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组件输送链动态效果包含:输送链前端自动生成产品,产品随着输送链向前运动,产品到达输送链末端后停止运动,产品被移走后输送链前端再次生成产品,……,依次循环。
(1)设定输送链的产品源
1)创建工作站,布局如图3.70 所示。
2)在“建模”功能选项卡中单击“Smart 组件”;将其命名为“SC_InFeeder”;单击“添加组件”,如图3.71 所示。
3)在“动作”组件中单击选择“Source”,表示为创建图形组件拷贝,如图3.72 所示。
4)右击“Product”,在下拉菜单选择“位置”,单击“设定位置...”查看“Product”的位置是否为“0,0,0”,如果不是,修改为“0,0,0”,如图3.73 所示。
5)右击“Product”,在下拉菜单选择“修改(M)”,后单击“设定本地原点”,将位置设定为“0,0,0”,如图3.74 所示。
图3.70
图3.71
图3.72
图3.73
图3.74
(2)设定输送链的运动属性
依次添加组件“Queue”“LinearMover”,其中“Queue”表示将创建的图形拷贝添加队列;“LinearMover”表示为对象在一条直线上移动;设定“LinearMover”如图3.75 所示,“Object”选择“SC_InFeeder/Queue”;
“Direction(mm)”中将第一个数值填写为“1”,代表的为方向;
“Speed(mm/s)”根据情况进行设定;单击“应用”,如图3.75 所示。
(3)设定输送链限位传感器
1)单击“添加组件”在“传感器”中单击选择“PlaneSensor”添加面传感器,如图3.76 所示。
2)选择合适的捕捉工具;在“Origin(mm)”参数的第一个数值里面单击一下,然后捕捉A点;然后将“Axis1(mm)”的Y 轴数值设为“-80.00”,其他的数值为“0.00”,“Axis2(mm)”的Z轴数值设为“6.00”,其他的数值为“0.00”(根据大地坐标方向设定面传感器);单击“Active”检查当前监控的物体(这里监控到是输送带),如图3.77 所示。
3)右击“shusonglian”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修改(M)”,将“可由传感器检测”取消勾选(为后面能够检测输送带输送的产品做准备),如图3.78 所示。
4)在“信号和属性”里添加组件“LogicGate”;逻辑运算“Operator”选择“NOT”;单击“关闭”,如图3.79 所示。
图3.75
图3.76
图3.77
图3.78
(www.xing528.com)
图3.79
5)在“其他”中添加组件“SimulationEvents”(仿真开始和停止时发出的脉冲信号)、“LogicSRLatch”,如图3.80 所示。
图3.80
6)在“信号和属性”中添加组件“LogicSRLatch”(设定-复位 锁定),如图3.81 所示。
图3.81
(4)创建属性与连结
单击“属性与连结”,单击“添加连结”,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设定如图所示参数,然后单击“确定”,如图3.82 所示。
(5)创建信号和连接
1)单击“信号和连接”,单击“添加I/O Signals”,添加数字输入信号“diStart”、数字输出信号“doProductInPos”,如图3.83 所示。
2)单击“添加I/O Connections”,添加如图3.84 所示连接。
(6)仿真运行
1)在“仿真”功能选项卡中选择“仿真设定”;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Smart 组件下的SC_InFeeder”,取消勾选控制器下的system T 和T_ROB1,如图3.85 所示。
2)单击打开“I/O 仿真器”;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系统”选择“SC_InFeeder”;单击“播放”,单击激活“diStart”,如图3.86 所示。
3)复制品运送到输送链末端与面传感器接触后停止运送,如图3.87 所示。
4)打开“手动移动”,将复制品移开,使其不与传感器接触;输送链自动生成下一个复制品,并沿着输送链运送,如图3.88 所示。
图3.82
图3.83
图3.84
图3.85
图3.86
图3.87
图3.88
5)右击“Source”,在弹出的下拉菜单栏中单击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窗口中将“Transient”进行勾选,这样复制品就只是临时存在了,在停止仿真的时候所产生的拷贝都会消失(为避免仿真的时候复制品不断产生使系统出错),如图3.89 所示。
图3.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