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容器和设备安全技术详解

容器和设备安全技术详解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充分利用位能,尽可能使物料自动流送,一般可将计量设备、高位槽布置在最高层,主要容器设备布置在中层,储槽、使动容器设备布置在底层。有剧烈振动的设备,其操作台和基础不得与建筑物的柁、墙连在一起,以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罐与罐之间的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以便操作、安装和检修。换热器的设计布置原则是顺应流程和缩小管道长度,其位置取决于它密切联系的设备。塔的再沸器及冷凝器应位于塔的大口径的两侧。

容器和设备安全技术详解

为满足工艺流程路径,保证工艺流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在不影响工艺流程路径的原则下,将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相似的有关容器设备集中布置,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面积,便于管理、操作与维修,还可以减少备用设备或互为备用。如塔体集中布置在塔架上,换热器、泵组布置在一起等。为充分利用位能,尽可能使物料自动流送,一般可将计量设备、高位槽布置在最高层,主要容器设备布置在中层,储槽、使动容器设备布置在底层。须考虑适当的设备距离,若设备间距过小,会导致操作、安装与维修的困难,甚至发生事故。

根据设备大小及结构,考虑设备安装、机修及拆卸所需的空间和面积,同类设备集中布置可统一留出检修场地,如塔、换热器等。塔和立式设备的人孔应对着空地或检修通道的方向;列管换热器应在可拆的一端留出一定空间,以便抽出管子来检修等。

设备的安装应尽量做到工人背光操作,较大设备避免靠近窗户,以免影响门窗的开启、通风与采光。

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露天布置,若室内布置时,要加强通风,防止爆炸性气体的聚积。危险等级相同的设备或厂房应集中在一个区域,这样就可以减少防爆电器的数量和减少防火防爆建筑的面积。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尽量布置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顶层或厂房的边沿,有利于防爆泄压和消防

加热炉、明火设备与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8m),易燃易爆炸车间(装置)要采取防止引起静电现象和着火的措施。

处理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如泵、池、罐等,分别集中布置在由耐蚀铺砌的围堤中,不宜放在地下室或楼上。

产生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下风向,存有毒物的设备不能放在厂房的死角处。

有毒、有粉尘和有气体腐蚀的设备要集中布置,并做通风、排毒或防腐蚀处理,通风措施应根据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的温度和爆炸极限及厂房的温度而定。

笨重设备或运转时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如压缩机、离心机、真空泵等,应尽可能布置在厂房底层,以减少厂房的荷载与振动。有剧烈振动的设备,其操作台和基础不得与建筑物的柁、墙连在一起,以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厂房内操作平台必须统一考虑,以免平台支柱零乱重复。

(一)塔、槽类设备安全设计分析

1.塔的设计

塔的布置形式很多,单塔或特别高大的塔可采用独立设计布置,利用塔身设操作平台,供工作人员进出人孔、操作维修仪表及阀门之用。平台的位置由人孔位置与配管情况而定,具体的结构与尺寸可由设计标准中查取。

塔与塔群应设计布置在设备区外侧,其操作侧面对道路、配套侧面对管廊,以便施工安装、维修与配管。塔顶部常设有吊杆,用以吊装塔盘等零件。填料塔常在装料人孔的上方设吊车梁,供吊装填料。

数量不多、结构与大小相似的塔可设计组成布置,将四个塔合为一个整体,利用操作台集中设计布置。如果塔的高度不同,只要求将第一层操作平台取齐,其他各层可另行考虑。这样几个塔组成一个空间体系,增加了塔群的刚度。塔的壁厚就可以降低。

塔应通常设计安装在高位换热器的建筑物或框架旁,利用容器或换热器的平台作为塔的人孔、仪表和阀门的操作与维修的通道。将细而高的塔或负压塔的侧面固定在建筑物或框架的适当高度,这样可以增加刚度,减少壁厚。

直径较小(1m以下)的塔应设计安装在室内或框架中,平台和管道都支承在建筑物中,冷凝器可装在屋顶上吊在屋顶梁下,利用位差重力回流。

2.容器(罐、槽)的设计

容器(罐、槽)按用途,可分为原料储罐、中间储槽和成品储槽;按设计形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容器设计布置时,一般要注意以下事项:

(1)立式储罐设计布置时,按罐外壁取齐,卧式储罐按封头切线取齐。

(2)在室外设计布置易挥发液体储罐时,应设置喷淋冷却设施。

(3)易燃、可燃液体储罐周围应按规定设置防火堤坝。

(4)储存腐蚀性物料罐区除设围堰外,其他地坪应做防腐处理。

(5)在设计时,液位计、进出料管、仪表尽可能集中在储罐的一侧,另一侧可供通道和检测用。罐与罐之间的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以便操作、安装和检修。

(二)换热器类设备安全设计分析

换热器的热量平衡由于涉及供热效果、换热面积、流动温差、流动强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热量积累、局部过热、流体结焦或气化而引起的事故比较多。

化工厂中使用最多的是列管换热器和再沸器,其设计布置原理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换热器。

设计时应考虑将换热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确定支座、安装结构和管口方位等。必要时在不影响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调整原换热器的尺寸及安装方式(立式或卧式)。

换热器的设计布置原则是顺应流程和缩小管道长度,其位置取决于它密切联系的设备。塔的再沸器及冷凝器应位于塔的大口径的两侧。热虹吸式再沸器直接固定在塔上,还要靠近回流罐和回流泵。

