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面活性剂的CMC与HLB值分析

表面活性剂的CMC与HLB值分析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可确定最低点的出现,往往与表面活性剂中的杂质有关。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表面活性剂的实际补加量,通常都执行超过CMC浓度的原则。HLB值决定着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用途,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性与HLB有极大的关系。

表面活性剂的CMC与HLB值分析

1.胶束理论和临界胶束浓度CMC

在溶液中,表面活性离子会自动结合成胶体大小的质点,胶体质点和离子之间形成平衡。这种胶体质点具有特殊的结构,其极性基朝着水,而疏水基则互相接触,并使界面能降至最低,此类质点称为胶束。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同样可形成胶束。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主要靠表面活性离子缔合而成,且带电,这类物质也称为胶体电解质;后者的胶束是靠表面活性的分子缔合而成,不属于胶体电解质。统称为缔合胶体或胶束溶液。

简言之,形成胶束的原因是被水排斥的疏水基,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的结果。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就会吸附到气液界面上来,按疏水基朝向空气,亲水基伸进水相的方式定向。活性分子聚集在表面的结果,使表面张力下降。当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表面就为一层定向的表面活性分子所覆盖;即使继续增大浓度,表面上也不能再容纳更多的分子,表面张力不再下降;但溶液内部的表面活性分子,却可通过疏水基相互缔合形成胶束,降低体系的能量。也就是说,表面张力不再降低时的浓度,正是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

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如图9-5所示。基本过程是,开始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迅速下降;待浓度大到一定值后,表面张力就几乎不再改变。有时在转折点附近表面张力甚至出现最低点(见图中虚线处)。已可确定最低点的出现,往往与表面活性剂中的杂质有关。如果将表面活性剂提纯,将杂质去除,最低点即消失。但r-c关系有一颇为明显的转折是肯定的。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图9-6)。当溶液浓度低于CMC时,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吸附和在界面上定向排列,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高而迅速降低,直至达到CMC时,表面活性剂已在溶液的界面上排列成单分子膜,此时表面张力降至最低点。此后活性物浓度的增高,对于表面张力和应用性能的影响不大。表面活性剂的实际补加量,通常都执行超过CMC浓度的原则。

图9-5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浓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图9-6 表面活性剂浓度与溶液性质的关系

图9-7是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胶束、单体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单分子层之间相互作用的图解。

(www.xing528.com)

图9-7 胶束、单体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单分子层之间相互作用

胶束是高度的动态聚集,有资料介绍,胶束形成和解体的半衰期在10-3~1s,而单体在胶束中的停留时间是10-7s。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之比值,就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HLB值决定着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用途,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性与HLB有极大的关系(表9-3)。

表9-3 HLB值与水溶性关系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取决于分子中亲水和亲油两部分的组成和结构,这两部分的亲水和亲油能力的不同,就使它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性能有一定差别。

通常,HLB值范围为1~40,由小到大亲水性增加。一般认为HLB值10以下亲油性好,大于10亲水性好。不同HLB值范围的表面活性剂功能不同,3~6用于O/W乳化剂,7~9用于润湿剂,8~15用于O/W乳化剂,13~15用于洗涤剂(图9-8)。

图9-8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功能作用对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