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串接解耦控制优化策略

串接解耦控制优化策略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3 双输入双输出串接解耦控制系统框图图2-13所示为双输入双输出串接解耦控制系统框图。因此,解耦装置D可以由式求得这样求得的解耦装置元素的传递函数可能相当复杂。此时可取某些Gij=1,这样做显然比较简单,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简易解耦。按同样原理可以求得解耦补偿装置的传递函数,在很多情况下,采用静态解耦已能获得相当好的效果。

串接解耦控制优化策略

978-7-111-34393-6-Chapter02-59.jpg

图2-13 双输入双输出串接解耦控制系统框图

图2-13所示为双输入双输出串接解耦控制系统框图。由图可得

Ys)=GsUs

Us)=DsPs

所以 Ys)=GsDsPs) (2-24)

由式(2-24)可知,只要能使GsDs)相乘后成为对角阵,这样就解除了系统间耦合,两个控制回路不再关联。要求GsDs)之积为对角阵,对其非零元素又有三类方法:

1.对角线矩阵法

此法要求GsDs)=diag[Gijs)],如

978-7-111-34393-6-Chapter02-60.jpg

即通过解耦,使各个系统的特性完全像原来的单回路控制系统一样。

因此,解耦装置Ds)可以由式(2-25)求得

978-7-111-34393-6-Chapter02-61.jpg

这样求得的解耦装置元素的传递函数可能相当复杂。

2.单位矩阵

单位矩阵法为

GsDs)=I=diag[1,1Λ1]

978-7-111-34393-6-Chapter02-62.jpg(www.xing528.com)

此时解耦装置Ds)为

978-7-111-34393-6-Chapter02-63.jpg

978-7-111-34393-6-Chapter02-64.jpg

这种方法解耦使各个系统的对象特性成为1∶1的比例环节,所以具有稳定性好、克服外扰能力强的优点。但是要实现它的解耦装置比其他方法求得的解耦装置更为困难。

3.前馈补偿法

前馈补偿法只规定对角线以外的元素为零,这样也完全解除了系统间的耦合。但各通道的传递函数并不是原来的Gijs)。此时可取某些Gijs)=1,这样做显然比较简单,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简易解耦。

978-7-111-34393-6-Chapter02-65.jpg

图2-14 前馈解耦控制系统框图

对于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的前馈解耦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14所示。在此取D11s)=D21s)=1,解耦补偿装置D21s)和D12s)可以根据前馈补偿原理求得

G12s)+D21sG22s)=0

所以 978-7-111-34393-6-Chapter02-66.jpg

又有 G12s)+D12sG11s)=0

978-7-111-34393-6-Chapter02-67.jpg

也可令D21s)=D12s)=1或D21s)=D22s)或D12s)=D11s)=1。

按同样原理可以求得解耦补偿装置的传递函数,在很多情况下,采用静态解耦已能获得相当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需要采用动态解耦时,Dijs)宜采用超前滞后环节即978-7-111-34393-6-Chapter02-68.jpg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