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导言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导言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在这一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因此,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脏”。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正式成立。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导言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编委会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以“德为根、人为本、和为贵、能为先”的办学思想为指导,致力于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爱劳动的掌握技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着力打造“兵工技师”“重庆技师”,使毕业生具有“过硬的本领、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态、创新的意识”。为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培养规格要求,我院以重庆市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为契机,集全院智慧,全力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十几年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思想和理念,认真总结了骨干高职院校4个重点专业建设的经验,分别撰写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为了固化我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思想理念和改革成果,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依据。因此,有必要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高度上界定课程的内涵,阐述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回顾高职课程的研究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高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提出我院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及具体要求。

1)课程及其作用

(1)什么是课程

教育学文献中,“课程”一词的定义繁多且含义差别较大。有学者称之为使用最为频繁,但最不规范的概念。最广义的课程概念,可包括一个青少年所经历的全部学习生活甚至工作过程,因为这些活动对青少年的发展都起着作用。最狭义的课程概念,则可专指学校中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等课程)甚至某一类型的课(如制图课程中的习题课)。

事实上,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受到教育文化传统、学校性质和任务的影响,课程概念一直处在变化、演进之中,因时因地而异,难以统一规定。鉴于本文研究对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局限,对课程作以下界定: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进行的总体设计和规定。

(2)课程的作用

纵观当今世界高校,从性质上看,绝大多数实施的都是专门教育,即根据学术门类或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门化领域。在我国,将这些不同的组合称为“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就其内容而言,也可称为“专业教育”。正如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学》一书中所说,“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其主要途径就是教学。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因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在这一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因此,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脏”。同时,课程又是把教育思想、理念、目的、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教育思想、理念、目的、宗旨等就都不可能得到落实。教育目的只有通过课程得以具体化以后才能产生引领实践的作用,教学内容只有通过课程规划才能在特定的成才标准和人才规格上得到规范,学校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也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加以把握。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一向是改革的主战场,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

2)课程理论研究回顾

(1)国外课程理论主要流派

国外课程理论派别很多。早期有洛克卢梭的古典主义课程论,斯泰洛齐主义课程论,斯宾塞和赫里胥的功利主义课程论,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以及杜威经验主义课程论和现代的人本主义课程论等。

20世纪50—60年代,在国际教育理论变革创新、竞相发展的辉煌时期,在苏联和美国分别产生了一个影响较大的课程理论,即赞科夫的发展课程论和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这两种课程理论源出有异,但却有以下共同之处:

①增强课程的理论深度。主张要尽量删除经验性、描述性的知识,精选出高质量的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知识内容,纳入现代科学先进的原理,以科学的“基本概念”“关键概念”和方法论原理建构学科的知识体系,把教学建立在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高难度、高水平之上,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赞科夫认为青少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个体,单纯靠灌输知识,培养技能、技巧是不行的。教学不能仅以传授知识为首要任务,而应注重学生“未来的创造性,追求心灵世界的完整”和发展。结构课程论也强调学生智力发展的程序与学科结构顺序的有机结合。布鲁纳说,学校教学应该为学生智力的最佳发展创造条件,为智力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吻合提供机会。

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赞科夫提出了“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布鲁纳则强调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两者虽然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基本一致。

(2)我国课程理论研究发展

课程作为一个正式研究领域,在我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有学者对课程开展专门研究并发表专著。1997年3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正式批准成立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课程研究的学术性团体。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正式成立。

3)高职课程研究

(1)我国高职课程早期理论基础

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当时把实施职业教育的学堂称为“实业学堂”,分3级,其中简易实业学堂修业3年,中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各修业4年。从当时高等实业学堂的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分通习科目(如修身、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外国语等课程)和专业科目(如农业学校的农学科目有土壤学、肥料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产制造学、森林学大意、兽医学大意等课程),规定实验、实习时间须占总授课时间的2/5以上,商业学校适当减少。因此,从教育的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存在了,即当时的高等实业学堂。

1912年12月22日,民国政府教育部又公布《专门学校令》,把高等实业学堂改称为“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需要大批的技术人员,不少资产阶级民主派教育家在清末实业教育的基础上,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倡职业教育,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至1925年,全国共有专修科大学和专门学校的大学67所。1929年中国国民政府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和《专科学校组织法》,第一条就规定了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培养技术人才”为宗旨。清末以后虽然也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倡职业教育,但是受教育者毕竟是相当少数的人,高职(当时的高等实业教育)也是精英教育,注重的是学科系统性、课程设置的规范性。我国的职业教育界最强调陈述性知识(prepositional or declarative or conceptual knowledge),认为陈述性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它是关于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的知识,从这些基本知识中可以演绎、推导出其他一系列知识。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课程都把陈述性知识放在优先地位,偏重理论和基础的内容,高职课程研究与开发,偏重于传统的“三段式”的课程模式。高职课程开发的落脚点是从教育要求出发,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确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名称。90年代末,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虽然高职教育形式早已存在,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课程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2)现代高职课程研究

