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国际海底光缆的工程建设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迅速成为国际通信主要的手段。随之而来的不断扩容、网络规模增长等问题,使得海底光缆系统维护日益困难,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1)网络规模急剧增加导致维护需求日益增长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所带来的便利,是建立在不断提高系统维护水平、增加QoS管理能力、多样化侦测各类参数的基础上的。世界范围内宽带服务、3/4/5G业务推广、高速率视频业务传输需求增加,对于网络时延、误码等参数十分敏感,自然也对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容量呈爆炸式增长导致维护规模数量级增长
1997年后,随着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的应用,海底光缆在传输质量和系统容量等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长距离系统的传输容量达到10~20Gbit/s,到了2000年,单对光纤的传输容量可超过100Gbit/s。随后的时间里,传输速率为Tbit级的系统也被推出并商业化。庞大的通信容量、飞速增长的用户数量、电路等,使得日常维护时的电路资源配置、网络实时监控、性能监测、故障发现等工作量也呈数量级的增长。
(3)维护模式落后与网络规模的发展不相适应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区别于陆地光缆系统,其技术更先进,相当大的一部分设备资料、操作手册、参考流程采用了新的理念。即便是成熟的海底光缆系统技术维护人员,在熟悉和掌握新系统维护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势必造成维护人员采用经验性的维护模式,大大落后于网络的发展。另外,即使海底光缆通信系统自身进行扩容,由于采用同一厂商升级更换设备,甚至采用不同厂商的不同设备,都将打破业已成熟的固有维护模式,迫使维护人员从头开始熟悉,对业务可持续性高质量维护造成不利影响。
2.海底光缆通信系统运维面临的问题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作为国际通信传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于整个通信行业意义重大。其维护面临以下的问题:
(1)海底光缆故障后维护手段相对缺乏(www.xing528.com)
由于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特殊的网络结构,导致某一地区的海底光缆发生故障时会对该地区乃至整个网络造成影响,直接或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然而,当前多数运营商对故障影响电路的调度和恢复仍旧只能基本采用人工方式,恢复效率很低。尤其是故障电路统计不够及时,造成后续恢复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成为一个极大的不利因素。
(2)网管技术发展落后于网络技术发展
对于一个通信系统运营商而言,网络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易维护性是其第一关心的要素,其中一个重要的保障机制便是网管系统。但是,在现今日益发展的海底光缆系统阶段,其网络管理技术远远落在后面,不能支撑起日益扩大的网络规模和多样化的客户维护需求。
一般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主要提供两大类网管,即岸端设备网管和水下设备网管。岸端设备网管属于SDH光传输网络网管,负责传输设备监控和业务配置管理,单业务管理功能十分有限,就目前而言,仅实现了传统传输网管网络层管理的功能。水下设备网管主要负责光缆、中继器、部分波分设备、波长转换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等的状态监控,不涉及业务管理。总体来讲,当前网管业务管理能力很弱,无法提供故障时业务中断分析,也无法提供业务对于自愈环保护状态下运行的情况。网管发展落后于网络发展,造成业务管理的瓶颈,成为当前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维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影响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
通常海底光缆的线路工程建设由沿线路由的环境因素决定,分为海底敷设和埋设两种方式。无论是采取敷设还是埋设,海底光缆都会受到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影响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海底滑坡、底质迁移、地震活动、外露岩石磨损等。底质迁移本身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但是底质的迁移往往会对海缆的埋设深度造成较大影响,这可能导致埋设的海缆在一段时间后仍然会暴露在海床上(或埋设深度降低),受渔业捕捞或船锚损害的风险大大增加。
人为因素如拖网和其他渔业捕捞、贝类养殖、船舶锚害、挖泥疏浚、其他港口或海洋工程作业间的相互干扰等。
据统计,人为造成的损害占80%以上,而其中渔业捕捞又占绝大多数。国际海缆维护组织“横滨维护区”的报告显示,1993年以来位于上海海域的海缆所遭受到的外部故障中,90%以上都来自渔业捕捞作业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