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保障合同合法性与法律规范性?

如何保障合同合法性与法律规范性?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同必须合法,而不能替代法,即按照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当事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任何合同的内容和目的都不应违背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案例1-3] 背景资料:目前为了防止职务犯罪发生,工程发包人、承包人和监理人分别签订廉政合同。既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无论是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是他们的强制性义务。廉政与不廉政不应由合同当事人说了算,而必须以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加以确定。

如何保障合同合法性与法律规范性?

合同必须合法,而不能替代法,即按照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当事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任何合同的内容和目的都不应违背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定。目前,在有些领域,存在合同替代法律的现象,降低了作为强制性规范的法律效力。

[案例1-3] (廉政合同)

背景资料:

目前为了防止职务犯罪发生,工程发包人、承包人和监理人分别签订廉政合同。合同规定,违反该合同的一方,应按工程造价一定百分比(1%~5%)承担违约金

问题:

试分析廉政合同的法律依据,及其实际效果。(www.xing528.com)

参考答案:

(1)廉政合同与廉政帐户无本质区别,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可行。所谓廉政合同规定:甲方不得在工程建设中收受乙方的贿赂,乙方不得在建筑材料的购销中给予甲方回扣。这些都是国家现行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刑法对于这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也有明确规定。既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无论是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是他们的强制性义务。廉政合同将法律尤其是刑法中明文禁止行为写入廉政合同,本质上降低了作为强制性规范的刑法效力,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2)职务犯罪认定。廉政与不廉政不应由合同当事人说了算,而必须以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加以确定。从“经济人”角度分析,当不法分子在评估自己行为时,如果认为被追究的风险远远低于腐败可预期的利益,那么签署再多的廉政合同也无济于事。

(3)廉政合同过高地估计腐败分子的履约能力和“自觉性”。在个别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严刑峻法都难以阻挡腐败分子的贪欲和黑手,何以天真地认为凭一份廉政合同就能使他们悬崖勒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