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低压电器简介

常见低压电器简介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低压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各级馈出线,各种机械设备的电源控制和用电终端的控制和保护。因此,低压断路器是低压电网中的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和接触器灭弧装置的作用类似,低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也是为防止触点接通或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造成触点间短路所设计的。如电压过高,交流接触器磁路趋于饱和,线圈电流将显著增大,有烧毁线圈的危险。

常见低压电器简介

1.低压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空气断路器,简称断路器。在控制线路中用作电路的短路、过载和失压保护。低压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各级馈出线,各种机械设备的电源控制和用电终端的控制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过载、短路、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因此,低压断路器是低压电网中的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

低压断路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安全可靠,切断电流的能力大,且开关时间短,实物图如图10-1(a)所示。从组成结构来看,低压断路器由触点系统、脱扣机构、灭弧装置和操作机构构成,如图10-1(b)所示。触点起到电路的通断作用。脱口机构有多种形式,如过流脱扣器、热过载脱扣器、欠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等。和接触器灭弧装置的作用类似,低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也是为防止触点接通或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造成触点间短路所设计的。操作机构分手柄操作、杠杆操作、电磁铁操作和电动机操作几种。

图10-1 低压断路器实物及内部结构原理图

1—主触头;2—自由脱扣器;3—过电流脱扣器;4—分励脱扣器;5—热脱扣器;6—失压脱扣器;7—按钮

低压断路器的主触点是靠手动操作或电动合闸的。主触点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主触点锁在合闸位置上。过电流脱扣器的线圈和热脱扣器的热元件与主电路串联,欠电压脱扣器的线圈和电源并联。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主触点断开主电路。当电路过载时,热脱扣器的热元件发热使双金属片上弯曲,推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当电路欠电压时,欠电压脱扣器的衔铁释放,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分励脱扣器则作为远距离控制用,在正常工作时,其线圈是断电的,在需要远距离控制时,按下停止按钮,使线圈通电,衔铁带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使主触点断开。

目前市场上还设计有微型断路器,以满足小电流用户的使用需要。微型断路器在极数上分单极、双极、三极和四极等,在使用场合上分照明、动力两种,在漏电保护上分普通型和漏电保护型。

2.低压刀开关

刀开关是手动电器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主要用作隔离电源,也可用来非频繁地接通和分断容量较小的低压配电线路,见图10-2。接线时应将电源线接在上端,负载接在下端,这样拉闸后刀片与电源隔离,可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刀开关的主要类型有大电流刀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式刀开关。常用的产品有HD11~HD14 和HS11~HS13 系列刀开关。

图10-2 常用刀开关实物及内部结构图

3.熔断器

熔断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保护电器,在电路中主要起短路保护作用。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安装熔体的绝缘管(绝缘座)组成。使用时,熔体串接于被保护的电路中,当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熔体被瞬时熔断而分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常用的熔断器有插入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器、封闭式熔断器、快速熔断器等。

(1)插入式熔断器如图10-3(a)所示,常用于380 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末端,作为配电支线或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用。

(2)螺旋式熔断器如图10-3(b)所示。熔体上的上端盖有一熔断指示器,一旦熔体熔断,指示器马上弹出,可透过瓷帽上的玻璃孔观察到,它常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设备中。螺旋式熔断器分断电流较大,可用于电压等级500 V 及其以下、电流等级200 A 以下的电路中,作为短路保护。

图10-3 常用熔断器示意图

(3)封闭式熔断器分有填料熔断器和无填料熔断器两种。有填料熔断器一般用方形瓷管,内装石英砂及熔体,分断能力强,用于电压等级500 V 以下、电流等级1 kA 以下的电路中。无填料密闭式熔断器将熔体装入密闭式圆筒中,分断能力稍小,用于500 V 以下、600 A 以下电力网或配电设备中。

(4)快速熔断器主要用于半导体整流元件或整流装置的短路保护。由于半导体元件的过载能力很低,只能在极短时间内承受较大的过载电流,因此要求短路保护具有快速熔断的能力。快速熔断器的结构和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基本相同,但熔体材料和形状不同,它是以银片冲制的有V 形深槽的变截面熔体。

