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工作介绍

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工作介绍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在国内大循环下,应认真解决中国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新形势下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发力。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煤炭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统筹协调能源发展,构建多元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工作介绍

中国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有相应的高质量能源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十三五”规划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能源行业生产和利用升级变革的加速期和蓄力期,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十四五”)中,我国将是由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而我国能源行业发展也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我国的能源规划和利用需要结合当前世界大局和中国实际来布局发展,把能源发展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能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目前,我国原油石油对外依存度双双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5%。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在国内大循环下,应认真解决中国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新形势下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发力。

(一)推进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仍将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能源革命形势,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以传统能源为主的世界能源结构,带来的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已经关系到了一个国家安全、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我国高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旺盛需求,解决有限的资源供需间矛盾的现实选择。我国要始终坚持节约能源资源优先总方略,把节约能源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抓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聚焦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切实推进节能减排,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培育新动能,提高能源效率,逐步形成注重节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重视节能和提高能效要求要把工业能源消费作为推动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要大力推进清洁化利用方式,多途径促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循环发展,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利用效率,倒逼改良以往长期形成的“高碳型”能源结构,向着清洁低碳化转型发展。工业能源消费必须要健全节能标准和计量体系,完善节能评估制度,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完善污染物和碳排放治理体系;调整工业用能结构和方式,促进能源资源向工业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领域转移;重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制造,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加快工艺流程升级与再造,以绿色设计和系统优化为重点,推广清洁低碳生产,促进增产不增能甚至增产降能;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充分利用工业余热余压余气,鼓励通过“能效电厂”工程提高需求侧节能。

(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转型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新体系

立足我国能源资源实际国情,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炭转型发展,提高非常规油气规模化开发水平,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完善输配网络和储备系统,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形成多轮驱动、安全、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新体系。

一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煤炭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

二是实现增量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加快提升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增加生产供应,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推进能源供给侧管理。坚持严控能源增量、优化存量,着力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合理控制能源要素成本,增强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四是优化能源生产布局。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禀赋、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等因素,科学确定能源重点开发基地,统筹能源生产与输送。

(三)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构建智能高效的能源系统

加快技术创新是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随着能源技术及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未来我国能源系统将走向智能化。智能电网加快发展,分布式智能供能系统在工业园区、城镇社区、公用建筑和私人住宅开始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用能主体参与能源生产和市场交易,新一轮能源技术变革方兴未艾,以智能化为特征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开始涌现。(www.xing528.com)

立足自主创新,结合世界能源技术前沿发展趋势,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攻方向,集中国内主要力量在能源技术变革创新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先进高效节能技术,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将技术优势应用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能源技术及关联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一方面,普及先进高效节能技术。以系统节能为基础,以高效用能为方向,将高效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等各领域,特别是发展工业高效用能技术,加强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节能技术研发,重点推动工业锅(窑)炉、电机系统、变压器等通用设备节能技术研发应用。另一面,推广应用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强化自主创新,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和装备制造技术、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技术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推动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技术、先进电网技术、储能技术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的核心关键技术已获得更多突破,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变得更加经济高效,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海洋能和氢能的利用也已起步,多能互补、“互联网+”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能源新业态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新型能源技术将加快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能源新生业态,能源产业将加速数字化升级。

(四)统筹协调,增强能源储备,构建多元安全保障体系

立足我国资源情况,放眼全球,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构建涵盖能源发展、供给利用、储备应急、监督管理等各方面的多元安全综合保障体系,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统筹协调能源发展,构建多元安全保障体系。首先,统筹不同能源品种、生产输送消费环节、当前和长远需要,全面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的综合协同能力。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供应,确保油气安全。加强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等供应安全。处理好不同能源品种替代互补关系,实现多能互补。其次,统筹煤、电、油、气网运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能源安全输送能力。最后,统筹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把新能源、新技术、气候变化作为新能源安全观的重要内容。

增强能源储备,构建多元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并重、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分层、资源储备与技术储备结合、战略储备与应急响应兼顾、国内储备与国际储备互补的能源储备机制。二是扩大能源资源及产品储备规模。完善能源储备设施布局,增强长期战略性储备、平时和应急调峰性储备能力。三是增强替代能源能力储备。增强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基燃料技术研发能力,积极研发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纤维合成汽油等生物液体燃料替代技术,大力推进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动力替代技术发展,发展氢燃料等替代燃料技术。

健全能源预警应急机制,构建多元安全保障体系。要强化能源生产、运行、环境等领域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建立预测预警平台,定期跟踪并发布信息,畅通反馈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完善演练制度和应急调度机制,提高能源应急响应能力,有效减少能源中断带来的损失。

(五)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拓展国际能源合作,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体系

我国深入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改革油气矿权制度、理顺电力输配环节等,在深化能源国企改革的同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进入能源领域,完善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理顺能源价格体系,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拓展全方位国际能源合作,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体系。

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体系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能源市场体系。以节约、多元、高效为目标,以创新能源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科学监管体系,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和加强国际合作等为手段。一是要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政府全面推进能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负面清单,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负面清单以外的能源领域投资运营。建立完善的油气、煤炭、电力以及用能权等能源交易市场,确立公平开放透明统一的市场规则。二是全面推进能源企业市场化改革。着力推动能源结构、布局、技术全面优化。实施国有能源企业分类改革,着力推进电力、油气等重点行业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在保护资源环境、加快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更好适应能源消费需求升级。三是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加强对市场价格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价格行为。推动形成由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补偿成本、代际公平可持续等因素决定能源价格机制。四是创新能源科学管理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立健全战略谋划、规划实施、政策配套、监管到位的能源科学管理模式。五是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以能源法治平衡各方利益,以能源法治凝聚能源改革共识,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建立科学完备、先进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健全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能源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研究完善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做好地方性法规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衔接。六是按照立足长远、总体谋划、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方针,加强能源宽领域、多层次、全产业链全方位国际合作,构筑连接我国与世界的能源合作网,打造能源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构建多元化供应格局,实现海外油气资源来源多元稳定;畅通“一带一路”能源大通道,全面提升能源供应互补互济水平;加大国际能源技术合作力度,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升我国能源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增强国际能源事务话语权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能源全面转型升级变革的关键时期。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实施要求,2020年,全面启动能源革命体系布局,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根本扭转能源消费粗放增长方式,实施政策导向与约束并重。2021—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到15%左右。为了实现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目标,2020年7月我国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承诺将努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不仅给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压力和动力,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能源转型方向是低碳和零碳能源,经济转型的方向是“碳中和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