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例将介绍一个带内螺纹的模具的设计过程(图16.1)。其设计思路是将产品模型中的内螺纹在圆周上平分为三个局部段,从而在这三个局部段处创建三个内侧滑块,并且在设计滑块后还添加了标准模架及浇注系统的设计。希望读者能够熟练掌握MoldWizard模具设计的方法,并能掌握在模架中添加标准件的设计思路。下面介绍该模具的设计过程。
图16.1 带内螺纹的模具的设计
Task1.初始化项目
Step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中单击“初始化项目”按钮,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D:\ug11.6\work\ch16\cover.prt,单击
按钮,加载模型,系统弹出“初始化项目”对话框。
Step2.定义项目单位。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3.设置项目路径、名称和材料。接受系统默认的项目路径;在“初始化项目”对话框的文本框中输入cover_mold。
Step4.单击按钮,完成项目路径和名称的设置。
Task2.模具坐标系
Step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模具CSYS”按钮
,系统弹出“模具CSYS”对话框。
Step2.选中单选项。
Step3.单击按钮,完成坐标系的定义。
Task3.创建模具工件
Step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工件”按钮
,系统弹出“工件”对话框。
Step2.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
Step3.修改尺寸。单击区域的“绘制截面”按钮
,系统进入草图环境,然后修改截面草图的尺寸,如图16.2所示;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0;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50。
Step4.单击按钮,创建完成后的模具工件如图16.3所示。
Task4.创建型腔布局
Step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型腔布局”按钮
,系统弹出“型腔布局”对话框。
Step2.定义型腔数和间距。在区域选择
选项和
单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
和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0。
图16.2 截面草图
图16.3 创建后的模具工件
Step3.单击区域,此时在模型中显示如图16.4所示的布局方向箭头,选取X轴正方向的箭头,然后单击
区域中的“开始布局”按钮
,系统自动进行布局。
Step4.在区域单击“自动对准中心”按钮
,使模具坐标系自动对准中心,布局结果如图16.5所示,然后单击
按钮。
图16.4 定义型腔布局方向
图16.5 型腔布局
Task5.模具分型
Stage1.设计区域
Step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检查区域”按钮
,系统弹出“检查区域”对话框,并显示如图16.6所示的开模方向,选中
单选项。
Step2.计算设计区域。单击“计算”按钮,系统开始对产品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单击
选项卡,可以查看分析结果。
Step3.设置区域颜色。单击选项卡,取消选中
、
和
3个复选框,然后单击“设置区域颜色”按钮
,设置各区域颜色。单击
按钮,退出“检查区域”对话框。
Step4.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定义区域”按钮
,系统弹出“定义区域”对话框。
Step5.在区域选中
和
复选框,单击
按钮,完成分型线的创建,如图16.7所示。
Stage2.创建分型面
Step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设计分型面”按钮
,系统弹出“设计分型面”对话框。
Step2.定义分型面创建方法。在区域中单击“有界平面”按钮
。
Step3.定义分型面大小。拖动分型面的宽度方向控制按钮,使分型面大小超过工件大小,然后单击按钮,结果如图16.8所示。
Stage3.创建型腔和型芯
Step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定义型腔和型芯”按钮
,系统弹出“定义型腔和型芯”对话框。
图16.6 开模方向
图16.7 分型线
图16.8 分型面
Step2.创建型腔和型芯。选取区域中的
选项,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查看分型结果”对话框,并在图形区显示出创建的型腔,然后单击
按钮,系统再一次弹出“查看分型结果”对话框;在“查看分型结果”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关闭对话框。
Step3.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显示型腔工作零件,如图16.9所示;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显示型芯工作零件,如图16.10所示。
图16.9 型腔工作零件
图16.10 型芯工作零件
Task6.创建型芯镶件
Step1.创建拉伸特征。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选取如图16.11所示的边为拉伸截面曲线;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如图16.12所示的型芯上表面为拉伸开始面;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如图16.13所示的型芯下表面为拉伸终止面;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
按钮,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
图16.11 定义拉伸截面曲线
图16.12 选取拉伸开始面
图16.13 选取拉伸终止面
Step2.创建求交特征。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相交”对话框。选取如图16.14所示的目标体和工具体,并选中
复选框,然后单击
按钮,完成求交特征的创建。
图16.14 选取目标体和工具体
Step3.求差特征。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此时系统弹出“求差”对话框;选取型芯为目标体;选取Step2中创建的求交特征为工具体,并选中
复选框;单击
按钮,完成求差特征的创建。
Step4.将镶件转化为型芯的子零件。
(1)单击“装配导航器”中的选项卡,系统弹出“装配导航器”界面,在该界面空白处右击,然后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选项。
(2)在“装配导航器”界面中右击,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命令,系统弹出“新建层”对话框。