4.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自动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电器,文字符号为KM。它可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交直流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电热设备、电焊机、电容器组等其他负载。它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功能。接触器具有控制容量大、过载能力强、寿命长、设备简单经济等特点,是电力拖动中使用最广泛的电器元件。

按主触点连接回路的形式,接触器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按操作机构,接触器又可分为电磁式接触器和永磁式接触器。

1)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及其他部件组成。

①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芯(衔铁)和静铁芯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② 触点系统。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有常开、常闭各两对。

③灭弧装置。容量在10 A 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④ 其他部件,主要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等。

以电磁式接触器为例,如图10-4 所示,在线圈通电后,在铁心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

图10-4 接触器的原理结构图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工作电压,应为其额定电压的85%~105%,这样才能保证接触器可靠吸合。如电压过高,交流接触器磁路趋于饱和,线圈电流将显著增大,有烧毁线圈的危险。反之,电压过低,电磁吸力不足,动铁芯吸合不上,线圈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十几倍,线圈可能过热烧毁。

2)直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相同。在结构上也是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等部分组成。由于直流电弧比交流电弧难以熄灭,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灭弧。

5.继电器

继电器是根据某种输入信号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电力装置的自动电器。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等,按输出形式可分为有触点和无触点两类,按用途可分为控制用和保护用继电器等。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1)电压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用于电力拖动系统的电压保护和控制。其线圈并联接入主电路,感测主电路的线路电压;触点接于控制电路,为执行元件。(www.xing528.com)

电压继电器可分为过电压继电器、欠电压继电器、零电压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

过电压继电器(KOV)用于线路的过电压保护,其吸合整定值为被保护线路额定电压的1.05~1.2 倍。当被保护的线路电压正常时,衔铁不动作;当被保护线路的电压高于额定值,达到过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时,衔铁吸合,触点机构动作,控制电路失电,控制接触器及时分断被保护电路。

欠电压继电器(KUV)用于线路的欠电压保护,其释放整定值为线路额定电压的 0.1~0.6 倍。当被保护线路电压正常时,衔铁可靠吸合;当被保护线路电压降至欠电压继电器的释放整定值时,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控制接触器及时分断被保护电路。

零电压继电器是当电路电压降低到(5%~25%)UN 时释放,对电路实现零电压保护,用于线路的失压保护。

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它的特点是触点数目较多,电流容量可增大,起到中间放大(触点数目和电流容量)的作用。

2)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用于电力拖动系统的电流保护和控制。其线圈串联接入主电路,用来感测主电路的线路电流;触点接于控制电路,为执行元件。电流继电器反映的是电流信号。常用的电流继电器有欠电流继电器和过电流继电器两种。

欠电流继电器(KUC)用于电路欠电流保护,吸引电流为线圈额定电流30%~65%,释放电流为额定电流10%~20%,因此,在电路正常工作时,衔铁是吸合的,只有当电流降低到某一整定值时,继电器释放,控制电路失电,从而控制接触器及时分断电路。

过电流继电器(KOC)在电路正常工作时不动作,整定范围通常为额定电流的1.1~4 倍,当被保护线路的电流高于额定值,达到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值时,衔铁吸合,触点机构动作,控制电路失电,从而控制接触器及时分断电路,对电路起过电流保护作用。

3)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文字符号为KT。时间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和电子式等。

在交流电路中常采用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结构简单,延时范围大,但准确度较低。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主要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节流的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空气经出气孔被迅速排出。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在时间继电器中已成为主流产品,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等构成的,目前已有采用单片机控制的时间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具有延时范围广、精度高、体积小、耐冲击和耐振动、调节方便及寿命长等优点,所以发展很快,应用广泛。

4)热继电器

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常会遇到过载情况,但只要过载不严重、时间短,绕组不超过允许的温升,这种过载是允许的。但如果过载情况严重、时间长,则会加速电动机绝缘的老化,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年限,甚至烧毁电动机,因此必须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双金属片和触点组成,如图10-5 所示。热元件由发热电阻丝做成。双金属片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碾压而成,当双金属片受热时,会出现弯曲变形。使用时,把热元件串接于电动机的主电路中,而常闭触点串接于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

