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对食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绝大多数是化学合成添加剂,有的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在食品中起变态反应,或转化成其他有毒物质。即使被认为是安全的天然提取食品添加剂,终究不是食品的正常成分,而且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混杂有害物质,这都将影响食品品质和安全。特别是违禁、滥用以及超范围、超标准使用添加剂,给食品质量、安全卫生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损害。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所以,食品加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规范、合理、安全地使用添加剂,保证食品质量,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而食品添加剂的分析与检测,则对食品安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保证和促进作用。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组织或分泌物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原料,经提取、加工所得到的物质,如甜菜红、姜黄素、辣椒红素、香料中天然香精油。此类添加剂由于比较安全,并且其中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功能及营养,符合食品产业发展的趋势。化学合成添加剂是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所得到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苋菜红和胭脂红。目前使用的添加剂大部分属于化学合成添加剂。(www.xing528.com)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将食品添加剂按功能、用途进行划分,可分为22大类: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和其他类添加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