①高职课程基本概念。在我国官方正式文件中,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把高职课程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每类课程里面又分必修课、选修课。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高职院校把公共基础课标志为“通识教育课程”,把专业课和实践课标志为“职业教育课程”,我院就采用了后者。但不管如何称呼,课程的内容和构成基本不变,一般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介(工具)等,以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形式表现,通过学校学习,企事业单位(用工单位)的实习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网络知识信息平台学习交流和虚拟教学中仿真技术训练,以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

②高职课程基本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是现代高职课程的基本理念。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哪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的。

总体上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也称“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教育部前部长周济语);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该目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中的ISCED5B教育目标基本一致,而ISCED5B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类型、目标、课程上看基本相同。因此,在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应依靠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运行中的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工作,高职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决定了高职课程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基本理念加以思考。

③高职课程基本构成。现代高职课程大体上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3类不同性质的课程多元整合组成。其包含在长期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课程类型。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直线课程与螺旋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本文对这些课程只列举,不阐述。

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一方面要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另一方面是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学科与周边学科知识,既与专业的知识或技能有一定的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将这样一些课程内容教给学生,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知识面。总之,公共基础课注重学生基本(品德与人格)修养、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更好前景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我觉得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首先教育大学生成为一名好公民,其次才是工程师或文学家。”在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今天,很多公共基础课程知识可通过网络学习来完成,关键在于学校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条件,教师提供相应信息资源。这类课程还包括选修课程和素质教育隐性课程。

专业课程是指为学生奠定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的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专门人才首先必须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相关能力。专业课程涵盖的大多是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如专业学习必须熟记的法规、规范、条文、定律、公式及工作程序等。如果学生不牢牢掌握,将导致专业基本常识缺乏,更谈不上专业能力及运用。如生产工艺等识记性课程是高职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

实践课程是指那些主要必须落实在实际操作应用方面的课程。高职院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学生熟练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具备的能力与技能,操作性课程是高职教学区别于一般院校教学的特色之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靠这一层面课程的教学与实训落实。此类课程包括校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调查,到企业见习、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虚拟仿真教学也能够提供大量现代仿真技术训练。

④高职课程组织方式。上述3种类型课程构成高职课程骨架,其功能与作用大不相同,所占的分量也不相同,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中教育之后开展的,其目的是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突出学生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培养目标看,无论是素质还是能力的形成,都需要知识、态度、技能的内化整合。因此,高职课程组织应主要采用能力本位多元整合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

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将不同性质的课程多元整合,既发挥各类课程的特长,又克服了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可构建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以适应人才对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结合现代社会中与高职培养目标相关的知识开设相关课程。如经济、管理、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强化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一是模块结构。专业在设置一个总体的通用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对其中某些课类进行专业方向性的模块化设计,学生在完成通用教学计划任务的同时,通过选修某一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二是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工具课程、其他非核心课程的一体两翼的体系。每个专业限设10门以下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相关其他课程为非核心课程。课程要尽量小型化、丰富化,总学时不宜太多,要体现比较宽的专业面,尽可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课程要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采取“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视实践课程,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之路,保证实践课程教学学时达到总学时的50%以上。

·多元整合课程设置要体现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www.xing528.com)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如网络知识信息平台交流、虚拟教学中仿真技术训练等,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体现现代高职课程特征。

(3)高职课程基本特征

①高等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属高等教育范围,故其课程不仅应具有职业教育相应的课程特征,更要有适应时代特征的素质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出拥有高等教育气质、人格和现代思维分析能力高素质的社会成员。

②职业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所有课程的课业和进程都必须以某一职业或某类职业的培养目标定向,为这一培养目标服务,努力使学生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

③能力性特征。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结构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使其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不是按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

④适应性特征。职教课程从总体上讲必须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现状,并拓宽知识技能面以能适应企业发展、开拓以及转岗的变化需求。职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强调其实用性,并与企业生产现状和实例相结合。

⑤实践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必然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实训、实习和设计。高职课程也讲求理论性,但是所要求的专业理论是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⑥综合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高技能人才,而非传统单工种高级工,故而职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这是现代高职课程与传统高职课程的最大区别。

(4)高职课程编制模式

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因而形成的课程体系也往往形态各异。这些因素包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流行的教育思想、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等。尽管这些课程体系千差万别,但课程体系的编排却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总要把思想上、观念上的东西加以具体化,经过若干过程和步骤,最终形成期望的课程结构。这一过程或步骤就是课程编制。严格地讲,课程编制就是一种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技术。

