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色、拼色与计算机测配色探究

光、色、拼色与计算机测配色探究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品红、黄、青三色称为拼色的三原色。用不同的二次色拼合,或以一种原色和黑色或灰色拼合,则所得的颜色称为三次色。经过长期的努力,由于色度学、测色仪器和计算机的发展,现已实现了计算机测配色。计算机测配色大致有三种方式: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和三刺激值匹配。计算机测配色最普遍和最有意义的是三刺激值匹配。计算机测配色运算时,大多是以CIE标准施照态D65和CIE标准观察者为基础。

光、色、拼色与计算机测配色探究

(一)光和色

任何东西都具有颜色,颜色是人的一种感觉,它由光引起。光是一种电磁波,包括各种不同波长的波,可见光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其波长范围是380~780nm。当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时,会形成一连续的光谱,即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称为光的色散。具有一定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人们把单色光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白光可以色散,反之,也可以由单色光“合成”白光。当一定量的两束有色光相加,若形成白光,则称这两种光互为补色关系,这两种光的颜色互为补色。如一定量的黄光和蓝光混合成为白光,则黄光和蓝光互为补色光。

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由于各种物体对入射光的反射、折射及吸收等作用不同,物体的反射光就不同,对人眼的刺激也不同,因而使人感受到不同的颜色。若可见光完全透过物体,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如可见光全部被物体吸收,则该物体是黑色的;如可见光全部被物体反射,则该物体是白色的;当各波段可见光被物体均匀地吸收一部分时,则该物体呈现灰色;当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产生选择性吸收时,则物体就呈现出被吸收光的补色,是带有一定颜色的彩色。例如物体选择吸收435~488nm的蓝色光波后,则物体就呈现蓝光的补色黄色。

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类。黑、白、灰色都是非彩色,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彩色。

颜色有三种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彩度。色相又称色调,表示颜色的种类,如红、橙、黄、绿、蓝、紫等。光谱色的色相由波长决定,其他颜色的色相由光谱分布决定。明度表示物体表面色的明亮程度。凡物体吸收的光越少,反射率越高时,明度越高。非彩色中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的明度最低;在彩色中,黄色的明度较高,蓝色的明度较低。彩度又称纯度或饱和度,表示色彩本身的强弱或彩色的纯度。单一波长的光谱色,完全不含非彩色的成分,故彩度最高。在某色相的颜色中,非彩色的成分越少,则该颜色的彩度越高。

(二)拼色

在印染加工中,为了获得一定的色调,常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染,通常称为拼色或配色。品红、黄、青三色称为拼色的三原色。用不同的原色相拼合,可得红、绿、蓝三色,称为二次色。用不同的二次色拼合,或以一种原色和黑色或灰色拼合,则所得的颜色称为三次色。它们的关系表示如下:(www.xing528.com)

(三)计算机测配色

纺织品染色需依赖配色这一环节把染料的品种、数量与产品的色泽联系起来,长期以来,均由专门的配色人员担任这一工作。这种传统的配色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费时、费料。经过长期的努力,由于色度学、测色仪器和计算机的发展,现已实现了计算机测配色。

计算机测配色大致有三种方式: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和三刺激值匹配。所谓色号归档检索就是把以往生产的品种按色度值分类编号,并将染料配方、工艺条件等一起汇编成文件后存入机内,需要时凭借输入标样的测色结果或直接输入代码而将色差小于某值的所有配方全部输出。较之人工配色,具有可避免实样保存时的变褪色问题及检索更方便等优点,但对许多新的色泽往往只能提供近似的配方,遇到这种情况仍需凭经验调整。

对染色的纺织品,最终决定其颜色的是反射光谱,因此使染样的反射光谱能匹配标样的反射光谱,就是最完善的配色,它又称无条件匹配。这种配色只有在染样与标样的颜色相同,纺织材料也相同时才能办到。但这在实际生产中却不多。

计算机测配色最普遍和最有意义的是三刺激值匹配。由于所有的颜色都可以三种原色混合配制,因此一种颜色可用三个参数来定义。测色时,在标准光源的照射下,光度计视野一侧用试样反射光照射,另一侧用红、绿、蓝三种原色光混合照射,适当调整三原色的比例,使视野两侧颜色完全一致,这时三种原色光的相对强度为颜色的三刺激值,通常以X、Y、Z来表示。尽管按这种方式所得配色结果在反射光谱上和标样并不相同,但因三刺激值相等,也可得到等色。由于三刺激值须由一定的施照态和观察者色觉特点决定,因此所谓的三刺激值相等是有条件的。如果施照态和观察者两个条件中有一个与达到等色的前提不符,等色就被破坏,从而出现色差。因此这种方式被称为条件等色配色。计算机测配色运算时,大多是以CIE标准施照态D65和CIE标准观察者为基础。所输出的配方是指能在这两个条件下染得与标样同样色泽的配方。为把各配方在施照态改变后可能出现的色差预告出来,计算机测配色还提供在CIE标准施照态A、冷白荧光灯F或三基色荧光灯TL—84等条件下的色差数据,染色工作者可据此衡量每只配方的条件等色程度。但目前对于观察者的条件等色程度尚无良好的预测方法。尽管如此,电脑测配色能在多种照明光源下预测各配方色差的能力,已非人工配色所能比及,这是它的一大优势。

计算机测配色是把各种常用染料在不同浓度下染某一纤维后,进行测色,将测色仪测得的颜色参数储存在计算机内,对于每种染料对该纤维的用量和颜色定向坐标关系加以数字拟合成一关系式,然后把来样的颜色经测色仪和电子计算机计算后,按照已存入数据检索。计算机测配色可输出多个配方,再根据染料的成本、相容性、匀染性、牢度以及染色条件等要求,选择一适当的配方。配方选定后,应在化验室打小样,以确定能否达到与标样等色。若色差不符要求,应把染出的样品送到计算机测配色系统进行一次测色,然后调用配方校正程序进行校正,按新的配方再次试染。一般计算机测配色只需校正一次即可。

计算机测配色具有速度快,试染次数少,提供配方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它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染化料质量必须相对稳定,染色工艺必须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作为体现色泽要求的标样不宜太小或太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