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人和佛兰德人由于交往频繁,所以服装风格十分接近,而和法国人的服装相比区别较大。
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有一种这样的说法:15世纪西方各国宫廷中最为奢侈豪华的服装,当属勃艮第大公的了。他们不仅拥有巨大的财富,而且又酷爱并追求服装的华丽壮观,极力显示自己的权威、尊严和阔绰。
据说,勃艮第大公鲍尔德·菲利普对服装有着奇特的痴爱,他的服装设计式样经常成为当时欧洲服装的榜样。在欢迎兰卡斯特大公的盛大宴会上,他身着两套迎宾礼服,一套是黑色的宽松系带长衣,拖至脚面,其左衣袖饰有22朵金质玫瑰花,以红蓝宝石和珍珠镶嵌于花朵之间。另一套服装为鲜红的短式天鹅绒上衣,衣服外表有刺绣的北极熊图案,金色衣领上布满了光彩照人的晶莹宝石,雍容华贵至极。在今天能够看到的当时勃艮第大公的服装实物中,有一顶高筒王冠。颜色金黄的天鹅绒为王冠的主体,上面镶有金色花冠,几枚特大的珍珠和各色宝石,还有6条用小珍珠连成的饰带,以棒状扣针钉牢,而这枚扣针上也同样镶满了宝石和珍珠。最后,王冠上又装点一片红、白两色的鸵鸟羽毛。
勃艮第人的尖头鞋是以其惊人的鞋尖长度而闻名于世的。它源于14世纪末那种尖头鞋,但是更尖长一些,至15世纪70年代时,尖头鞋的尖长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收藏于维多利亚和阿尔勃特博物馆内的一只15世纪尖头鞋,从鞋后跟到鞋尖长达38.1厘米。这种尖头鞋皮质柔软容易弯曲,因此给穿着者走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致每向前迈出一步,就不得不做出向前轻轻一踢的动作,使鞋尖展开,以防因脚踏在鞋尖上而绊倒。如果碰上雨天泥泞,道路凹凸不平,这种笨拙的鞋尖就更容易被折损而变形了。于是,人们又制作了一种木底的尖头鞋,并配上金属和系鞋的宽带。比14世纪尖头鞋又加长不少的鞋子,紧紧贴在长筒袜上,上衣有意加宽的肩部和有意收紧的腰围,头上再戴一顶高高的塔糖帽,并插上两根鸟羽,这就是勃艮第公国最时髦的男性装束了(图7-11)。
图7-11 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男子服装(www.xing528.com)
由于勃艮第几任大公酷爱服装和大肆挥霍,还曾导致一种新式服装的出现,这在中西服装史上也可谓一段别有情趣的故事。公元1477年,勃艮第大军在南希对瑞士军队发动进攻,其结果以勃艮第人全军覆灭而告终。勃艮第最后一位大公不幸阵亡。大公在历次征战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帐篷里堆满了华美精致的挂毯和彩色纺织品,而且还要有各式华丽的服装和金银珠宝佩饰等。所以,这次战争失利以后,久经战乱的瑞士官兵不禁为取得胜利而欣喜若狂。他们把获得的纺织品和服装撕成一块一块的碎头,然后用它充塞自身破烂不堪的战服上的孔洞。最后,瑞士官兵就是穿着这样光怪陆离的服装返回家园的。而瑞士国内的人们对凯旋的英雄官兵无比钦佩和羡慕,以致模仿军人奇怪的服装。把自己的衣服故意撕成裂缝,再塞进多种颜色的碎布,使周身布满皱褶,颜色混杂的服装一度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装束。
这种服装从瑞士向全欧洲流行开来,致使男女都盛行穿戴有切口的衣服和鞋帽。具体做法就是把外面一层衣服切割,即剪成一条条有秩序排列的口子。有的平行切割,有的切成各种图案。人们穿着时,由于处在不同部位的切口连续不断地裂开,所以不规则地露出内衣或是这件衣服的里衬。这样,就使得两种或多种不同质地、光泽和色彩的面料交相辉映,互为映衬,并且忽隐忽现,因此产生出前所未有的装饰效果(图7-12)。
图7-12 文艺复兴时期满是切口的男子服装
与意大利等国的女服相比,勃艮第和佛兰德女服在款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腰带系的位置偏高,而且腰带上往往饰有几块金质镶片。有时妇女的腰带交叉于身后一侧,较长的一个端头几乎垂落于地面。腰带通常是五颜六色的,根据衣服的主调加以选择。不过从众多画像来看,似乎红色更受人们的喜爱。还有的腰带上镶满了珠宝,而着装者身穿金色的服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