(3)单击按钮,系统弹出“选择部件名”对话框,在
文本框中输入cover_mold_insert,单击
按钮,系统返回至“新建层”对话框;单击
按钮,选取如图16.14所示的工具体,单击两次
按钮。
Step5.移动至图层。单击“装配导航器”中的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取消选中
部件;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图层移动”对话框;在
区域中选择10,单击
按钮,退出“图层移动”对话框。设置第10层不可见;单击“装配导航器”中的
选项卡,选中
部件(注意隐藏模型中的片体)。
Step6.将镶件转换为显示部件。单击“装配导航器”中的选项卡,在
选项上右击,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命令。
Step7.创建固定凸台。
(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
(2)单击按钮,选取如图16.15所示的模型表面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16.16所示的截面草图(在用“偏置曲线”命令时,将选择范围修改为
);单击
按钮,退出草图环境。
(3)在“拉伸”对话框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0;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5;单击
按钮,方向指向Z轴正方向,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
按钮,完成固定凸台的创建。
Step8.保存零件。选择下拉菜单命令,保存零件。
Step9.选择窗口。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显示型芯零件。
Step10.将型芯转换为工作部件。单击“装配导航器”选项卡,系统弹出“装配导航器”界面。在
选项上右击,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命令。
Step11.创建镶件避开槽。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型芯零件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然后选取镶件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镶件避开槽的创建,如图16.17所示(为了观察清楚,镶件被隐藏)。
图16.15 定义草图平面
图16.16 截面草图
图16.17 镶件避开槽
Step12.保存型芯模型。选择下拉菜单命令,保存所有文件。
Task7.创建型芯滑块
Step1.选择窗口。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显示镶件零件。
Step2.创建草图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选取图16.18所示的模型表面为草图平面,然后单击
按钮,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16.19所示的草图1;单击
按钮,退出草图环境。
图16.18 定义草图平面
图16.19 草图1
Step3.创建草图2。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选取图16.20所示的模型表面为草图平面,然后单击
按钮,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16.21所示的草图2;单击
按钮,退出草图环境。
图16.20 定义草图平面
图16.21 草图2
Step4.创建如图16.22所示的直纹面特征。
注意:创建直纹面前,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建模首选项”对话框,在
区域中选中
单选项,这样创建出来的直纹面为实体。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直纹”对话框。
(2)定义截面线串1和截面线串2。选取草图1为截面线串1,单击中键确认;选取草图2为截面线串2。
(3)单击按钮,完成直纹面特征的创建。
注意:创建直纹面时,如果创建的直纹面特征发生扭曲,可在“直纹”对话框中将对齐方式设置为“根据点”,以消除扭曲。
Step5.创建如图16.23所示的移动对象特征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移动对象”对话框(注:具体参数和操作参见随书光盘);单击
按钮,完成移动对象特征1的创建。
图16.22 直纹面特征
图16.23 移动对象特征1
Step6.创建求交特征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相交”对话框;选取镶块零件为目标体,选取图16.22所示的实体(直纹面特征)为工具体;在
区域选中
复选框;单击
按钮,完成求交特征1的创建。
Step7.创建求差特征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求差”对话框;选取型芯镶件为目标体,并选取求交特征1为工具体;在
区域选中
复选框;单击
按钮,完成求差特征1的创建。
Step8.参照Step6~Step7,创建移动对象特征1的求交特征和求差特征。
Step9.创建基准坐标系。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基准CSYS”对话框,然后单击
按钮,完成基准坐标系的创建。
Step10.创建如图16.24所示的拉伸特征1。
(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
(2)单击按钮,系统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选取YZ基准平面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16.25所示的截面草图;单击
按钮,退出草图环境。
(3)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拉伸”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0;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5;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其他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单击
按钮,完成拉伸特征1的创建。
图16.24 拉伸特征1
图16.25 截面草图
Step11.创建如图16.26所示的移动对象特征2。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移动对象”对话框;选择拉伸特征1为要移动的对象;在
区域下选择
下拉列表下方的
选项,然后选择Z轴为旋转中心轴,选择镶块上端面圆心为轴点;在
区域下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20;在
