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起模斜度铸造零件在制作毛坯时,为了便于将模样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脱模方向做出1∶20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图7.39起模斜度2)铸造圆角为防止浇注铁水时冲坏砂型,同时为防止铸件在冷却时转角处产生砂孔和避免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铸件两面相交处均制成圆角,称为铸造圆角,如图7.40所示。图7.41结构过渡线的画法4)肋为了增强铸件的强度和刚性,铸件上常带有一薄板,称为肋,如图7.43所示。图7.42铸件壁厚图7.43肋
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预制好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铸造。
1)起模斜度
铸造零件在制作毛坯时,为了便于将模样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脱模方向做出1∶20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相应的铸件上,也应有起模斜度,如图7.39所示,在零件图上允许不画该斜度,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图7.39 起模斜度
2)铸造圆角
为防止浇注铁水时冲坏砂型,同时为防止铸件在冷却时转角处产生砂孔和避免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铸件两面相交处均制成圆角,称为铸造圆角,如图7.40所示。圆角半径一般取壁厚0.2~0.4倍,也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到,视图中一般不标注铸造圆角半径,而注写在技术要求中,如“未注明铸造圆角R2”。
图7.40 铸造圆角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铸件各表面相交处光滑过渡,无交线(相贯线或截交线),为了表示不同的表面,用过渡线区分,其画法与没有圆角时两面交线画法相同,只是不与圆角接触而已。按国标规定,过渡线线型为细实线,如图7.41所示。(www.xing528.com)
3)铸件壁厚
铸件各处壁厚应尽量均匀,以避免各部分因冷却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缝。若因结构需要出现壁厚相差过大,则壁厚由大到小逐渐变化,如图7.42所示。
图7.41 结构过渡线的画法
4)肋
为了增强铸件的强度和刚性,铸件上常带有一薄板,称为肋,如图7.43所示。
图7.42 铸件壁厚
图7.43 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