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与教程:绘制直齿圆柱齿轮设计

实践与教程:绘制直齿圆柱齿轮设计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语:本例绘制一个直齿圆柱齿轮图形,材料为45钢,V面剖视图采用单一剖切平面的全剖视图,另一个为局部(左)视图,这种局部视图常用于表达键槽孔或花键孔。实例位置:光盘\最终文件\第2章\2.7.dwg注意事项:齿轮零件图比一般轮盘类零件多一个齿轮参数表,参数表一般放在图样的右上角。将当前图层修改为“中心线”图层,绘制齿轮分度线,如下左图所示。

实践与教程:绘制直齿圆柱齿轮设计

导语:本例绘制一个直齿圆柱齿轮图形,材料为45钢,V面剖视图采用单一剖切平面的全剖视图,另一个为局部(左)视图,这种局部视图常用于表达键槽孔或花键孔。

实例位置:光盘\最终文件\第2章\2.7.dwg

注意事项:齿轮零件图比一般轮盘类零件多一个齿轮参数表,参数表一般放在图样的右上角。

任务要求:掌握镜像和图案填充、块的创建与插入、圆柱齿轮的表达和绘制等方法。 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296.jpg启动AutoCAD 2014中文版,新建空白文件,建立相应的图层,并分别设置相应的线型和线宽。然后将“中心线”图层作为当前图层,绘制中心线,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297.jpg将当前图层修改为“轮廓线”图层,绘制轮廓线,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00.jpg将当前图层修改为“中心线”图层,绘制齿轮分度线,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01.jpg选择“默认”→“修改”→“镜像”命令,此时命令行中提示“选择对象”,光标变为一个方框,采用框选方式选择左侧图形的上半部轮廓,按回车键结束选择。此时命令行提示定义镜像中心线的第一点,选择中心线的左端点作为第一点;再选择中心线的右端点作为镜像中心线的第二点,直接按回车键将对象镜像,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04.jpg选择图中所示的线段,按Delete键将其删除,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05.jpg将当前图层修改为“细实线”图层,然后选择“默认”→“绘图”→“图案填充”命令,选择合适的图案对图形进行填充,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08.jpg接下来开始标注尺寸,选择“默认”→“注释”→“线性”标注命令,分别单击需要标注的线段的起点和终点,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后单击鼠标完成尺寸标注,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09.jpg此时标注的尺寸仅有一个数字,而此处实际上是齿轮的直径尺寸,因此需要给尺寸添加直径符号。双击该尺寸,打开“特性”选项板,拖动滚动条至“主单位”选项区,在“标注前缀”文本框中输入直径符号代码%%C,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12.jpg使用同样的方法标注出其他的尺寸,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13.jpg选择“直径”标注命令,然后选择右侧圆的圆周,拖动尺寸至合适的位置,标注出圆的直径,如下右图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46462-4-Part01-316.jpg接下来对一些尺寸进行公差标注,双击33.3这个尺寸,打开“特性”选项板,拖动滚动条至“公差”选项区,在“显示公差”框中选择“极限偏差”类型,在下偏差中输入0,在上偏差中输入0.2,然后将“水平放置公差”选择为“中”,将“公差精度”设置为0.000,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17.jpg使用相同的方法,将其他需要标注公差的尺寸都进行标注。然后选择“注释”→“标注”→“公差”命令,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20.jpg此时会弹出“形位公差”对话框,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21.jpg在对话框中单击“符号”下面的方框,弹出“特征符号”选择框,从中选择978-7-111-46462-4-Part01-322.jpg符号,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25.jpg返回到“形位公差”对话框中,在“公差1”下方的文本框中输入公差数值0.03,在“基准1”下方的文本框中输入基准符号A,单击【确定】按钮,将公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选择“注释”→“引线”→“多重引线”命令,根据公差的位置在公差与尺寸线间绘制引线,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26.jpg下面给图形标识出表面粗糙度,虽然图中有多个粗糙度标识,但符号都是一样的,只是数值不同而已,因此可以将其制作成块,在需要的时候直接调用,以方便绘制工作。这里先绘制一个粗糙度符号,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29.jpg选择“默认”→“块”→“定义属性”命令,弹出“属性定义”对话框,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30.jpg在“标记”文本框和“默认”文本框中均输入1,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CZD,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图形中将1放到合适的位置,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33.jpg选择“默认”→“块”→“创建块”命令,弹出“块定义”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35.jpg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块名“表面粗糙度”,然后单击【拾取点】按钮,选择粗糙度符号的下顶点作为基点,再单击“对象”选项区中的【选择对象】按钮选择前面创建的粗糙度符号图形,之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创建块的操作。

978-7-111-46462-4-Part01-336.jpg将图中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删除,选择“插入”命令,弹出“插入”对话框,在“名称”列表中选择刚才制作好的粗糙度图块插入到适当的位置,此时命令行中会提示输入属性值,直接输入所需标注的数值。使用相同的方法标注出所有的表面粗糙度,如果需要修改数值,直接双击符号即可修改,也可以将其分解后修改相应的数值,如下左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37.jpg使用“多重引线”命令,标识出形位公差的基准面,如下右图所示。 

978-7-111-46462-4-Part01-340.jpg使用“多行文字”命令,指定标注文本的位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技术要求,并将文件进行保存,如下图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