区域先选中
单选项,然后在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2;单击
按钮,完成移动对象特征2的创建。
Step12.创建求差特征2。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求差”对话框;选取如图16.27所示的实体分别为目标体和工具体;在
区域取消选中
复选框;单击
按钮,完成求差特征2的创建。
Step13.参照Step12,创建其他两个相同的求差特征。
Step14.将滑块转化为镶件的子零件。
(1)单击“装配导航器”中的选项卡,系统弹出“装配导航器”界面,在该界面空白处右击,然后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选项。
图16.26 移动对象特征2
图16.27 定义目标体和工具体
(2)在“装配导航器”界面中右击,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命令,系统弹出“新建层”对话框。
(3)单击按钮,在系统弹出的“选择部件名”对话框
文本框中输入cover_mold_slide_01.prt,然后单击
按钮,系统返回至“新建层”对话框;单击
按钮,选取所示3个滑块中的一个滑块(如图16.27所示的目标体)为复制对象,单击
按钮;单击“新建层”对话框中的
按钮,此时在“装配导航器”界面中显示出刚创建的滑块特征。
Step15.移动至图层。单击“装配导航器”中的选项卡,取消选中
部件;选取上一步骤的复制对象;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图层移动”对话框;在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0,然后单击
按钮,退出“图层移动”对话框。将图层10设为不可见;单击“装配导航器”中的
选项卡,选中
部件。
Step16.参照Step14和Step15,将其他2个滑块转化为镶件的子零件,其部件名分别为cover_mold_slide_02.prt和cover_mold_slide_03.prt。(www.xing528.com)
Step17.保存文件。选择下拉菜单命令,保存所有文件。
Task8.创建模架
Step1.选择窗口。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显示总模型。
Step2.将总模型转换为工作部件。单击“装配导航器”选项卡,系统弹出“装配导航器”界面。在
选项上右击,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命令。
Step3.添加模架。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模架库”按钮
,系统弹出“模架库”对话框和“重用库”导航器;在“重用库”导航器
区域选择
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然后单击
按钮,完成模架的添加,如图16.28所示。
Task9.添加浇注系统
Step1.添加定位圈。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标准件库”按钮
,系统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和“重用库”导航器;在“重用库”导航器
区域中选择
节点下的
选项;在
列表区域中选择
选项,系统弹出信息窗口;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文本框中输入值50,在
文本框中输入值18,在
文本框中输入值90;在
文本框中输入值70,单击
按钮,完成定位圈的添加,如图16.29所示。
图16.28 模架
图16.29 定位圈
Step2.创建定位圈避开槽。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定模座板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定位圈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定位圈避开槽的创建。
Step3.添加浇口衬套。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标准件库”按钮
,系统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和“重用库”导航器;在“重用库”导航器
区域中选择
节点下的
选项。在
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
按钮,完成浇口衬套的添加,如图16.30所示。
Step4.创建浇口衬套避开槽。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定模座板和拉料板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浇口衬套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浇口衬套避开槽的创建,如图16.31所示。
Step5.创建型腔刀槽(隐藏定模座板、拉料板、定位圈和浇口衬套)。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型腔布局”按钮
,系统弹出“型腔布局”对话框;单击“编辑插入腔”按钮
,系统弹出“插入腔体”对话框;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
按钮,完成型腔刀槽的创建(图16.32),同时系统弹出“型腔布局”对话框;单击
按钮,关闭“型腔布局”对话框。
Step6.创建刀槽避开槽。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定模板和动模板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刀槽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刀槽避开槽的创建,如图16.33所示。
图16.30 浇口衬套
图16.31 浇口衬套避开槽
图16.32 型腔刀槽
图16.33 刀槽避开槽
Step7.创建流道。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流道”按钮
,系统弹出“流道”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
,将选择范围调整为“整个装配”,选取如图16.34所示的平面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16.35所示的流道截面草图(分别捕捉4个型芯的圆弧中心绘制直线),单击
按钮,退出草图环境;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区域双击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0,并按Enter键确认;单击
按钮,完成分流道的创建,结果如图16.36所示。
图16.34 草图平面
图16.35 流道截面草图
图16.36 创建流道
Step8.创建点浇口(显示模型如图16.37所示)。
(1)选择命令。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设计填充”按钮
