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液界面的结构及特征分析

固液界面的结构及特征分析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液界面结构从原子尺度来看可分为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两类。研究表明,界面的平衡结构应是界面能最低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化合物,α≥5,故固—液界面为光滑界面。某些晶体如硅、锗等,其L m/较大,虽然η小于1,但总有一组或数组低指数的晶面,其α值大于2,这些晶面是光滑的;因而在固—液界面上往往同时存在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

固液界面的结构及特征分析

晶体的生长是通过单个原子或若干个原子同时堆砌到晶体表面,并按照晶面排列的要求与晶体结合起来的过程。

固—液界面结构从原子尺度来看可分为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两类。

(一)光滑界面

所谓“光滑”界面,可认为在界面处固相和液相是截然分开的[见图8-15(a)],界面以上是液相,界面以下是固相。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晶面,所以从原子尺度看界面是光滑的;但从显微镜下观察,它往往是由若干小平面所组成的锯齿状界面,故亦称小平面界面[见图8-16(a)]。

图8-15 固—液界面的两种类型(示意图

(a)光滑界面;(b)粗糙界面;(c)在粗糙界面上原子的堆积

(二)粗糙界面

图8-16 固—液界面的两种类型(实例)

(a)光滑界面(水杨酸苯酯,a=7);(b)粗糙界面(四溴化碳,a=0.8)

“粗糙”界面可认为是高低不平的[见图8-15(b)],从固相到液相的过渡发生在几层原子内,构成一个模糊界面[见图8-15(c)],用虚线把固相和液相粗略分开,在虚线上部是液相,原子排列基本上是无规则的(准确地说是近程有序),但是其中某些原子是处在晶相的晶体结构所规定的位置上。在虚线下部是固相,原子排列是规则的,但其中也有个别原子(如图中标有符号A的原子)不是恰好处在晶相晶体结构所规定的位置,在过渡层中只有大约50%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由于过渡层很薄(只有几层原子),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粗糙界面反而较为平直,不会出现曲折的小平面,故亦称非小平面界面,如图8-16(b)所示。图中界面上的小凹坑是固相中晶界的位置。

研究表明,界面的平衡结构应是界面能最低的。如果在光滑界面上随机地堆砌原子,则界面自由能的相对变化值可用ΔG A表示(图8-17)。

α是两个因子的乘积:

式中 k——玻尔兹曼常数;

T m——熔点

L m——原子熔化热(结晶潜热)(J/原子);(www.xing528.com)

ΔS m——熔化熵[J/(mol·K)];

R——气体常数,R=8.31J/(mol·K);

η——表面层中原子可能具有的最多邻近原子数;

ν——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

第一个因子L m/(k T m)为无量纲物质熔化熵,它决定于物质本性。例如,铁与铜是不同物质,其熔化熵亦异。第二个因子η/ν,称为取向因子。η/ν总是小于1,并且以晶体中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晶面为最大。例如对于面心立方晶体,其ν为12,若界面为{111}晶面,其η为6,则η/ν为0.5;若界面为{100}晶面,其η为4,则η/ν为0.33。

从图8-17可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α≤2的曲线,界面能最小值在α=0.5处,即界面层约有一半的原子位置被固相原子占据而另一半位置空着。故α<2时,界面的平衡结构为粗糙界面。

(2)对于α≥5的曲线,界面能最小值在α靠近0处和靠近l处,说明界面层只有几个原子位置被固相原子占据,或者极大部分位置都被固相原子占据,即界面为基本上完整的晶面。故α≥5时,界面的平衡结构为光滑界面。

对于大多数金属和某些有机化合物,α<2,故固—液界面为粗糙界面。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化合物,α≥5,故固—液界面为光滑界面。少数材料如硅、铋、锑、镓、锗等,α为2~5,处于中间状态,情况较为复杂,其界面属于混合型。

表8-1列出了不同材料的物质熔化熵。

可以看出,大多数金属的L m/(k T m)小于2,又因η/ν总是小于1,因而不管界面的晶面指数如何,α都小于2。表明这类材料的固—液界面都是粗糙界面。某些晶体如硅、锗等,其L m/(k T m)较大,虽然η小于1,但总有一组或数组低指数的晶面,其α值大于2,这些晶面是光滑的;因而在固—液界面上往往同时存在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α为0.8的四溴化碳和α为7的水杨酸苯酯都是透明有机物。观察其结晶过程,得到的固—液界面照片(见图8 16)与上述理论推测基本相符。

图8-17 表示在不同的α值时,ΔG A(NkT m)与x的关系曲线

N—界面上可供原子占据的位置数;x—界面上被固相原子占据位置N A的分数,x=N A/N。

应该指出,上述理论分析比较简单,它未考虑界面推进的动力学因素和晶体的各向异性等因素;也未考虑凝固条件的影响(例如,磷在低的生长速度时,固—液界面为平滑界面,而在高的生长速度时,界面则为粗糙界面)。尽管如此,上述理论仍显示了很大的价值。

表8-1 不同材料的物质熔化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