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一般视知觉原理

了解一般视知觉原理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知觉有四种特性。图1-6视知觉原理知觉的理解性。图1-7隐匿图形知觉的恒常性。利用视错觉伪装军事目标与知觉的恒常性有关,恒常性是指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却能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它的稳定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视觉线索是影响恒常性的重要因素,仿生伪装有助于消除周围环境中的视觉线索,破坏了知觉的恒常性,保护了伪装目标。

人们的各种行为都会受到认知的支配,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对信息感知、记忆和应用的过程。感知是认知活动的第一步,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产生感觉(sensation)。这些信息经由大脑的综合、解释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体属性进行综合反映,就是知觉(perception)。知觉有四种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选择把部分客体当作知觉对象,其他事物便成了知觉背景。知觉对象与背景间的对比越小,就越难以将二者相区分。军事伪装就是运用这一原理,将伪装目标的轮廓模糊化,并使伪装目标与背景环境之间的色彩和明暗度尽可能统一,以缩小伪装目标与环境之间的差异性。

(2)知觉的整体性。基于格式塔理论,在知觉过程中往往追求事物的整体性,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仿生迷彩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格式塔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性、相似性、完整和闭合倾向、良好连续、共同命运等。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被知觉成整体,称为接近性[图1-6(a)]。迷彩图案的斑点色块大小和形状与自然环境中的树叶、石块十分接近,因此,也更容易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相似性是指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知觉成整体[图1-6(b)]。基于这一组织原则,迷彩图案的颜色与周围背景的颜色要尽可能接近。完整和闭合倾向的存在会使人们将不连续的图形知觉成完整闭合的图形。在大环境中,属性相同的部分会被认为是来自一个整体,以凯尼泽三角形[图1-6(c)]为例,尽管没有边缘轮廓,但由于这种知觉倾向的存在,人们依然会把三个圆形缺口知觉成一个完整闭合的三角形。数码迷彩的设计就利用了这一原则,迷彩图案由方形数码迷彩单元构成,破碎、模糊的边缘不易形成完整的轮廓,不具有完整和封闭倾向,很难将其知觉为一个整体,因而具有良好的伪装性能。具有良好连续的部分以及按共同方向运动变化、具有共同命运的部分也更容易被知觉成整体。这些组织原则对仿生迷彩的设计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6 视知觉原理(www.xing528.com)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在知觉客体时,往往会基于以往的知识经验,对其作出某种解释,赋予它一定的意义。隐匿图形(图1-7)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理解”,在观看这张图片时,知觉到的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墨点白块,而是会根据线索试图解释这些斑点间的关系,经过一次次的“假设检验”,最后将图片理解为是一只摇尾巴的狗。在军事侦察过程中,伪装目标不易被知觉为独立整体,其原因就在于“不理解”会破坏知觉的整体性,这时就很难将伪装目标从周围环境中分离出来。

图1-7 隐匿图形

(4)知觉的恒常性。利用视错觉伪装军事目标与知觉的恒常性有关,恒常性是指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却能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它的稳定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视觉线索是影响恒常性的重要因素,仿生伪装有助于消除周围环境中的视觉线索,破坏了知觉的恒常性,保护了伪装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