,系统弹出“设计填充”对话框。
(2)定义浇口类型。在“重用库”导航器区域中选择
。
(3)定义浇口尺寸和位置。在“设计填充”对话框区域将
的值修改为1.2;将
的值修改为2,按Enter键确认;将
的值修改为1.5,按Enter键确认;将
的值修改为5,按Enter键确认;将
的值修改为24,按Enter键确认;将
的值修改为-1,按Enter键确认;然后选取如图16.37所示的圆弧。
(4)单击按钮,完成浇口的创建
(5)采用相同的方法创建其余浇口,结果如图图16.38所示。
注意:此时选取的圆弧为加亮的型腔区域。
Step9.创建浇口和流道避开槽。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型腔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选取浇口和流道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浇口和流道避开槽的创建,如图16.39所示。
图16.37 定义浇口位置
图16.38 创建浇口
Step10.旋转型腔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型腔布局”按钮
,系统弹出“型腔布局”对话框;选取如图16.40所示的型腔;单击“变换”按钮
,系统弹出“变换”对话框;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以激活
区域,然后选中该腔体上部圆锥形浇口上端面的圆心作为枢轴点;在“旋转型腔”对话框中选中
单选项,在“角度”文本框中输入数值-90,单击
按钮,完成型腔1的旋转操作(图16.41),同时系统返回至“型腔布局”对话框;单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注意:单击“型腔布局”按钮后,系统会自动选中一个腔体,可以将鼠标移到该腔体上,当腔体呈加亮显示状态时按住shift键,单击鼠标可将系统自动选中的腔体取消选中。
图16.39 浇口和流道避开槽
图16.40 定义要旋转的型腔(一)
Step11.旋转型腔2。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型腔布局”按钮
,系统弹出“型腔布局”对话框;选取如图16.42所示的型腔;单击“变换”按钮
,系统弹出“变换”对话框;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以激活
区域,然后选中该腔体上部圆锥形浇口上端面的圆心作为枢轴点;在“旋转型腔”对话框中选中
单选项,在“角度”文本框中输入数值-90,单击
按钮,完成型腔2的旋转操作(图16.43),同时系统返回至“型腔布局”对话框;单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隐藏浇口和流道)。
图16.41 旋转型腔1
图16.42 定义要旋转的型腔(二)
图16.43 旋转型腔2
Task10.添加顶杆
Step1.创建直线(显示型芯、型腔和产品)。将如图16.44所示的滑块转换为工作部件。选中如图16.44所示的滑块,右击,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命令(或双击鼠标);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直线”对话框;创建如图16.45所示的直线(直线的端点在相应的临边中点上);单击
按钮,完成直线的创建。
图16.44 选取滑块
图16.45 创建直线
Step2.创建图16.46所示的另两条直线。
Step3.添加顶杆。
(1)单击“装配导航器”选项卡,系统弹出“装配导航器”界面。在
选项上右击,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命令。
(2)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标准件库”按钮
,系统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和“重用库”导航器。
(3)在“重用库”导航器区域中选择
节点下的
选项,在
列表中选择
选项,系统弹出“信息”窗口,在
区域中选择
选项,在后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择
选项,在
后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82.5,按Enter键确认,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点”对话框;在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如图16.47所示的3个直线的中点,系统自动创建顶杆并返回至“点”对话框;单击
按钮,完成顶杆的添加。
说明:系统会自动创建另外3个型芯的顶杆。
图16.46 创建两条直线
图16.47 定义顶杆中点
Step4.创建基准坐标系。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基准CSYS”对话框,单击
按钮,完成基准坐标系的创建。
Step5.创建拉伸特征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
按钮,选取XZ基准平面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16.48所示的截面草图;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拉伸”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0;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25;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单击
按钮,完成如图16.49所示的拉伸特征1的创建。
图16.48 截面草图
Step6.创建顶杆的滑块避开槽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如图16.50所示的顶杆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拉伸特征1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顶杆的滑块避开槽1的创建。
图16.49 拉伸特征1
图16.50 定义目标体
Step7.创建基准平面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在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XZ基准平面为参考平面,选取ZC轴为通过轴;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60;单击
按钮,完成如图16.51所示的基准平面1的创建。
Step8.创建拉伸特征2。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
按钮,选取基准平面1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16.52所示的截面草图;单击
