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设计走向

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设计走向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初,在“男从女不从”的约定之下,满汉两族女子基本保持着各自的服饰形制。清初汉族女子的服饰基本与明代末年相同,后来在与满族女子的长期接触中不断演变,终于形成清代女子服饰特色。旗女皇族命妇朝服与男子朝服基本相同,唯霞帔为女子专用。镶滚彩绣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色。清初满女与汉女各自保留本族形制,满女梳两把头,满族人称“达拉翅”;汉女留牡丹头、荷花头等。

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设计走向

清初,在“男从女不从”的约定之下,满汉两族女子基本保持着各自的服饰形制。

满族女子服饰中有相当部分与男服相同,在乾隆嘉庆以后,满族女服开始效仿汉服,虽然屡遭禁止,但其融合的趋势却愈加明显(图8-3)。

清初汉族女子的服饰基本与明代末年相同,后来在与满族女子的长期接触中不断演变,终于形成清代女子服饰特色。旗女皇族命妇朝服与男子朝服基本相同,唯霞帔为女子专用。明时狭如巾带的霞帔至清时已阔如背心,中间绣禽纹以区分等级,下垂流苏。类似的凤冠霞帔在平民女子结婚时也可穿戴一次。旗女平时着袍、衫,初期宽大后窄如直筒。在袍衫之外加着马甲,一般与腰际平,亦有长与衫齐者,有时也着马褂,但不用马蹄袖。上衣多无领,穿时加小围巾,后来领口式样渐多(图8-4)。

图8-3 梳达拉翅、穿旗袍、系围巾的女子(传世照片)

图8-4 着凤冠霞帔的新娘

汉女平时穿袄裙、披风等。上衣由内到外为:兜肚、贴身小袄、大袄、坎肩、披风。兜肚也称兜兜,以链悬于项间,只有前片而无后片。贴身小袄可用绸缎或软布为之,颜色多鲜艳,如粉红、桃红、水红、葱绿等。大袄分季节有单、夹、皮、棉之分,式样多为右衽大襟,长至膝下,身长约二尺八寸。袖口,初期尚小,后期逐渐放大,至光绪末年,又复短小,露出里面的袖子。领子时高时低。外罩坎肩多为春寒秋凉时穿用。时兴长坎肩时,可过袄而长及膝下。披风为外出之衣,式样多为对襟大袖或无袖,长不及地,高级披风上绣五彩夹金线并缀各式珠宝,矮领,外加围巾。习惯上吉服以天青为面,素服以元青为面。

下裳以长裙为主,多系在长衣之内。裙式多变,如清初时兴“月华裙”,在一裥之内,五色俱备,好似月色映现光晕;有“弹墨裙”,以暗色面料衬托绣绘纹样;有“凤尾裙”,在缎带上绣花,两边镶金线,然后以线将各带拼合相连,宛如凤尾(图8-5)。

图8-5 穿镶边长袄、裤或裙的女子(手工上色,拍摄于1900年左右)(www.xing528.com)

云肩是当时普遍佩用的装饰,形似如意,披在肩上。清初妇女在行礼或新婚时作为装饰,至光绪末年,由于江南妇女低髻垂肩,恐油污衣服,遂为广大妇女所应用。

镶滚彩绣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色。通常是在领、袖、前襟、下摆、开衩口、裤管等边缘处施绣镶滚花边,很多是在最靠边的一道留阔边,镶一道宽边,紧跟两道窄边,以绣、绘、补花、镂花、缝带、镶珠玉等手法为饰。早期为三镶五滚,后来越发繁阔,发展为十八镶滚,以致连衣服本料都显见不多了(图8-6)。

除以上所述服装样式外,还有手笼、膝裤、手套、腰子等,多以皮毛作边缘。大襟处佩耳挖勺、牙剔、小毛镊子和成串鲜花或手绢,并以耳环、臂镯、项圈、宝串、指环等作为装饰。

图8-6 镶宽边大袄

清代女子发型讲究与服式相配。清初满女与汉女各自保留本族形制,满女梳两把头,满族人称“达拉翅”;汉女留牡丹头、荷花头等。中期,汉女仿满宫女,以高髻为尚,如叉子头与燕尾头等。清末又以圆髻梳于后,并讲究光洁。未婚女子梳长辫或双丫髻、二螺髻。至光绪庚子以后,原先作为幼女头式的刘海儿已不分年龄大小了,而且头发上喜戴鲜花或翠鸟羽毛。红绒绢花为冬季尤其是农历新年时饰品,各种鲜花则是春夏秋季的天然装饰品。北方成年妇女常在髻上插银簪,南方成年妇女喜欢横插一把精致的木梳。平时不戴帽。北方天寒时,着貂毛翻露于外的“昭君套”。南方一带则大多戴兜勒,或称脑箍,在黑绒上缀珠翠绣花,以带子结于脑后。

鞋式满汉各异。满女天足,着木底鞋,底高一二寸或四五寸。高跟装在鞋底中间,形似花盆者为“花盆底”,形似马蹄者为“马蹄底”。汉女缠足,多着木底弓鞋,鞋面均多刺绣、镶珠宝。南方女子着木屐,娼妓喜镂其底贮香料或置金铃于屐上。

因这一时期民间木版年画盛行,所以留下很多婴戏图中的儿童服式(图8-7)。

清代服饰风格的确立,与清代蒸蒸日上的纺织业、发达的金银细金工艺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旗袍和大袄,很讲求装饰,衣襟、领口、袖边,都要镶嵌几道花绦或彩牙子,以多镶为美,所追求的与洛可可风格完全一致:繁缛、美丽、奢华。

图8-7 天津杨柳青年画中的婴孩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