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及来源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及来源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纺织品上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绝大部分并非处于游离状态,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动物试验证明,五氯苯酚是一种强毒性物质,也是一种环境激素,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有致癌性并会对人体的荷尔蒙系统造成损害。有机锡化合物具有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和对生殖机能的危害,对人体是有害的,能引起皮炎和内分泌失调,其损害程度与剂量和人的神经系统有关。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及来源

1.pH

人体皮肤表面呈微酸性以保证常驻菌平衡,防止致病菌的侵入。因此,纺织品的pH在微酸性至中性之间有利于保护人体的皮肤,酸性和碱性太强都对人体皮肤不利,而且,纺织品处于较强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也容易受损。纺织品的酸碱性虽然与纤维、纺织加工都有关系,但最主要还是取决于染整加工。在染整加工时,纺织品经常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处理,一些纤维还会发生吸酸或吸碱,所以染整加工后的洗涤与纺织品的pH有密切关系。纺织品在染整加工后必须充分洗涤,使纺织品萃取液的pH达到规定范围。

2.游离甲醛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防腐剂,也是各种N-羟甲基树脂整理剂、缩胺型固色剂、自交联黏合剂、阻燃剂、防水剂的重要组分。甲醛对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是一种毒性物质,它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甲醛会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此外,甲醛对皮肤也是多种过敏症的显著引发物。另外,甲醛对眼睛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虽无直接证据,但仍有报道甲醛可能会诱发癌症。含甲醛的纺织品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部分未交联的或水解产生的游离甲醛会释放出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3.可萃取重金属

纺织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部分染料和助剂,如各种金属络合染料、媒介染料、酞菁结构染料、固色剂、催化剂、阻燃剂等以及用于软化硬水、退浆、煮练、漂白、印花等工序中的各种金属络合剂。天然纤维类织物,重金属还可能来自污染的环境,如植物纤维生长过程中重金属铅、镉、汞、砷等可通过环境迁移和生物富集沾污纤维,动物纤维所含的痕量铜可来自生物合成。

重金属对人体的毒性相当严重,一旦为人体所吸收,会累积于人体的肝、骨骼、肾、心及脑中。当受影响的器官中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害,某些重金属如汞等还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重金属对儿童的损害尤为严重,因为儿童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远高于成人。

事实上,纺织品上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绝大部分并非处于游离状态,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所谓可萃取重金属是模仿人体皮肤表面环境,以人工酸性汗液对样品进行萃取,并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等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可萃取的,并可能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重金属的含量。

4.杀虫剂

天然植物纤维如棉花,在种植中会用到多种农药,如各种杀虫剂、除草剂、落叶剂等。在棉花生长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一部分会被纤维吸收,虽然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绝大部分被吸收的农药会被去除,但仍有可能有部分会残留在最终产品上。这些农药对人体的毒性强弱不一,且与在纺织品上的残留量有关,其中有些极易经皮肤被人体所吸收,且对人体有相当的毒性。如果产品不含天然纤维,则不必进行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

5.氯代苯酚

氯苯酚是纺织品、皮革制品、纺织浆料和印花色浆采用的传统的防霉、防腐剂,也有用作液状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的防腐剂。动物试验证明,五氯苯酚是一种强毒性物质,也是一种环境激素,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五氯苯酚化学稳定性很高,自然降解过程漫长,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持久的损害,因而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2,3,5,6-四氯苯酚是五氯苯酚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对人体和环境同样有害。实际上,包括原料苯酚在内,所有氯代苯酚都具有毒性。

6.邻苯二甲酸酯类PVC增塑剂

PVC材料广泛用于纺织辅料、涂层织物、玩具及儿童用品、鞋类和运动器材。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软质PVC材料最常用的增塑剂,用量可达40%~50%。邻苯二甲酸酯也用于黏合剂、涂料、高分子助剂,还用于涤纶分散染料染色的匀染剂和染色载体,具有亲涤纶和增塑作用。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有致癌性并会对人体的荷尔蒙系统造成损害。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下,软质PVC材料会释放出相当量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当婴幼儿因为好玩或下意识地把手边的东西放入口中咀嚼时,这类释放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就有可能通过口腔对儿童造成严重的损害。

7.有机锡化合物

三丁基锡常用于棉纺织品的抗微生物整理,可有效地防止纺织品(如鞋、袜和运动服装)上沾染的汗液因被微生物分解而产生难闻的气味。二丁基锡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如PVC稳定剂的中间体,聚氨酯和聚酯的催化剂。有机锡化合物具有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和对生殖机能的危害,对人体是有害的,能引起皮炎和内分泌失调,其损害程度与剂量和人的神经系统有关。有机锡化合物对水生物的毒性也相当大,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8.短链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氯代烷烃中碳链长度为10~13个碳原子的为短链氯代烷烃或短链氯化石蜡(SCCP),主要用于纺织品的阻燃剂和涂层剂等。