按钮调整拉伸方向,调整后的效果如图16.53所示;在“拉伸”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0;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20;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单击
按钮,完成如图16.53所示的拉伸特征2的创建。
图16.51 基准平面1
图16.52 截面草图
Step9.创建顶杆的滑块避开槽2。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如图16.54所示的顶杆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拉伸特征2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顶杆的滑块避开槽2的创建。
图16.53 拉伸特征2
图16.54 定义目标体
Step10.创建基准平面2。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在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YZ基准平面为参考平面,选取ZC轴为通过轴;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30;单击
按钮,完成如图16.55所示的基准平面2的创建。
Step11.创建拉伸特征3(显示坐标系)。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
按钮,选取基准平面2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16.56所示的截面草图;单击
按钮调整拉伸方向,调整后的效果如图16.57所示;在“拉伸”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40;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方的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70;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单击
按钮,完成如图16.57所示的拉伸特征3的创建。
图16.55 基准平面2
图16.56 截面草图
Step12.创建顶杆的滑块避开槽3。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如图16.58所示的顶杆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拉伸特征3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顶杆的滑块避开槽3的创建。
图16.57 拉伸特征3
图16.58 定义目标体
Step13.移动至图层。选取拉伸特征1、拉伸特征2和拉伸特征3为移动对象;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图层移动”对话框;在
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0,然后单击
按钮,退出“图层移动”对话框。
Step14.创建顶杆避开槽(显示所有组件)。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如图16.59所示的型芯固定板和推杆固定板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选取所有顶杆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顶杆避开槽的创建。
图16.59 定义目标体
Task11.模具后处理
Step1.添加弹簧(显示所有的组件)。
(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标准件库”按钮
,系统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和“重用库”导航器。在“重用库”导航器
区域中选择
节点下的
选项,在
列表中选择
选项。
(2)在区域中选择
选项,在后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取消选中
复选框。
(3)在区域激活
,选取如图16.60所示的面为放置面,然后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标准件位置”对话框。在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分别选取如图16.61所示的4个圆弧,然后分别单击
按钮,最后单击
按钮,完成弹簧的添加,如图16.62所示。
图16.60 定义放置面
图16.61 定义弹簧中心
Step2.创建弹簧避开槽(显示所有零件)。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如图16.63所示型芯固定板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所有弹簧(共4个)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弹簧避开槽的后处理。
图16.62 添加弹簧
图16.63 选择目标体
Step3.添加开闭器。
(1)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标准件库”按钮
,系统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和“重用库”导航器。
(2)在“重用库”导航器区域中选择
节点下的
选项,在
列表中选择
选项,系统弹出“信息”窗口,在
区域中选择
选项,在后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取消选中
复选框。
(3)在区域激活
,选取如图16.64所示的面为放置面,然后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标准件位置”对话框;单击
区域中的“点对话框”按钮
,在
区域
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然后在
、
和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数值-80、30和0,单击
按钮,系统重新弹出“标准件位置”对话框,单击
按钮;
(4)参照上一步,在区域的
、
和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数值(-80、-30和0),(80、-30和0)和(80、30和0)创建其余开闭器,结果如图16.65所示。
图16.64 定义放置面
图16.65 添加开闭器
Step4.创建开闭器避开槽(显示所有零件)。在“注塑模向导”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单击“腔”按钮
,系统弹出“开腔”对话框;选取如图16.66所示的型芯固定板和型腔固定板为目标体,单击中键确认;选取4个开闭器为工具体;单击
按钮,完成开闭器避开槽的创建。
图16.66 选择目标体
Step5.保存文件。选择下拉菜单命令,保存所有文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