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零件的用途不同,其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了解、研究零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如图8-34所示。
图8-34 零件的类型
(a)轴套类零件;(b)叉架类零件;(c)盘盖类零件;(d)箱体类零件
1.读零件图的目的
读零件图就是根据零件图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同时弄清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零件的自然概况、尺寸类别、尺寸基准和技术要求,以便在制造零件时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
2.读零件图的步骤
1)概括了解
根据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编号以及图形的比例大小等,必要时还需要结合装配图或其他设计资料,弄清它是在什么机器上使用,并大致了解零件的功用和形状。
2)分析视图,想象形状
首先找出主视图,确定各视图间的关系,并找到剖视、断面的剖切位置、投射方向等,然后再研究各视图的表达重点。
3)形体分析
根据零件的功用和视图特征,从图上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把它分解成几个部分。从主视图入手,将所分的几个部分逐个分析,利用投影规律并结合其他有关视图、剖视图、断面图,找出有关该部分的图形,特别是要找出反映它们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的图形,再把这些图形联系起来,运用结构分析和投影分析方法想象它的空间形状,然后综合各部分形状弄清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后确定零件的整体结构。
看图的一般顺序应是:首先分析并看懂零件“外部”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其次分析并看懂零件“内部”形状。对于零件上内、外部的交线,应分析清楚它们的成因和性质。零件上的倒角、圆角、小孔和键槽等可视为细节,不必单独作为几何形体进行分析。(www.xing528.com)
4)尺寸分析
根据零件图上标注尺寸的原则来分析尺寸,首先找出各个方向的主要基准,再按形体分析在图样上标注的各个尺寸,分清哪些是零件的主要尺寸。
5)了解技术要求
首先了解零件的加工精度、公差和表面结构,其次再分析了解零件图中所注写的其他技术要求和说明(如热处理要求等)。
3.轴套类零件分析
1)结构与用途分析
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回转体,轴向尺寸大、径向尺寸小,沿轴线方向通常有轴肩、倒角、退刀槽、键槽等结构要素,如图8-36所示。这类零件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传递动力。
2)视图选择分析
轴套类零件一般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因此它们一般只有一个主视图,按加工位置和反映轴向特征原则,将其轴线水平放置,再根据各部分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断面图或局部放大图。
3)尺寸标注分析
如图8-35所示的轴,其径向尺寸基准是轴线,沿轴线方向分别注出各段轴的直径尺寸。轴的左端面为长度方向尺寸基准,从基准出发向右注出7、88,并注出轴的总长尺寸128。两个键槽长度方向的定位尺寸分别为44、97.5,其键槽宽度和深度尺寸在两个移出剖面图中标注。
图8-35 轴套类零件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