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线路常用的配线方式有塑料护套线配线、线管配线、线槽配线和桥架配线等。选择配线方式时应根据室内环境的特征和安全要求等因素决定。
一、操作准备
1.工具
常用工具见表2-12。
表2-12 工具
2.导线
需要用的导线见表2-13。
表2-13 导线
3.其他材料
除上述工具与导线外,还需要准备的物品见表2-14。
表2-14 其他材料
二、操作步骤
1.塑料护套线配线
塑料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塑料保护层的双芯或多芯绝缘导线,具有防潮、线路造价低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可以直接敷设在墙壁、空心板及其他建筑物表面,此种方式广泛用于室内电气照明线路及小容量生活、生产等配电线路的明线安装。塑料护套线的外形如图2-25所示。
使用铝片线卡或塑料线卡作为导线的支持物,铝片线卡的规格有0、1、2、3和4号等,号码越大,长度越长,在照明线路中通常用0和1号铝片线卡。塑料线卡的常用规格有6mm、8mm、10mm等,常用槽口形状有方形、圆形等。按固定的方式划分,线卡的形状有铁钉(或水泥钉)固定式和粘结剂固定式两种。
(1)配线方法(见表2-15)。
图2-25 两芯护套线
表2-15 塑料护套线的配线方法
(续)
(2)注意事项
1)使用塑料护套线配线时,铜芯截面积大于0.5mm2,铝芯截面积大于1.5mm2。
2)护套线不可在线路上直接连接,可通过瓷接头、接线盒或借用其他电器的接线柱连接。
3)护套线转弯时,转弯圆度要大,以免损伤导线,转弯前后应各用一个线卡支持。
4)护套线路离地距离不得短于0.15m,穿越楼板即离地低于0.15m处,应加钢管或硬塑料管保护,以免导线受到损伤。
5)为了安全及防止电气火灾,应选用具有“长城”标志的国标塑料或橡胶绝缘保护层的铜芯电线,家庭配线电线截面积一般规定为:照明、插座用线选用2.5mm2,空调用线不得小于4mm2。
2.线管配线
线管配线有耐潮、耐腐、导线不易受机械损伤等优点,适用于室内外照明和动力线路的配线。所用管材有钢管和塑料管两种,安装形式有明装和暗装。其中,暗装需要在土建时预埋好线管和接线盒。
图2-26 PVC电线管
阻燃PVC电线管的外形如图2-26所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内、楼板间或墙内作为电线导管,亦可作为一般配线导管及邮电通信用管等。它具有耐腐蚀、阻燃、绝缘等优异性能,施工中还具有质量轻、易弯曲、安装实施方便、施工快捷等优点。
(1)钢管配线的方法
线管的明装要求横平竖直,管路短,弯头少。
暗装时,首先要确定好线管进入设备器具盒(箱)的位置,计算好管路敷设长度,再进行配管施工。在配合土建施工中将管与盒(箱)按已确定的安装位置连接起来,并在管与管、盒(箱)的连接处,焊上接地跨接线,使金属外壳连成一体,如图2-27所示。
1)线管的连接。
①钢管与钢管间的连接。
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无论是明装管还是暗装管,最好采用管箍连接,管箍如图2-28所示。有使用时,管箍的管口毛刺容易划伤导线必须清除。
②钢管与接线盒间的连接。
钢管的端部与各种接线盒连接时,应在接线盒内各加一个薄形螺母(或锁紧螺母),薄形螺母如图2-29所示。
图2-27 线管暗装的示意图
1—线管 2—管箍 3—灯位盒 4—开关盒 5—跨接接地线 6—导线 7—接地导线 8—锁紧螺母
图2-29 钢管与接线盒的连接
2)弯管:钢管的弯曲通常用专用的弯管器。常用弯管器有简易弯管器及液压弯管器。其中液压弯管器根据不同管径配有成形模具,使用非常方便,如图2-30所示,左图为不同开头的模具,右图为手动液压弯管机。
3)线管的固定。
①线管明线敷设。
线管明线敷时应采用管卡支持,在线管进入开关、灯座、插座和接线盒孔前300mm处和线管弯头两边,都需要管卡固定,如图2-31所示。
图2-30 手动液压弯管机和弯管模具
图2-31 使用管卡固定钢管
②线管在墙内暗线敷设。
线管在砖墙内暗线敷设时,一般在土建砌砖时预埋,否则应先在砖墙上留槽或开槽,然后在砖缝里打入木榫并用铁钉固定。厂房地面采用线管暗敷的方式,如图2-32所示。
4)扫管穿线。
①穿线前先清扫线管,用压缩空气或在钢丝上绑以擦布,将管内杂质和水分清除。
②导线穿入线管前,应在线管口套上护圈,截取导线并剖削两端导线绝缘层,做好导线的标记,之后将所有导线按图2-33所示方法与钢丝引线缠绕一个人将导线送入,另一个人在另一端慢慢牵拉直到穿入完毕,如图2-34所示。
(www.xing528.com)
图2-32 厂房地面采用线管暗敷
图2-33 导线与引线的缠绕
图2-34 导线穿入管内的方法
(2)钢管配线的要求
1)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电线保护管,应采用厚壁钢管。
2)干燥场所的电线保护管,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
3)直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直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均应做沥青防腐。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4)钢管不应有折扁、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和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光滑。