短链氯化石蜡对许多物种的毒性较高,特别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极大,对陆生生物的毒性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短链氯化石蜡还属于可能的致癌物,而且,在环境中不会自然分解,往往会在生物圈中富集,其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潜力和毒性会对全球环境和生物体造成破坏性影响。

9.富马酸二甲酯

富马酸二甲酯主要作为防霉剂使用,通常以小袋包装的形式置于家具内或皮革、服装和鞋类的包装盒内。消费者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富马酸二甲酯有可能通过接触而转移到消费者的皮肤上引起接触性皮炎,症状包括发痒、刺激、红肿和灼烧感等,且特别不易治愈。因而,使用富马酸二甲酯作为防霉剂存在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损害的风险。

10.染料

见禁用染料。(www.xing528.com)

11.氯化苯和氯化甲苯

氯化苯和氯化甲苯系列有机化合物。如三氯苯、二氯甲苯等是涤纶高效的染色载体,也是非水溶性染料与颜料合成中的溶剂、洗涤剂和颜料的重结晶溶剂。研究表明,这些含氯芳香族化合物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过敏并刺激皮肤和黏膜,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性。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十分稳定,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分解,对环境十分有害。

12.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由两个以上的苯环连接在一起的化合物,基本上是化学惰性物质,通常由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而形成,也会在石油裂解过程中产生,数量有数百种之多。一些多环芳烃化合物也应用于制造药品、染料、杀虫剂、橡胶、油漆等。

目前已确认,人类会由于吸入或长期接触一些多环芳烃化合物而致癌。实验动物经吸入、摄取、皮肤接触某些多环芳烃分别导致肺癌胃癌皮肤癌。多环芳烃在其生成、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中,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有很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多环芳烃暴露于太阳光中在紫外光辐射作用下可产生光致毒效应。

13.生物活性物质

2016版Oeko-Tex Standard100规定,除了采用被Oeko-Tex所接受的处理方法外,不受理认证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纤维材料或用生物活性物质整理的产品,也即抗菌防霉卫生整理剂整理的产品。这是因为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或致畸性。例如,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THED)本身无毒,对皮肤也无刺激性,但由于其原料2,4-二氯苯酚是环境激素,受热和紫外线作用将产生致癌性被禁用。卤代双酚化合物2,2′-二羟基-5,5′-二氯二苯甲烷和2,2′-二羟基-5,5′-二氯二苯硫醚作为防霉整理剂,也因与THED同样的原因被禁用。而α-溴代肉桂醛(BCA)、2-(4-噻唑基)苯并咪唑(TBI)、2-(3,5-二甲基吡唑基)-4-羟基-6-苯基嘧啶等因有很高的致畸性而被禁用。

14.阻燃剂

含溴和含氯阻燃剂如多溴联苯,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多溴联苯醚和氯化石蜡等是纺织材料常用的阻燃剂。长期与这些高毒性的阻燃剂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如免疫系统的恶化和生殖系统障碍甲状腺功能的不足、记忆力丧失等。

15.残余溶剂

残余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等都属于REACH法规规定的第2类生殖毒性物质。

16.PFC′s

PFC′s是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的简称,包括PFOS(全氟辛烷基磺酰基化合物)、全氟烷酸等。

PFOS是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s的简称,是全氟化合物的代表,是全氟化整理剂和全氟化表面活性剂的原料,由于其特殊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广泛用于拒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和特殊表面活性剂。

PFOS对肝脏、神经、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种器官具有毒性和致癌性。PFOS是拒水拒油化合物,生物体一旦摄取后,一般优先吸附在蛋白质上,大部分与血液中血浆蛋白结合,并累积在肝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还会造成呼吸系统病变。由于PFOS的体内持久性强,生物体一旦摄取后,分布在肝脏和血液中,很难通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而分解。PFOS不仅持久性强,也是最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即使在浓硫酸中煮沸也不会分解,它在任何环境下试验都没有出现水解、光解或生物降解。PFOS有远距离环境迁移能力,污染范围十分广泛,经调查的全世界的地下水、地表水、野生动物和人体无一例外都存在PFOS的踪迹,是一种难分解、可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化学品。

PFOA(全氟辛酸)及其盐也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在环境中具有高持久性,同样会在环境中富集,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累,既会进入食物链中,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17.色牢度

虽然并无证据表明纺织品上所使用的染料一定对人体有害,但提高纺织品的色牢度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风险。生态纺织品标准中选择作为监控内容的四种色牢度指标,与人体穿着或使用纺织品直接相关。婴儿服装的唾液和汗渍色牢度指标十分重要,因为婴幼儿可透过唾液和汗渍吸收染料。

18.挥发性物质和特殊气味

一些挥发性物质,特别是有一些奇特气味的物质应控制用量或限制使用。特殊气味指霉味、鱼腥味或怪味等。纺织品上如散发出气味,或气味过重,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品残留,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且会引起消费者的不快和担忧。特殊气味最突出的是涂料印花织物上残留的火油味,树脂整理纺织品上的鱼腥味等。

19.石棉纤维

石棉的致癌性已众所周知,但目前石棉制品仍在一定范围内被大量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