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纤维的细特化、可染性以及阻燃、抗紫外、抗菌、抗静电等功能化是聚丙烯纤维改性的主要方向。
1.细特与超细特聚丙烯纤维把单丝线密度(dtex)小于1(dPf﹤1)的纤维称为细特聚丙烯纤维。由其制成的面料不但手感柔软、舒适,还充分发挥细特化后独特的芯吸效应,使汗液沿纤维纵向由里向外排出,具有导湿排汗功能且透气滑爽不粘身,加上其质轻等特点,具有其他纤维织物所不具有的优良服用性能。细特化聚丙烯纤维开发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料聚丙烯的生产,二是对细特聚丙烯工艺与结构相关性的研究。研究发现,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卷绕丝的结构和性质有重要影响,添加少量降温母粒(添加化学降解剂)可有效改善聚丙烯的流动性,使初生纤维易于形成有助于后拉伸的准晶型或混晶型结构。研究细特聚丙烯卷绕丝的结晶结构与其后拉伸性能的关系表明,次晶结构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可纺性和后拉伸性能,且卷绕丝次晶对α晶的相对含量越高,后拉伸性能越好;以次晶结构为主体的样品,充分拉伸后纤维单丝纤度可达0.55dPf,强度可达6.02cN/dtex,是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超细聚丙烯长丝。
2.阻燃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限氧指数仅为19%~20%,燃烧释放大量热,火焰传播速度快,并伴有发烟、滴落现象,易引起大面积火灾;同时在燃烧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造成窒息性气氛,对人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从而限制聚丙烯纤维的广泛应用。目前,聚丙烯纤维阻燃改性是选用阻燃剂与聚丙烯预先制成阻燃母粒,在纺丝时按比例与聚丙烯切片共混纺丝。燃烧时,聚丙烯纤维表面形成碳质焦炭以阻碍与氧气接触达到阻燃目的。用于聚丙烯纤维阻燃的阻燃剂一般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在聚丙烯加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60℃)。
(2)与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不会浸出或迁移。
(3)应将有毒气体的释放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4)应具有高效性,添加量应尽可能少(一般质量分数应小于10%),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小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3.可染聚丙烯纤维目前聚丙烯纤维大都是通过纺前着色而获得颜色。同时也开发出一些可染聚丙烯纤维技术,包括:通过接枝共聚将含有亲染料基团的聚合物或单体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使之具有可染性;通过共混纺丝破坏和降低聚丙烯大分子间的紧密聚集结构,使含有亲染料基团的聚合物混到聚丙烯纤维内,使纤维内形成一些具有高界面能的亚微观不连续点,使染料能够顺利渗透到纤维中去并与亲染料基团结合。相比较共混法是目前制造可染聚丙烯纤维实用的方法,主要产品包括以下几种:(www.xing528.com)
(1)媒介染料可染聚丙烯纤维。
(2)碱性染料可染聚丙烯纤维。
(3)分散染料可染聚丙烯纤维。
(4)酸性染料可染聚丙烯纤维,其中酸性染料可染聚丙烯纤维极为有前途。
4.抗静电与导电聚丙烯纤维目前制备抗静电聚丙烯纤维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向聚丙烯纤维中加入具有导电性的氧化锡、氧化锌、聚苯胺、碳纳米管等制成导电聚丙烯纤维,借助电晕放电实现聚丙烯纤维的抗静电。氧化锡、氧化锌等是良好的半导体,研究表明在纤维中掺混20%的导电粉氧化锡,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106Ω·cm,较纯聚丙烯纤维下降了9个数量级,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添加5%的氧化锌衍生物,纤维的比电阻为108Ω·cm。聚苯胺和纳米碳管也有比较好的导电效果,通过共混法将聚苯胺和纳米碳管混入聚丙烯后,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导电功能。有人采用双组分结构在皮层中加入抗静电剂并通过牵伸和退火工艺来控制导电网络形态制备高电导率的高强聚丙烯复合纤维。所制备的聚丙烯复合纤维电导率高达275S/m,且抗张强度大约500MPa,这是通过熔融纺丝制得电导率极高的聚丙烯纤维。纤维外层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含量约为5%(质量分数),整个体系碳纳米管仅有0.5%(质量分数)。其特征是外层为填充多壁碳纳米管的聚合物熔点较低的共聚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芯层是未填充的高熔点的均相聚丙烯。
5.抗紫外线聚丙烯纤维为了提高聚丙烯纤维的耐紫外老化性能,通常向聚丙烯切片中添加一些有机或无机的紫外线屏蔽剂或紫外吸收剂,通过熔融纺制得具有耐紫外老化性能的聚丙烯纤维。研究表明,在聚丙烯中混入无机遮蔽剂可大幅度提高聚丙烯纤维的抗紫外辐射能力,且对其主要服用性能无太大影响。超细二氧化钛、超细氧化锌、抗菌沸石(ZA)、纳米碳酸钙等对聚丙烯也表现出明显的光屏蔽性能。纳米二氧化钛不但具有紫外线吸收、屏蔽功能,还具有抗菌效果,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良好、无毒以及奇特的光学效应等许多优异的功能和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纤维纺织品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