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第斯驼科的分类(图6-1)可以得知,安第斯驼科分为骆马属(llama)和小羊驼属(vicugna),其中骆马属向下分为骆马(llama)和原驼(guanaco),小羊驼属可向下分为羊驼(alpaca)和小羊驼(vicugna),虽然骆马中又分为两个品种,Qara和Chaku,但当地人在纺织加工应用中使用最多的是Chaku,而羊驼也有两个种类,分别是华卡约和苏力,其绒均可作为纺织加工原料。但是,羊驼(alpaca)和骆马(llama)属于不同的物种,骆马毛的粗毛大多是贯通形的髓腔,皮质层较薄,刚性大;而骆马细毛基本无髓腔,刚性小而柔性大,具有正皮质、侧皮质分布而形成的一定的天然卷曲。粗毛、细毛之间细度差异较大,髓腔,结构、性能差异较为明显,特别是骆马粗毛又粗又直,髓腔直径大而且多是贯通形状的,严重制约着骆马毛的染色性、可纺性。从根本上确定了骆马经梳绒而生产的骆马绒纤维与套毛使用的羊驼毛纤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图6-1 安第斯驼科的分类
骆马(llama)的色系、颜色、品类丰富,天然形成了白、米白、浅驼、驼、咖、棕、黑、灰等多种颜色,由此拼混、调色可形成天然多色系的几十种颜色。相比于其他驼科动物,骆马生活在更高海拔(3500~5000 m以上)的安第斯高原上,气候环境更加恶劣,昼夜温度在0~40℃变化以及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因此,骆马普遍覆有棕色的躯干毛皮,黑色或灰色的头部毛皮和颜色均匀的四肢毛皮。其躯干部分的被毛都是由两层毛丛构成(图6-2),可以抵挡高原严寒和强烈的日光照射,上层毛丛粗糙,粗纤维可达到90 μm。底层生长着一层又细又软的致密的绒毛,正是由于较长较粗硬的刚毛的存在,从而保护了底绒的光泽和质感,但也降低了骆马纤维的商业价值,因此,长期以来,骆马纤维因其粗而长的体外被毛,被人们视同为猪毛一样的刚性毛发纤维而遭废弃。只有体侧的少量纤维经过简单的人工分选,单纺或混纺后用于低档纺织品,制作针织品和机织外衣或用于制造地毯、绳子等。因为忽视了骆马绒的存在或鉴于南美纺织基础薄弱,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分梳或分梳不彻底,由此产生了骆马毛是质量较次的一种低档、粗支纺织原料的误解。
2013年,从事羊驼毛原料进口20年的青岛保税区安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派出纺织材料的专业技术人员赴秘鲁、玻利维亚、英国、澳大利亚对骆马纤维原料进行重点考察。从牧场、饲养、剪毛、分选、洗毛等各道工序以及后续应用进行分析提炼,提出了以骆马绒代替骆马毛生产高档纺织原料的概念,确立了以山羊绒梳绒工艺生产骆马绒纤维的生产工艺。改变了市场对骆马纤维低档化的认知,大幅度提升了骆马绒纤维的价值。骆马绒纤维以其光泽柔和、手感滑糯与山羊绒风格相近且强力、服用性能均优于山羊绒而倍受市场青睐。(www.xing528.com)
骆马绒纤维是近几年由青岛保税区安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推向市场前沿的一种新型环保动物纤维,是世界上最接近山羊绒的天然蛋白纤维,而价格仅是山羊绒的30%左右,既具有山羊绒的手感,又具有马海毛的光泽,抗起球、抗折皱、回复性好,且颜色丰富。已推出各种纯天然、无染色的新型服装服饰材料,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并在欧盟、美国、日韩等纺织发达国家受到广泛欢迎。部分面料已被MAXMARA、优衣库、无印良品等世界知名品牌采用。
在对骆马纤维进行纺织加工的时候,利用国内成熟的山羊绒梳绒工艺,考虑到骆马纤维长度较长、含脂低、强力高、弱结多的特点,通过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对骆马洗净毛进行12~16遍分梳,彻底除去没有商业价值的刚毛,留下底层的骆马绒。分梳后的骆马绒纤维长度可达45~65 mm,细度为19~23 μm。可广泛应用于粗纺、半精纺以及半精梳精纺系统的纺纱。可生产高档的围巾、披肩、帽子、针织衫及粗纺面料。
图6-2 骆马被毛与底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