课程编制理论或技术,是专门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科学地编排并使之形成某种结构的一门学问,它是教育思想观念向具体课程转化的方式方法。由于课程编制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每一类、每一所高校的特殊性,目前高等学校课程编制还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统一的模式或技术。但也有相通性,作为经验的归纳,主要分为“经验演进模式”和“科学设计模式”两种。

“经验演进模式”以过去的建设成果和模式为基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新要求,在不改变原有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改进,或做适当调整,或加以补充,使之趋于完善。“科学设计模式”虽然也继承原有的课程建设经验,但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变,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或重大突破,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质变”的形式建立全新课程体系。如果从高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推进“内涵建设”战略的高校,采用“经验演进模式”编制课程较普遍;实施以“外延发展”战略的高校,采用“科学设计模式”编制课程较普遍。

根据我院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当前的发展重心,宜多以“经验演进模式”编制课程、构建课程体系。

4)我院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双证融通、能力递进;重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我院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在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从传统的模式框架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英国新职业主义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美国劳动力委员会、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培训中心都对关键核心技能作了大量研究。这些核心能力包括:

①职业行为能力。不仅要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娴熟职业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技术知识,关键是善于将基本的技能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成为一名企业合格的工作人员。

②独立处理能力。独当一面处理工作问题的能力,是高职人才重要能力之一,解决操作现场中出现的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当然,独立处理并非是单干,但至少能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③团队合作能力。现代社会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具有独当一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良好的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团队作战。

④组织管理能力。这是高职人才与中职人才的最大区别。如果说团队合作工作过程中,中职人才主要是根据计划安排完成其岗位应完成的工作和相应配合工作,那么,高职人才除了要完成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现场组织管理工作,在团队作战中要起领导作用。

⑤自我完善能力。市场经济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学会面对未来,不断学习,不断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平台,不断自我发展与完善,提升自我竞争能力,以更好地立足于现代社会。

⑥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奋发,乐观好学,善于相处;在职业变迁日益迅速的社会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自我控制,承受压力和挫折,敢于承担责任,关心企业、国家和社会,学会生存。

⑦创新创业能力。开发潜能,勇于探索,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拥有由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相综合的现代创建能力,并运用现代创建能力去开拓、建设美好的世界。

构建课程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能力的培养,设计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多种教学途径,使这些能力都能够得到训练和培养。

(3)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变化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的特点。因此,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在评价上动态反应。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课程体系需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首先考虑在每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预设几门专业选修课或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内容依据当年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变化而变化,依据用人单位要求而更新。如果相关课程内容发展比较稳定、成熟,可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将相关知识与能力,按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联系,编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相对独立的单元。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且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应以技术为主,同时重视与技能的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应以技能为主,但也要重视与技术的复合。高职课程体系要能快速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不断变化,才更有利于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

(4)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要落实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思想,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加强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强调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以讲清要领、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具体做法包括:

①既要重视传统课程内容的改革,又要重视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不断根据形势和专业的发展,设计、开发出新型课程。新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主要突破口是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即在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构建起来以后,结合每门课程涉及的实际工作背景,有针对性地精选课程情境,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确保课程内容来源于岗位工作内容并得到升华和提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掌握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

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推行导向性的实践方向,实施灵活、多样、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③既要重视正式课程的设置研讨,又要开发出具有我院专业特色的非正式课程,以专业选修课或职业拓展课的形式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5)落实最新改革思想

①试行学年学分制。学分制改革与实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已出台相关文件,对学分制改革作出相关规定和具体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要求: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实行学分制,推进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制度;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学习者终身学习成果档案(包含各类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设立学分银行。201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教改[2016]3号),明确规定:“各类高等学校学生和其他学习者,其职业经历、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在线学习和实习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等体现资历、资格和能力的非学历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经高等学校和自考机构认定后,可转换成相应的课程学分。”“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制订非学历学习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自主确定非学历学习成果转换为学分的范围、数量、标准和程序,确定认定结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学生申请休学创业的越来越多,应该给他们留出必要的创业时间。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参军入伍比较积极,有的高职院校每年多达上百名学生参军入伍。国家对大学生献身国防事业尤其重视和鼓励,专门下达命令,要求相关高校和地方政府予以支持。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推行弹性学制,将学生修业年限定为3~6年。

②强化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明确实践教学时数不少于总教学时数的50%。《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③强调毕业证书和职(执)业资格证书要求,并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挂钩。《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定:职业技术学校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强课程标准、培训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促进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为落实这些规定和要求,且防止学生考取职(执)业资格证书时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真正达到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各专业在规定课程学习要求时,应把职(执)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专业课程学习挂钩,给学生提供考取证书的范围和级别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