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的原始形式在全世界的很多原始部落中经常被采用。在古代和近代非洲、北美等地的原始部落中,部落成员在猎取猎物或部落之间征战时,为了避免被猎物或对方发现,采用一些自然色彩涂抹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提高狩猎和征战的成功率。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起源于19世纪英国与非洲国家的战争,近代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的军队在着装方面带有典型的皇家贵族风格(如主色调为红色的皇家军服)。19世纪末,英国在南非的战争中,被当地的部落发现了这个特点,于是当地部落的军人将自己的服装和武器涂上了与周围环境接近的颜色图案,在后来的战争中,非洲的军队使英国军队损失惨重。在此前的1964年,英国军队在巴基斯坦沙漠地区作战时,曾经使用过与沙漠颜色接近的土黄色军服,取得了很好的伪装效果。不过,在当时,迷彩服装设计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队于1915年开始广泛使用迷彩服作为军服,并很快被其他参战国的军队采用。由于当时作战方式和战地环境相对单一,军服的主要形式也只是采用与环境色调一致的浅绿色(light green)、深绿色(deep green)、墨绿(dark green)等颜色,达到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效果。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战地环境、作战方式等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以及各种光学侦查仪器的出现和发展,各参战方发现单一颜色或简单颜色组合的迷彩设计不能达到很好的隐蔽效果,于是,欧美的主要参战方为野战军和远征军设计了多种色彩组合的迷彩服装,对于野战环境下目视的伪装和隐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德国最早设计出了三色迷彩服,其利用形状不规则的斑块和不同颜色的错落分布对迷彩服的图案加以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的迷彩包括悬铃木迷彩、橡叶迷彩、棕榈迷彩和豌豆迷彩等,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引起其他各国的效仿,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良。(www.xing528.com)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基于视觉观察的迷彩设计在世界各国的军事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普通的迷彩服基本色调通常采用绿色(green)、黄色(yellow)、棕色(brown)和黑色(black)。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迷彩设计,颜色色调搭配方面有所不同——用于森林陆地作战的迷彩服以绿色、棕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用于沙漠荒原作战的迷彩服主色调为棕色和褐色。而且使用的迷彩设计图案也逐步从传统的基于林地的绿色背景的环境发展为更精细化,如热带雨林、原始森林、山地丘陵、沙漠、荒山荒原、海洋环境以及不同野外环境的季节和气候变化等,以便适应于陆军、空军和海军等不同作战军种及作战环境变化,能起到很好的伪装和隐蔽效果。例如,苏联针对其多森林的地形特点设计了树叶形图案的迷彩,并设计了专门在雪地背景中使用的白色迷彩服;北欧地区有许多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且常与洼地、湖盆相伴,鼓丘交错,因此,瑞典军队装备了“几何迷彩”以更好契合北欧地貌;德国、英国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丛林、沙漠等不同地形设计不同的配色模式;美国近年设计出的新式迷彩服Multicam(multi environment camouflage)考虑了地形、季节和光线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特别适合于黄绿相间的混杂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