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PLC)是指产品从最开始进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将产品视作具有生命的个体,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开发期、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5阶段。
设计策略制定应根据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见图3-15),评估应用的侧重点。应用设计策略制定不仅需要前期大量数据的支撑,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整个产品,根据产品的长远目标制定核心策略。
图3-15 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①开发期:包括产品前期用户研究、移动应用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产品开发三个重要模块。此时的产品还未投放市场,没有经过市场的验证。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策略应尽量做减法,集中资源开发应用的核心需求。
②进入期:将新的产品初次投放市场的测试阶段。由于用户对应用缺乏了解和信任,因此用户下载、购买及使用产品的概率较低。这一时期的应用效益增长缓慢,但竞争相对缓和,市场上的同质化产品较少。开发团队要进行适当的宣传及推广活动,同时也要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规避产品失败的风险。(www.xing528.com)
③成长期:一旦产品被一定数量的用户接受并认可,产品就进入了成长期。这一时期的用户与产品利润迅速增长,用户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容易出现产品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一些产品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开发团队在保证产品能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其他功能,以及适当增加产品运营的内容。
④成熟期:随着用户数量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后,产品进入了成熟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的特点,其成熟期一般较短。因此,开发团队要尽可能满足各个层级用户的一些个性化需求,防止应用快速进入衰退期。
⑤衰退期:产品进入衰退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无法适应市场及其用户需求的增长,市场上出现了更好的替代品。它是产品成熟期没有被顺利延长,从而导致应用不能再次进入成长期而逐渐消亡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用户数量逐渐下降,中间用户流失率增大。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开发团队调整应用整体思路,吸取应用失败的教训,重新回到应用的开发期。
根据经济学理论,消费者的需求层级越高,他们就越不容易被满足。因此,产品需要在体现用户及产品自身价值的前提下,不断地迭代创新。与此同时,每一时期的策略内容可以根据市场、应用细节和目标用户的需求等动态因素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