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口设计:穿上更流畅的无领设计

领口设计:穿上更流畅的无领设计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领子时,首先应确定领口形状,领口(无领)造型本身具有丰富变化,这类领型没有单独的衣领裁片,只有领口。(一)领口设计参数领口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横开领与领深,如图5-1所示。如果需要后领加深的效果,可以适当增加辅助设计,设计前、后深V领口时同样需要注意此问题。图5-9领口稳定性设计-1图5-10领口稳定性设计-2

领口设计:穿上更流畅的无领设计

设计领子时,首先应确定领口形状,领口(无领)造型本身具有丰富变化,这类领型没有单独的衣领裁片,只有领口。所以,领口的造型线设计就显得比较重要。不同的领口线会对脸型视觉效果产生影响,也会形成不同的美感。领口造型还可以通过一些装饰细节进行加强。

(一)领口设计参数

领口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横开领与领深,如图5-1所示。横开领的基础量位于颈肩点,前领深的基础量为前颈窝点,如图5-2所示。

图5-1 领口设计参数

图5-2 参数基础量及变化

1.横开领

横开领可以从颈肩点向肩端点方向逐渐加大,当领深不变,横开领延伸至接近肩端点时,形成一字领,如图5-3所示。横开领还可以继续加大,完成露肩造型,形成露肩领,如图5-4所示。横开领的量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减小,呈现侧领连身的效果,形成连身领,如图5-5所示。连身领没有独立的衣领,是将衣身在领部延伸,会有类似领子的造型效果,此时需要在衣片上进行特殊处理。

图5-3 一字领

图5-4 露肩领

图5-5 连身领

2.领深

领深是领口在纵向的深度,在前、后衣片上分别表现为前领深和后领深两个参数。前领深可以在纵向上下调整,向上变化时形成前领连身的效果,需要考虑增加领口围的松量,尤其高过下颌的位置时,要在领口围加入足够松量;当领深向下变化时,需要去掉领口线上的所有松量,使领口线更贴合人体。后领深的调整方式与前领深类似。

3.领口线

在横开领和领深确定的情况下,领口线的形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变化。如图5-6所示,为相同参数下不同的领口造型。(www.xing528.com)

图5-6 相同参数的领口造型

(二)领口设计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服装作为一种日常状态下的艺术,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穿着的实用性。如前领深设计需要考虑实际穿着场合及穿着者的习惯,由于人体向前弯曲时,前身长度会缩短,领深方向会产生较大的松量,所以常用的领深设计应该不低于胸围线以下6cm,如果增加其他辅助设计,可以不考虑此原则,如图5-7所示。

图5-7 领口实用性设计

2.功能性原则

在不考虑材料弹性的情况下,领口周长如果不能满足头围,需要设定开口。设计时可以将领口与开口相融合,形成具备功能与美观并存的无领造型,如图5-8所示。

图5-8 领口功能性设计

3.稳定性原则

在着装状态下,服装会随着身体的活动而产生一定的变形。设计领口时需要考虑其保型性,如果存在的变形可能影响到外观,则需要增加一些细节处理。

如图5-9所示,当左右横开领宽度不对称时,需要衣身及袖身合体,以保证服装整体的穿着稳定性,领口的位置自然稳定;而宽松的衣身、袖身设计会使服装失去明确的人体支撑区域,失去牵制的领口便会随意滑动,所以设计不对称领口时需要多加斟酌。

如图5-10所示,在前身设计垂荡型领口时,为保证领口前、后位置的稳定性,后领口深度要减小,不宜开深,更不能前、后领口同时出现垂荡褶皱,否则实际穿着时,宽度松量会自然下落无法稳定,出现领口“挂不住”的现象。如果需要后领加深的效果,可以适当增加辅助设计,设计前、后深V领口时同样需要注意此问题。

图5-9 领口稳定性设计-1

图5-10 领口稳定性设计-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