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化学镀镍层实际上是镍-磷(Ni-P)的合金层。还原剂主要为镀液中的次磷酸根离子(P为P2+),但是P2+也可能发生歧化反应,自我还原成单质P,并与Ni原子一起沉积,同时放出氢气(H2)。在Ni-P二元相图来中,P在Ni中的溶解度极小,其共晶点位置(势能最低)存在着Ni和Ni3P两个稳定的固相,其中Ni3 P相更稳定。
化学镀金作为一种置换反应,在镀液中,Au离子得到基板上的Ni原子中的电子,结果Ni原子变成Ni离子溶解到镀液中,Au离子变成Au原子沉积到了基板上,反应方程式如下:
当Ni层的表面完全被Au原子覆盖,即镀液和Ni原子没有接触时,反应立即停止。Au层的厚度通常介于0.05~0.1μm之间,其对镍表面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也具备良好的接触导通性。(www.xing528.com)
在实际镀金时,由于Ni原子半径比Au小,因此在Au原子排列沉积在Ni表层上时,其表面晶粒就会呈粗糙、多孔、稀松的形貌形成诸多空隙,而镀液会透过这些空隙继续同Au层下的Ni原子反应,使Ni原子继续氧化,而未被溶走的Ni离子就被束缚在Au层下面,形成氧化镍(NixOy)。当镍层被过度氧化侵蚀后,就形成了所谓的黑盘。焊接过程中,较薄的Au层会很快扩散到钎料中,这时露出已过度氧化、焊接性低的Ni层表面,势必使Ni与钎料之间难以产生均匀、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IMC),将影响焊点界面结合强度,并会引发沿焊点/镀层结合面开裂,甚至可导致表面润湿不良或镍面发黑,俗称为“黑镍”。当黑镍产生后,ENIG表面的Au镀层并没有明显的变色,很容易给人造成焊盘表面处理仍良好的假象。当对这种焊盘进行焊接时,作为焊接性保护层的Au迅速溶解到钎料中,而被氧化的Ni则不能与熔融钎料发生冶金作用,造成焊点可靠性严重下降,只要稍微受力即发生开裂。图6-12所示为黑盘造成的焊点开裂。
图6-12 黑盘造成的焊点开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