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件中,有些形体较复杂,会出现三体(或更多体)相交的情况。三体(或更多体)相交时表面相贯线的求法是:分别求出各基本形体间两两相交时的相贯线,再确定连接点,最后将各段相贯线顺次连接起来即可。
[例2-4-3] 圆柱上有一凸块,如图2-51(a)所示,求作圆柱与凸块的相贯线。
(1)空间及投影分析。
由图2-51(a)可看出,该形体由圆柱和凸块两个部分组成。凸块可看作由半圆柱Ⅰ和四棱柱Ⅱ相切叠加而成,其间无交线。因此,我们只要分别求出半圆柱Ⅰ和四棱柱Ⅱ与圆柱的相贯线,然后光滑连接起来即可。
图2-50 两回转体同轴相交的相贯线
由于凸块侧表面的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也积聚在其上。由于圆柱面的水平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相贯线的水平投影积聚在一段圆弧上。我们只要求作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又由于形体前后对称,因此我们实际只要作出其可见的前半部分。
(2)作图。
①用简化画法作出半圆柱Ⅰ和圆柱的相贯线a′b′。由于是半圆柱Ⅰ与圆柱相贯,所以作出的相贯线只有两圆柱相贯线的一半(圆弧画到半圆柱Ⅰ的轴线为止)。
②自b′点作b′c′平行于大圆柱轴线。b′c′为四棱柱Ⅱ与圆柱的相贯线的正面投影。
作图结果如图2-51(b)所示。
作图时注意:B点为两段相贯线的共有点,所以a′b′与b′c′在b′点为光滑连接。
图2-52所示为被挖去一个槽的圆筒的三视图及轴测图。由于槽的形状与例2-4-3中的凸块相似,所以相贯线的作法也相似。由于圆筒有内外两个圆柱表面,所以应作出两条相贯线,其中外表面上的相贯线可见,内表面上的相贯线不可见。另外,应注意画出半圆柱孔的轮廓素线(虚线)。
[例2-4-4] 求作图2-53所示回转体的相贯线。
(1)空间及投影分析。(www.xing528.com)
由图2-53可看出,该形体由一水平小圆柱与圆柱包相交而成。圆柱包可看作由半个圆球Ⅰ和等直径直立圆柱Ⅱ相切叠加而成,其间无交线。
小圆柱的上半部分与半圆球Ⅰ同轴相交,相贯线为半圆;小圆柱的下半部分与圆柱Ⅱ正交,相贯线为空间曲线。这样,我们只要分别求出它们的相贯线,然后光滑连接起来即可。
由于小圆柱在侧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故相贯线的侧面投影积聚在小圆柱的积聚性投影圆上。由于圆柱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故小圆柱的下半部分与圆柱Ⅱ的相贯线(空间曲线)积聚在圆柱Ⅱ的积聚性投影圆的一段圆弧(虚线)上。由于小圆柱和半圆球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无积聚性,故它们的相贯线(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要画出。又由于形体前后对称,所以我们在主视图上只要作出相贯线的前面可见部分即可。
图2-51 圆柱上有凸块
图2-52 挖槽圆筒
图2-53 圆柱与圆柱包相交
(2)作图。
①在主视图上作直线段a′b′。a′b′为小圆柱上半部分与半圆球Ⅰ的相贯线(半圆)的正面上的积聚性投影。
②用简化画法作b′c′。b′c′为小圆柱下半部分与大圆柱Ⅱ的相贯线。B为两段相贯线共有点,所以在b′点处为光滑连接。
③在俯视图上作直线段db。db为小圆柱上半部分与半圆球Ⅰ的相贯线(半圆)在水平面上的积聚性投影。
作图结果如图2-54所示。
图2-54 求作相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