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阻器的检测
1)在路测量
在测量前需要将电路板上的电源断开,接下来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例如,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330,它的阻值应为33Ω。接着清洁电阻器两端的焊点,这样使测量出的电阻值更准确,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0 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端的焊点上,测量的阻值为33.1Ω。接下来将红黑表笔互换位置,再次测量,测量的值为33.2Ω,接着取两次测量中阻值较大的作为参考值,然后与电阻器的标称阻值进行比较,由于33.2Ω 与33Ω 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断定该贴片电阻器正常。
2)开路测量
在测量前需要先将贴片电阻从电路板中拆下,接着清洁电阻器的焊点,清洁完成后,开始准备测量,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例如,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472,它的阻值应为4.7 kΩ。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 K 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端的焊点处,测量的阻值为4.63 kΩ,接着将测量的阻值与电阻器的标称阻值进行比较,由于4.63 kΩ 与4.7 kΩ 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断定该贴片电阻器正常。
2.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1)开路测量
(1)将电解电容器从电路中卸下,接着清洁电解电容器的引脚,去除引脚上的灰尘和氧化物。
(2)对电解电容器进行放电,将小阻值的电阻的两只引脚与电解电容器的两只引脚相连进行放电,也可以采用直接将电解电容器的两只引脚进行短接来放电。
(3)放电结束后,将指针万用表的功能旋扭旋至R×100 挡,接着短接两只表笔,并进行调零,接下来,将红表笔接在电解电容器的负极引脚上,黑表笔接在电解电容器的正极引脚上,观察万用表的指针,发现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的指针向右摆动了一个比较大的角度,接着表针又逐渐向左摆回,最后停在无穷大处,根据指针的摆动过程,可以判断该电解电容器有充放电过程,该电解电容器正常。
2)在路检测
通过检测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电压来判断其是否正常,在路测量电解电容器时首先清洁电解电容器的引脚,接着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待测电解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工作电压(比如3.3 V),将数字万用表的旋扭旋至直流电压20 挡,将电路接上电源,在通电状态下用万用表的两只表笔分别接电解电容器的两个引脚,测量的工作电压为3.39V,由于测量的电压3.39V 与3.3V 比较接近,因此判断该电解电容器正常。
3.电感器的检测
电感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和阻值测量。
1)外观检查
检查电感的外表有无完好,磁性有无缺损、裂缝,金属部分有无腐蚀氧化,标志有无完整清晰,接线有无断裂和拆伤等。
2)万用表检测
用万用表对电感做初步检测,测线圈的直流电阻,并与原已知的正常电阻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值比正常值显著增大,或指针不动,可能是电感器本体断路。若比正常值小许多,可判断电感器本体严重短路,线圈的局部短路需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
封闭式电感器的检测采用开路测量法。在测量前,首先将封闭式电感器从电路板上取下,然后清洁电感器两端的引脚,去除引脚上的灰尘和氧化物,清洁完成后开始准备测量。接着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并将数字万用表的功能挡旋至二极管挡。接下来将万用表的两只表笔分别接在电感器的两只引脚上,测量的阻值为0,由于测量的阻值接近于0,因此可以判定此电感器没有断路故障。
4.晶体管的检测
1)普通二极管的极性判别
(1)目视法判断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在实物中,全新的二极管引脚正极要比负极长。此外,二极管都会在负极有一个标志。如果看到一端有颜色标示的是负极,另外一端是正极。
(2)用万用表(指针表)判断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通常选用万用表的欧姆挡(R×100或R×1K),然后分别用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个极上,当二极管导通时,测得的阻值较小(一般为几十欧至几千欧之间),这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当测的阻值很大(一般为几百至几千欧),这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
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2)发光二极管的极性判别(www.xing528.com)
(1)全新的发光二极管引脚正极比负极长。
(2)发光二极管有两块独立的金属区域,一个面积很大,为负极,一个面积较小,为正极。
(3)从内部结构来看,晶片是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组成部分,制作在负极,用银胶固定,然后用金线和正极的支架连接。
3)晶体三极管
利用万用表按照下列步骤判断半导体三极管的极性和类型。
(1)先选量程:R×100 或R×1K 挡位。
(2)判别半导体三极管基极:用万用表黑表笔固定三极管的某一个电极,红表笔分别接半导体三极管另外两个电极,若两次的测量阻值都大或是都小,则该脚所接就是基极,若两次测量阻值一大一小,则用黑笔重新固定半导体三极管一个引脚极继续测量,直到找到基极。这样最多测量12 次,总可以找到基极。
(3)判别半导体三极管的类型:如果已知某个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极,可以用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分别测量其另外两个电极引脚。如果测得的电阻值很大,则该三极管是NPN 型半导体三极管;如果测量的电阻值都很小,则该三极管是PNP 型半导体三极管。
(4)判别半导体三极管的c 极和e 极:确定基极后,对于NPN 管,用万用表两表笔接三极管另外两极,交替测量两次,若两次测量的结果不相等,则其中测得阻值较小的一次黑笔接的是e 极,红笔接的是c 极。若是PNP 型管则黑红表笔所接的电极相反。
5.变压器的检测
1)外观检查
通过仔细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的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芯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2)绝缘性能检测
用万用表R×10K 挡分别测量铁芯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初、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通常各绕组(包括静电屏蔽层)间,各绕组与铁芯间的绝缘电阻只要有一处低于10 MΩ,就应确认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如测得的绝缘电阻小于几千欧姆时,则表明已出现组间短路或铁芯与绕组间的短路故障了。
3)线圈通断检测
首先将指针万用表的功能挡旋至R×1 挡,分别测量变压器初、次级各个绕阻线圈的电阻值。例如测得的初级线圈电阻值应为几十至几百欧,变压器功率越小(通常相对体积也小),则电阻值越大。次级线圈的电阻值一般为几至几十欧,电压较高的次级线圈的电阻值较大些。在测试中,如果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的故障。
4)初/次级线圈判别
电源变压器的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都标有220V 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 V、18 V、36 V 等。可以根据这些标识进行区别,或者看线的颜色,红的和蓝的一般是初级。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来区别初级和次级绕组。通常,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所用的漆包线的线径是比较细的,且匝数较多;而次级绕组所用线径都比较粗,且匝数较少。所以,用万用表电阻挡分别测量初级和次级的电阻:电阻大的是初级绕组,接交流电压;电阻小的是次级线圈,接后级负载。如果是升压变压器,则情况相反,初级绕组的线径比较粗,次级绕组的线径较细。
6.晶振的检测
1)电阻检测法
将指针万用表的功能挡调至R×10K 挡测量晶振的两脚之间的电阻值,这时测得的阻值应为无穷大。若实测电阻值不为无穷大甚至出现电阻为零的情况,则说明晶振内部存在漏电或短路性故障。
2)在路测压法
以车间的热量表的模块为例,首先将模块的电源接上3.6 V 的电池,让其工作,暂时不用按下按键,用数字万用表将功能挡调直流电压挡20 V,黑表笔接负端,红表笔分别接晶振的两只引脚,正常情况下,一只脚为0 V,一只脚为3.6 V(供电电压)左右。然后按一下模块上的按键,再用红表笔测晶振的两只引脚,正常情况下,两只引脚的电压均为1.8 V(供电电压的一半)左右。若测得数值与正常值相差很大,则晶振工作不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