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剖视图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种。前述的三种剖切面及剖切方法对于画三种剖视图均适用。
(一)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剖视图概述和剖切方法中所列举的剖视图图例均为全剖视图。
当机件的内形复杂,外形简单或外形虽较复杂但可用另外的视图表达清楚,而且图形又不对称时,常选用全剖视图表达。
(二)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用以表达内形,另一半画成视图用以表达外形,这样组合而成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图3-23所示是采用单一剖切面画出的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且内部、外部形状都比较复杂,都需要表达时,可采用半剖视图。
图3-23所示的支架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且前后、左右对称。为了同时表达中部阶梯孔的形状和顶板下面凸台的外形,主视图用半剖视图表达。为了表达顶板的外形以及顶板下面凸台处的内外形状,俯视图也选用了A—A半剖视图。
半剖视图的标注规则与全剖视图完全相同。在图3-23中,由于主视图中的剖视是用一个通过支架的前后对称平面的正平面剖切得到的,且主、俯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故可以省略标注。俯视图中的半剖视是用一个水平剖切平面剖切得到的,该剖切平面不是支架的对称平面,所以在主视图上必须标出剖切符号,在俯视图上方标出相应的剖视图名称“A—A”,因为该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所以可以省略箭头。
图3-23 支架的半剖视图
半剖视图中,因为有些部分的形状只画出一半,所以在标注这部分的尺寸时,尺寸线上只能画出一端的箭头,如图3-24 中的 φ25、φ22、120°、φ42、38 等。
画半剖视图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剖视图两部分的功能不同,一部分用于表达外形,而另一部分用于表达内形,在表达外形的那半个视图中,虚线不必画出,如图3-23主视图中的左半图和俯视图中的上半图。但对于孔、槽等结构,虚线省略后,一般应画出轴线和中心线。
(2)剖视图中半个视图和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必须是细点画线,而不应画成粗实线,如图3-25的画法是错误的。
图3-24 半剖视图的尺寸标注
图3-25 半剖视图错误的画法
如果作为分界线的细点画线恰好和轮廓线重合,则不能选用半剖视图,而应采用下面将叙述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26所示。
(3)机件形状接近对称,且不对称部分另有图形表达清楚时,也可画成半剖视图,如图3-27所示。(www.xing528.com)
图3-26 用局部剖视图代替半剖视图
图3-27 机件形状接近对称的半剖视图
(三)局部剖视图
图3-28所示的不对称机件,在主视上左、右均有孔需要表示,但这些孔的轴线并不处在一个剖切平面上,同时该机件的前面还有一个小圆柱凸台需要在主视图上表示其外形及位置,因此,不能采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只能分别用单一剖切面将该机件局部地剖开而保留其部分外形,在俯视图上也做这样的局部剖切。这种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表达方法,在图形上,它的剖切范围和剖切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局部剖视图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
(1)不对称的机件,既需表达其内部形状,又需保留其局部外形时,如图3-29所示。
(2)只需要表达机件上孔、槽等局部结构的内部形状,不必或不宜选用全剖视图时,如图3-28所示。
(3)对称的机件,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正好与轮廓线重合而不宜选用半剖视图时,如图3-26所示。
局部剖视图的标注与全剖视图基本相同,当单一剖切面的剖切位置明显时,局部剖视图一般均可不标注。
图3-28 孔、槽的局部剖视图
图3-29 座体的局部剖视图
画局部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局部剖视图中剖与不剖之间以波浪线为界。波浪线不应与图形上其他图线重合,遇孔、槽时,不能穿孔而过,也不能超出视图的轮廓线,如图3-30所示。
(2)当剖切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该结构的中心线作为剖视图与视图的分界线,如图3-31所示。
图3-30 局部剖视图中波浪线的画法
图3-31 用中心线作为分界线的局部剖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