图10-5 热继电器原理示意图

1—热元件;2—双金属片;3—导板;4—触点复位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虽能使双金属片弯曲,但还不足以使热继电器的触点动作。当电动机过载时,双金属片弯曲位移增大,推动导板使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切断电动机控制电路以起保护作用。热继器动作后一般不能自动复位,要等双金属片冷却后按下复位按钮复位。热继电器动作电流的调节可以借助旋转凸轮于不同位置来实现。

5)速度继电器

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于笼型感应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文字符号为KS。感应式速度继电器的原理如图10-6 所示。它是靠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触点动作的。

图10-6 速度继电器原理示意图

从结构上看,与交流电机相类似,速度继电器主要由定子、转子和触点三部分组成。定子的结构与笼型异步电动机相似,是一个笼型空心圆环,由硅钢片冲压而成,并装有笼型绕组,转子是一个圆柱形永久磁铁

速度继电器的轴与电动机的轴相连接。转子固定在轴上,定子与轴同心。当电动机转动时,速度继电器的转子随之转动,绕组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此电流和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产生转矩,使定子向轴的转动方向偏摆,通过定子柄拨动触点,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电动机转速下降到接近零时,转矩减小,定子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点也复原。速度继电器根据电动机的额定转速进行选择。

6.主令电器

控制系统中,主令电器是一种专门发布命令、直接或通过电磁式电器间接作用于控制电路的电器。常用来控制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启动、停车、调速及制动等。

常用的主令电器有控制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万能转换开关、主令控制器及其他主令电器(如脚踏开关、倒顺开关、紧急开关、钮子开关)等。

1)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广泛的手动主令电器,文字符号为SB。控制按钮可以与接触器或继电器配合,对电动机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控制。

控制按钮由按钮帽、复位弹簧、桥式触点和外壳等组成,如图10-7 所示。控制按钮通常做成复合式,即具有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按下按钮时,先断开常闭触点,后接通常开触点;按钮释放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按钮触点自动复位的先后顺序相反。通常,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有触点电器的触点动作顺序均为“先断后合”。

在电器控制线路中,常开按钮常用来启动电动机,也称启动按钮;常闭按钮常用于控制电动机停车,也称停车按钮;复合按钮用于联锁控制电路中。

控制按钮的种类很多,在结构上有揿钮式、紧急式、钥匙式、旋钮式、带灯式和打碎玻璃式按钮。

图10-7 控制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2)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行程及限位保护。在实际生产中,将行程开关安装在预先安排的位置,当装于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挡块撞击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的触点动作,实现电路的切换。因此,行程开关是一种根据运动部件的行程位置而切换电路的电器,它的作用原理与按钮类似。行程开关广泛用于各类机床和起重机械,用以控制其行程、进行终端限位保护。在电梯的控制电路中,还利用行程开关来控制开关轿门的速度、自动开关门的限位,轿厢的上、下限位保护。

行程开关按其结构可分为直动式、滚轮式、微动式和组合式。

3)接近开关

接近式位置开关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位置开关,简称接近开关。它由感应头、高频振荡器、放大器和外壳组成。当运动部件与接近开关的感应头接近时,就使其输出一个电信号。接近开关分为电感式和电容式两种。

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感应头是一个具有铁氧体磁心的电感线圈,只能用于检测金属体。振荡器在感应头表面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块接近感应头时,金属中产生的涡流吸收了振荡的能量,使振荡减弱以至停振,因而产生振荡和停振两种信号,经整形放大器转换成二进制的开关信号,从而起到“开”“关”的控制作用。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感应头是一个圆形平板电极,与振荡电路的地线形成一个分布电容,当有导体或其他介质接近感应头时,电容量增大而使振荡器停振,经整形放大器输出电信号。电容式接近开关既能检测金属,又能检测非金属及液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