(3)硬塑料管的连接
1)加热连接法。
①直接加热连接法。
使用直径为50mm及以下的塑料管可用直接加热连接法。连接前先将管口倒角,如图2-35a所示。然后用喷灯、电炉等热源对插接段加热软化后,趁热插入外管并调到两管的轴心一致时,迅速浸湿使冷却硬化,如图2-35b所示。
图2-35 塑料管的直接加热连接
a)管口倒角 b)塑料管直接对插
②模具胀管法。
使用直径为65mm及以上的塑料管的连接,可用模具胀管法。如图2-36a所示,待塑料管加热软化后,将加热的金属模具趁热插入外管头部,然后用冷水冷却到50℃左右,退出模具。在接触面上涂粘结剂,再次稍微加热后两管对插,插接到位后用水冷却硬化,连接完成。完成上述工序后,可用相应的塑料焊条在接口处圆周焊接一圈,以提高机械强度和防潮性能,如图2-36b所示。
图2-36 塑料管的连接
a)胀管插接 b)接口焊接 c)套管连接
2)套管连接法。
将两根塑料管在接头处加专用套管完成,如图2-36c所示。
3)PVC电线管的弯曲。
使用PVC管时,它的弯曲必须符合图样要求的位置,使用工具弹簧深入PVC管后,两手直接缓慢用力弯曲。采用PVC胶及接头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中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外径的4倍;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3.线槽配线
线槽配线的方式广泛适用于电气工程安装、机床和电气设备的配电板或配电柜等的明装配线,也适用于电气工程改造时更换线路以及各种弱电、信号线路在吊顶内的敷设。常用的塑料线槽材料为聚氯乙烯,由槽底和槽盖组合而成,电气板配线常用线槽的外形如图2-37所示。线槽具有安装维修方便、阻燃等特点。
塑料线槽的选用,可根据敷设线路的情况选用合适的线槽规格。线槽配线的方法见表2-16。
图2-37 塑料线槽实物图
室内照明线路采用线槽明敷的方式如图2-38所示。
表2-16 线槽配线的方法
4.桥架配线
由于如今桥架配线的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架空安装及维修相对较为方便,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电气设备、厂房照明及动力、智能化建筑的自控系统等场所。桥架多由1.5mm厚的轻型钢板冲压成形并进行镀锌或喷塑处理。它的规格型号种类繁多,但结构大致相仿。桥架上面配盖,并配有托盘、托臂、二通、三通、四通弯头、立柱、变径连接头等辅件,如图2-39所示。
桥架配线的安装形式很多,主要常见的有悬空安装、沿墙或柱安装、地坪支架安装等。图2-40所示为桥架配线的组合安装形式。
图2-39 槽式电缆桥架配线的示意图
三、质量检验与验收
1.PVC电线管配线应遵循的规程
1)配线时要遵循强电走上、弱电在下、横平竖直、避免交叉、美观实用的原则。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电线管与水管交叉处尽量做到电线管在水管之上,如图2-41a所示。
图2-40 桥架配线的组合安装示意图
图2-41 电线管安装规程图
2)暗盒与线管必须通过锁母连接室内布线穿管敷设时,不应该有电线外露(除现浇混凝土楼板顶面可采用护套线外)。正确的安装工艺如图2-41b所示。
3)接线盒外预留导线长度应适宜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线头要留有余地,距离在150mm,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如图2-42a所示。
图2-42 电线管配线规程图
4)在PVC管安装好后,统一穿电线,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总根数不应超过8根,管内电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外皮)不应超过管内径截面积的40%,如图2-41b所示。
2.电线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应遵循的规程
1)除了埋入混凝土中的非镀锌钢管外壁不做防腐处理外,其他场所的非镀锌钢管内外壁均需做防腐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配管。
2)室外直埋管的路径、沟槽深度、宽度及垫层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埋设导管。
3)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
4)在梁、板、柱等部位明配管的导管套管、埋件、支架等检查合格,才能配管。
5)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或壁纸等基本完成,才能敷设线槽、槽板。
3.电缆穿管及线槽敷线应遵循的规程
1)接地(PE)或接零(PEN)及其他焊接施工完成,经检查确认,才能穿入电线或电缆及线槽内敷线。
2)与导管连接的柜、屏、台、箱、盘安装完成,管内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经检查确认,才能穿入电线、电缆。
3)电缆穿管前绝缘测试合格,才能穿入导管。
4)电线、电缆交接试验合格,且对接线去向和相位等检查确认,才能通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