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3.2化合物C1以O-H之间的距离为变量的基态质子和第一单重激发态质子转移三维势能面曲线理论计算结果结合化合物C1单晶数据与荧光数据分析,可以充分证明非共轭的苯基乙烯基亚氨基片段取代的目标化合物发生的是激发态分子间质子转移反应,而且是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一个由氢键链接的二聚体结构来进行的。图3.3目标化合物C23形成三聚体模型图图3.4化合物C23分子以O-H之间的距离为变量的第一单重激发态质子转移柔性势能面曲线
势能面是研究反应历程的理论基础,势能面的形状与反应过程的特性有密切关联。从图3.2中可知,化合物C1激发态时E*→K*的能垒约为12 kJ·mol-1,基态时E→K的能垒约为47 kJ·mol-1。可见化合物C1激发态时室温下发生分子间的质子转移需克服的能垒小,而基态时能垒远远高于激发态时的能垒,从质子转移过程中的能量角度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充分表明化合物C1发生的是激发态分子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图3.2 化合物C1以O-H之间的距离为变量的基态质子(a)和第一单重激发态(b)质子转移三维势能面曲线
理论计算结果结合化合物C1单晶数据与荧光数据分析,可以充分证明非共轭的苯基乙烯基亚氨基片段取代的目标化合物发生的是激发态分子间质子转移反应(ESPT),而且是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一个由氢键链接的二聚体结构来进行的。那么,共轭性较好的目标化合物C19、C23母体结构较目标化合物位阻更大,但是光谱分析发现其发生ESPT反应能力却更强。所以我们大胆假设,此类目标化合物有可能发生了激发态分子间质子转移反应(如图3.3—3.4)。针对这一假设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子间氢键转移的柔性势能面扫描,以任一分子间氢键为例,从计算结构可以看出,尽管分子发生的是三聚体的ESPT,但是能垒仅为9 kJ/mol,依然可以满足激发态分子间质子转移的发生。(www.xing528.com)
图3.3 目标化合物C23形成三聚体模型图
图3.4 化合物C23分子以O-H之间的距离为变量的第一单重激发态质子转移柔性势能面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