分压迫心脏,使心脏血液搏出,然后突然放松(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使血液流回心脏。如此反复,直至心跳恢复。

应注意: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其频率掌握在每分钟按压80~100次。

(3)呼吸和心跳全部停止,有双人和单人心肺复苏术两种。

在上述抢救时,如触电者同时有外伤,应视其伤势严重程度分别处理。对不危及生命的轻度外伤,可在心肺复苏后处理;对有严重外伤时,应与心肺复苏术同时处理,如止血、伤口包扎等,并应尽量防止创面感染。

注意:在所有“临床死亡”的三种抢救过程中,应坚持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为止,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现场抢救也应坚持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