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晶须生长加速实验,可以帮助预测无铅钎料层表面锡晶须生长的寿命,实验温度必须高于室温,可以提高到60°C(140°F)进行。但由于原子扩散速度慢,锡晶须生长速度仍然很慢。当温度接近100°C(212°F)时,扩散加快,但应力会随原子快速扩散也得到松驰。这样,我们遇到驱动力和动力学之间的竞争。尽管像共晶锡铜钎料那样增加铜的含量,会有助于提高锡晶须的生长,但生长速度也不会很快。此外,铜对锡晶须生长的影响还需要要进一步另行考虑。
图7-17 纯锡样品在电迁移时阳极锡晶须的生长
采用电迁移实验的方法,可以加速锡晶须的生长。其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改变施加的电流密度(驱动力),也可以在高温(动力学)下进行实验。因此可以同时对驱动力和动力学过程进行控制。图7-17是在电迁移实验中,纯锡样品在电迁移时的阳极锡晶须的生长。通过测量锡晶须生长速度和直径,可以得到单位时间内锡晶须的体积变化,即
V=JAdtΩ(7-31)
式中J——电迁移流量;
A——锡晶须横截面;
dt——单位时间;
Ω——原子体积。
由此根据式(7-7)可以计算驱动生长的应力。另外,已知J,可得到
(www.xing528.com)
式中C=1/Ω(纯锡);
D——扩散速度;
kT——热能;
σ——阳极处的应力,假定阴极处的应力为0;
dσ/dx——锡在很短的距离dx内的应力梯度;
Z∗——电迁移中扩散的锡原子的有效电荷数;
e——电子电荷;
j——电流密度;
ρ——锡在实验温度下的电阻率。
为了控制阳极锡晶须生长的直径,将整个阳极锡带覆盖一层薄石英膜,再刻蚀出特定直径的小孔,施加一定电流密度后,锡晶须就可以从阳极孔处挤压生长出来。由此可以测得锡晶须生长速度和体积与电流密度、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但是,首先要确定电迁移加速的锡晶须生长,与无铅钎料表面的锡晶须自生长,两者之间机理相同,加速实验才会有实际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