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蓄电池储能技术对能源产业的威胁

蓄电池储能技术对能源产业的威胁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蓄电池储能技术在不断发展改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储能技术的竞争压力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其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蓄电池储能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撑力度较弱技术与政策和市场是紧密相连的。巨大的市场前景引发了储能领域的投资热潮,投资热推动了储能技术的进步。这是“储能”二字在国家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中首次出现。

蓄电池储能技术对能源产业的威胁

电池储能技术在不断发展改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储能技术的竞争压力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其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蓄电池储能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撑力度较弱

技术与政策和市场是紧密相连的。当前,储能的应用市场不缺,单单我国三年之内就有可能形成上千亿美元的新能源储能市场。巨大的市场前景引发了储能领域投资热潮,投资热推动了储能技术的进步。而储能技术和政策支撑到底谁前谁后?各方却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只有储能技术发展到其经济性在市场可接受的范畴之后,再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撑其加速发展?有人认为应先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各方向储能技术的进步?也或许正是由于第一方面的原因,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各方面支撑政策一直未明。仅仅是在国家“863”、“973”等科研项目中对储能有所有体现。只是在最近的两年,中国的储能产业已经逐步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2011年三月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节“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中明确指出: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这是“储能”二字在国家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中首次出现。

而反观在储能领域起步较早的美国,以2009年为例:2009年上半年,美国政府拨款20亿美元用于支持包括大规模储能在内的电池技术研发;8月5日,拨款24亿美元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其中有一部分经费用于车用动力储能电池的开发;10月27日,在美国能源部制定的关于智能电网资助计划中,安排的储能技术项目超过了其他所有项目,达19个,资金支持力度也最大;11月,美国能源部又拨款2亿美元支持规模化储能技术的研发。美国加州甚至专门出台了著名的储能支持法案:2514号法案。

(2)公众对蓄电池储能技术的疑虑(www.xing528.com)

可能是受铅酸蓄电池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蓄电池给公众的印象就是寿命短、污染大、不经济,而对于新型的蓄电池技术,公众不是很了解,认为这些新型电池的性能被夸大,所谓的蓄电池储能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就拿电动汽车来说吧,虽然目前电动汽车的性能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能接受的水平,但是一方面其续航里程短,充电比常规汽车加油麻烦多了;另一方面其目前的造价比常规汽车要高,而且使用寿命参差不齐,使得大部分公众都不敢试水电动汽车。同样的道理,对于蓄电池储能而言,公众对蓄电池技术存在的疑虑使得其不敢轻易投资蓄电池储能业务,一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虽然蓄电池作为UPS有着无可媲美的优势,但是由于对目前蓄电池储能技术的疑虑,他们更宁愿选用常规的多路电源的方式来提高供电可靠性。所以如果蓄电池储能技术在这个逐步让公众认知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保证质量和性能给公众一个良好的印象的话,无疑是对蓄电池产业的一个沉重的打击,而阻碍蓄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

(3)电价体系的不完善

现在电网侧、发电端、用户方面越来越认识到储能技术的独特作用,储能产业也引起了诸多投资者的关注。但是由于两方面的价格政策不到位,储能产业还缺乏投资回报机制。一是峰谷电价。由于储能是在低谷时“蓄电”、高峰时“供电”,峰谷电价差是投资储能的基本收入来源。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成熟的峰谷电价政策。而我国除极少数地区有零星的分时电价外,基本没有实施峰谷电价。没有峰谷价差,谁愿意投资储能?二是储能电价。由于储能技术提高了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和电能质量,增强了电网调峰能力,节省了系统投资,促进了新能源发展,又有显著的减排效果,因此,应对储能制定单独的电价政策。但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储能电价,在现有电价体系中,储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还找不到疏导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