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由地面一个已知点沿指定方向测设到另一点,使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已知长度。用钢尺按一定的测回数,精确测量AB′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平距离S′,并计算过渡点B′的改正数ΔS=S-S′。图10-2水平距离放样图10-3用测距仪测设距离3.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法如图10-3所示,拟从A点起沿已知的方向,放样水平距离D。实测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设为D′,计算归化量ΔD=D-D′,并按上述归化法改正C′点,并标定出C点。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由地面一个已知点沿指定方向测设到另一点,使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已知长度。
1.直接法
如图10-2所示,拟从实地上的已知点A起沿定线方向AM,放样水平距离S。测设方法是:从A点起沿AM方向,用钢尺量出长度S两次,取其中点B,则B即为所放样的点。
2.归化法
当放样的长度超过一个尺段或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归化法放样。这时,将上述放样的B点作为过渡点,以B′表示。归化步骤如下。
(1)计算归化量(ΔS)。用钢尺按一定的测回数,精确测量AB′经过各项改正(尺长、温度和倾斜等)后的水平距离S′,并计算过渡点B′的改正数ΔS=S-S′。
(2)归化过渡点。由过渡点B′沿定线方向,按ΔS的符号向前(ΔS>0)或向后(ΔS<0)量取ΔS值,改正B′点,并标定出归化点B。
(www.xing528.com)
图10-2 水平距离放样
图10-3 用测距仪测设距离
3.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法
如图10-3所示,拟从A点起沿已知的方向,放样水平距离D。测设步骤如下。
(1)在A点安置测距仪,沿已知的方向移动反射棱镜,待测距仪显示的水平距离略大于D时,定出C′点。
(2)实测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设为D′,计算归化量ΔD=D-D′,并按上述归化法改正C′点,并标定出C点。
注:若ΔD不大时,既可以用钢卷尺修正,也可以通过滑动棱镜基座至距离D,再进行镜下投点的方式修正;或当ΔD较小时,两者结合修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