换热器常采用成组设计布置。水平的换热器可以重叠布置,串联的、非串联的、相同的或大小不同的换热器都可以设计为重叠布置。重叠布置除节约面积外,还可以共同使用上下水管。为了便于抽取管束,上层换热器不能太高;此外,将进出口管改成弯管可降低安装高度。(www.xing528.com)

(三)反应器类设备安全设计分析

反应器形式很多,可以根据结构形式按类似的设备进行设计布置。塔式反应器可按塔的方式做设计布置,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与容器相类似,搅拌釜式反应器实质上是设有搅拌器和供热夹套的立式容器。

在设计时,釜式反应器一般用挂耳支承在建筑物上或操作台的梁上,对于体积大、质量大或振动大的设备,要用支脚直接支承在地面或楼板上。两台以上相同的反应器应尽可能排成一直线。反应器之间的距离,根据设备的大小、附属设备和管道具体情况而定。管道阀门尽可能集中布置在反应器一侧,以便操作。

间歇操作的釜式反应器设计布置时,要考虑便于加料和出料。液体物料通常是经高位槽计量后靠压差加入釜中,固体物料大多是用吊车从人孔或加料口加入釜内,因此,人孔或加料口离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面的高度以800mm为宜。

连接操作釜式反应器有单台和多台串联式,设计布置时除考虑前述要求外,由于进料、出料都是连接的,因此在多台串联时必须特别注意物料进、出口间的压差和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

(四)泵、压缩机类设备安全设计分析

在设计时,泵应尽量靠近供料设备以保证良好的吸入条件,应集中布置在室外、建筑物底层或泵房。小功率的泵(7kW以下)宜布置在楼面或框架上。在设计时,应将室外的泵布置在路旁或管廊下排成一行或两行,电机端对齐排在中心通道两侧,使吸入与排出端对着工艺罐。泵的排列次序应由相关的设备与管道的布置所决定。当面积受限制或泵较小时,可成对布置使两泵共用一个基础,在一根支柱上装两个开关。

离心压缩机体积小、排量大、结构简单,可利用多种动力(电动机、蒸汽透平、气体透平)带动,有利于装置的能量使用。离心压缩机设计布置原理与离心泵相似,但较为庞大、复杂,特别是一些附属设备(润滑油与密封油槽、控制台、冷却器等)要占很大的空间。

管道从顶部连接的压缩机设计时可考虑安装在接近地面的基础上,在拆卸上盖时要同时拆去上部接管。管道从底部连接的压缩机拆卸上盖时比较方便,这种压缩机在设计时要考虑安装在抬高的框架上,使支柱靠近机器,环绕机器设悬壁平台,当然压缩机的基础要与建筑物的基础分离。而离心压缩机在设计时应考虑布置在敞开式框架结构(有顶)或压缩机室内,顶部要设吊车梁式行车,以供检修时吊零部件。

往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往复泵相似,但机器复杂得多,振动和噪声都很大,在设计时应考虑布置在压缩机室内,其周围要留出足够大的空地。

(五)加热炉类设备安全设计分析

管式加热炉已普遍采用,但由于维护管理不当而发生的事故却屡见不鲜。加热炉的维护管理与设计机器有所不同,对直火加热、组成部件的种类和材质、加热炉的特殊性等必须具有足够的认识。

(1)在设计加热管时,应根据被加热流体的性状、加热温度、压力以及使用燃料等情况,决定其材质、壁厚(包括腐蚀部分)和耐用极限。正常运转时的管理比较简单,但不可因此而粗心大意。须知加热炉一旦破裂,内部流体就将喷溅,若为易燃性物质,则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事故范围不会局限于加热炉,可能会扩大而造成严重损失。

而加热支撑器加热管导块直接暴露在高温下,并需支撑加热管的重量。在设计加热管支撑器时,应充分考虑下述事项:

①根据加热管的结构确定支撑器的类型。

②根据高温氧化情况确定材质。

③根据使用燃烧情况考虑腐蚀。

加热支撑器类本身,由于铸钢件的最小壁厚关系,一般应根据设计时的需要,对最小壁厚留有一定余量,其次对加热器管支撑器上的螺栓也应检查其有无腐蚀问题。对带有镀铝层或填充料保护层的加热管支撑器,在运转停止时,应除去表面堆积的灰尘,并检查涂料表面有无破损。尤其要注意在加热炉管的接触面等处,是否因加热管温度引起了伸缩而导致镀铝层的破坏。如采用充填料覆盖,由于铸钢件与充填料热伸缩性不同,应注意充填料上有无裂缝。此时,如裂缝发展至铸钢件表面时,必须进行修补。

(2)在设计燃烧器时,通常要考虑在燃烧器部位的炉内拔风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照通常运转时的炉内拔风量设计燃烧室。保证在最大燃烧量时,亦能充分燃烧。

②根据火焰的大小(直径和长度)和燃烧器的数量决定燃烧器孔径。应使火焰不致触及加热管。

③确定燃烧器枪头角度及喷嘴高度时,应保证火焰不致接触燃烧器管套。

④根据燃烧压力和流量,决定燃烧器枪头的口径。

(3)在设计管壁温度计时,要考虑以下各点:

①根据炉温和所用燃料决定套管材质。导线极易受到钒、硫等的影响,因此,考虑套管材质时应对炉内温度保持一定余量。燃料中如有钒、硫产生,应考虑在套管上包卷绝热材料,作为防腐物。

②加热管的伸缩结构,应使套管上不致过度受力。

③在结构上应使其在加热管振动时不致影响接触,并须便于更换。

关于维护操作时的要领,在运转时要正确记录测定管壁的温度。要特别注意温度的变化。此外,还可使用非接触式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检查温差。在停运时,对套管的破损状态、接触状态等要做好维护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