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标优化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标优化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包括电气控制、PLC技术两个部分。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技师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电气控制与PLC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用、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并具有典型控制线路的设计、接线和故障排除的能力,掌握应用PLC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③掌握PLC的工作原理及指令系统。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标优化

课程编码:0202053。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系制造技术教研室。

1)课程设置概述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骨干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以技术应用(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包括电气控制、PLC技术两个部分。教学逐步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故障处理的方法和应用PLC进行系统设计和编制控制程序的能力。

(2)课程基本教学理念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原理;能按照液压系统图进行系统元件的选用、连接与调试;能够进行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维护。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技师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电气控制与PLC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用、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并具有典型控制线路的设计、接线和故障排除的能力,掌握应用PLC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逐步具备电气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电气控制回路中的作用、选用原则。

②能够进行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理解常见机床的工作过程及其电气控制。

③掌握PLC的工作原理及指令系统

(2)素质目标

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和严谨的设计品质

②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环保节能意识以及相互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③具备机床电气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3)能力目标

①具有电气控制线路的识图、设计、接线和故障排除能力。

②具有简单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过程

本课程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

(2)教学组织

理论讲授阶段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讨论阶段,在讨论中逐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6.13。

表6.13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续表

4)教学实施建议

(1)组织实施建议

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在教学要求上做到具体知识传授与整体精神把握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媒体软件为辅助。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布置和批改作业,及时答疑解惑,以达到学后懂且能用之目的。

(2)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色,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而指定下面的考核方案。

①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成绩的评定:平时占30%,出勤率占10%,期末占60%。

实习成绩的评定:平时占40%,期末占60%。

②课程考核标准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平时上课出勤+课堂回答提问+作业完成。

单元实践考核标准

完成实训课目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

理论考试以考查学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平时作业+出勤率,综合考核。

5)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

(1)推荐教材

王烈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教学参考书

[1]吴丽主.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刘祖其.机床电气控制与PLC[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姚融融.电气控制及PLC[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6)师资要求

任课教师至少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还应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并且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熟悉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6.2.12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02052。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系制造技术教研室。

1)课程设置概述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同时也可作为机械类其他专业方向的职业拓展课。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主要讲授机床夹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设计要点。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之后,为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以及根据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等方面得到培养,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基本教学理念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课程目标

机床夹具作为机械制造加工中常用的工艺装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及作用,理解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具有机床夹具设计和使用的能力,具有分析生产中与夹具有关的技术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是体现学生实际工作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夹具的基本知识。

②掌握夹具的基本原理。

③熟练掌握各类夹具设计的要点。

④掌握常用各类夹具的结构、组成及其特点。

⑤了解一些先进的夹具结构。

⑥掌握工件的定位原理,熟悉常用的定位方法。

⑦掌握工件在夹具中的常用夹紧方法及夹紧结构原理。

(2)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能力目标

①技术训练

■能正确根据加工条件选用夹具。

■能够根据生产条件要求自行设计一些简单夹具。

■能够合理分析、解决改造一些常用的夹具或进行优化设计及加工。

②能力训练

■能针对各种加工方法和加工内容确定装夹方案。

■能根据零件的生产工艺,设计夹具,制订夹具设计工艺。

■能对中等复杂、较复杂零件确定装夹方案,设计合理的夹具。

3)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过程

本课程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

(2)教学组织

理论讲授阶段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讨论阶段,在讨论中逐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6.14。(www.xing528.com)

表6.14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4)教学实施建议

(1)组织实施建议

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在教学要求上做到具体知识传授与整体精神把握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媒体软件为辅助。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布置和批改作业,及时答疑解惑,以达到学后懂且能用之目的。

(2)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色,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而指定下面的考核方案。

①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成绩的评定:平时占30%,出勤率占10%,期末占60%。

实习成绩的评定:平时占40%,期末占60%。

②课程考核标准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平时上课出勤+课堂回答提问+作业完成。

■单元实践考核标准

完成实训课目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

理论考试以考查学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平时作业+出勤率,综合考核。

5)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

(1)推荐教材

金凤.机床夹具及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教学参考书

[1]肖继德.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陈旭东.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师资要求

任课教师至少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还应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并且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熟悉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有双师素质、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

6.2.13 “CAM软件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02014。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系制造技术教研室。

1)课程设置概述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目前常用CAM软件MasterCAM的使用,能独立运用MasterCAM软件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三维构图、具备选择刀具和加工方法、后置处理、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加工的能力。

(2)课程基本教学理念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系统的启动和退出,了解系统的窗口界面分布。

②绘制点、直线、圆弧和圆、矩形、椭圆、正多边形、倒角、文字的各种方法。

③掌握构图面、视角及构图深度设置、三维线架模型的构建,掌握三维实体建模的过程。

④了解加工设备的选择,理解刀具设置、工件设置、材料设置。

⑤了解各种典型零件模型的设计过程,理解腔体零件、凹凸模零件的数控加工。

(2)素质目标

①获取信息:能够从较复杂的任务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熟练地应用先进手段获得解决任务地信息。

②自主学习: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③解决问题: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④吃苦耐劳:能够在一定目标下,负责、踏实、稳定、注重质量地完成比较脏累地工作任务。

⑤人际沟通:具有较复杂地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⑥团队合作: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较复杂的工作任务。

(3)能力目标

学生利用软件,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设计机械工程上的各种曲线,并用各曲线来建立复杂的曲面、实体模型,再进一步利用该软件的自动编制刀路来编制出加工程式,进行加工。

3)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过程

本课程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

(2)教学组织

理论讲授阶段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讨论阶段,在讨论中逐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6.15。

表6.15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续表

4)教学实施建议

(1)组织实施建议

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在教学要求上做到具体知识传授与整体精神把握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媒体软件为辅助。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布置和批改作业,及时答疑解惑,以达到学后懂且能用之目的。

(2)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色,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而指定下面的考核方案。

①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成绩的评定:平时占30%,出勤率占10%,期末占60%。

实习成绩的评定:平时占40%,期末占60%。

②课程考核标准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平时上课出勤+课堂回答提问+作业完成。

■单元实践考核标准

完成实训课目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

理论考试以考查学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平时作业+出勤率,综合考核。

5)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

(1)推荐教材

[1]赵国增.CAD/CAM实训——MasterCAM软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谭雪松.MasterCAM X基础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韩旻.《数控加工软件MasterCAM》.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教学参考书

[1]蒋洪平.MasterCAM X标准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德航.MasterCAM X中文版基础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6)师资要求

任课教师至少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还应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并且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熟悉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