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段水沙规律分析:不同区间的趋势比较

河段水沙规律分析:不同区间的趋势比较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入地对研究区域水沙规律进行研究,本节拟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河段,针对不同河段对水沙规律进行分析。

河段水沙规律分析:不同区间的趋势比较

为了进一步深入地对研究区域水沙规律进行研究,本节拟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河段,针对不同河段对水沙规律进行分析。

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河道形态、来沙条件等差异,河流河道不同区域的水沙规律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如峡谷河段与冲击性平原河段、河床形态稳定河段与浅槽游荡河段以及比降大小不同的河段,其水沙规律往往也是不同的。对于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而言,内蒙古河段的水沙关系就远比宁夏河段的复杂,这主要与河床比降、河道形态以及区间来沙条件不同有关。本节以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各水文站为划分节点,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间,根据收集的1952—2003年各水文站流量、含沙量以及区间河段冲淤量的实测资料,点绘区间河段入口流量与区间冲淤量的关系,重点分析不同河段不同含沙量情况下下游河道淤积、冲刷对应的流量特征,以确定水沙调控时不同河段不同含沙量的水沙阈值系列,为确定水沙调控期间的控泄流量奠定基础。

5.1.2.1 下河沿—青铜峡河段

将下河沿—青铜峡河段的含沙量分为四个区间,即0~3kg/m3,3~7kg/m3,7~15kg/m3和大于15kg/m3,点绘下河沿站洪水期平均流量与下河沿—青铜峡区间河段的冲淤量关系散点图,如图5-3所示,分析该区间河段的水沙规律。

图5-3 洪水期下河沿—青铜峡河段冲淤量与下河沿平均流量关系图

由图5-3可知,在不同含沙量、不同流量的情况下,下河沿—青铜峡河段的河道的冲淤形态不同,有冲有淤,冲淤量的变化不大,下河沿站流量主要集中在1000~1500m3/s和2500~3000m3/s两个区间内。下河沿—青铜峡河段区间最大冲刷量为1.0531亿t,发生在1959年8月,对应的下河沿站流量和含沙量分别是2410m3/s、20.57kg/m3;最大淤积量为0.4540亿t,发生在1970年,对应的下河沿站流量和含沙量分别是1600m3/s、24.69kg/m3,均是在高含沙量时出现极值。区间多年冲淤量大多在±0.20亿t以内。含沙量分布以0~3kg/m3为主,3~7kg/m3次之。说明下河沿站的来沙少,总体上含沙量不大。

不同的含沙量、不同的流量,表现在下河沿—青铜峡河段河道的冲淤形态也不同。当水流含沙量在0~3kg/m3时,流量小于1000m3/s时,区间冲淤量几乎为0,冲淤相对平衡;流量达到1000m3/s时,含沙量在0~3kg/m3时冲刷量达到最大值,河道冲刷效果最佳;当流量在1000~1500m3/s时,冲淤量反而减小;当流量增大到2000~3000m3/s时,河道整体虽表现为冲刷,但冲刷量较1000m3/s时显著减小。

可以看出,当含沙量由0~3kg/m3增加到3~7kg/m3时,下河沿流量从1000~1500m3/s增加到2500~3000m3/s,呈现出“大水挟大沙”的基本规律。总体而言,不同流量等级下均出现不同的含沙量,含沙量未呈现出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下河沿—青铜峡河段区间的冲淤量并不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即并非是流量越大,对区间河段的冲刷越大,只有在特定的含沙量区间内,随着流量的增大,冲淤量有所增加。

5.1.2.2 青铜峡—石嘴山河段

与上一河段一致,将含沙量同样划分为四个区间,点绘青铜峡站洪水期平均流量与青铜峡—石嘴山区间河段的冲淤量关系,如图5-4所示。

在图5-4中,随着河道的下移,青铜峡—石嘴山区间含沙量主要以3~7kg/m3为主,泥沙含量较上一河段有所增加。

图5-4 洪水期青铜峡—石嘴山河段冲淤量与下河沿平均流量关系图

与下河沿—青铜峡河段不同,当水流含沙量为0~3kg/m3流量在600m3/s时,青铜峡—石嘴山河段已开始冲刷,且随着流量的增加,青铜峡—石嘴山河段均发生冲刷,冲刷程度随流量的增加有明显的递增趋势。流量增加到2300m3/s时,区间河段的冲刷量也达到含沙量为0~3kg/m3时的最大值,冲刷量为0.1420t。因此,青铜峡—石嘴山河段含沙量小于3kg/m3时,青铜峡站流量在623~2500m3/s以内,区间河道均发生冲刷,且流量越大,冲刷量越大。

当水流含沙量为3~7kg/m3时,青铜峡—石嘴山河段有冲有淤,但河段总体呈冲刷状态。流量小于1000m3/s时,区间冲淤量为正,青铜峡—石嘴山河段河道呈微淤状态;当流量达到1000~1500m3/s时,区间河道有冲有淤,总体上表现为淤积。随着流量的增加,当青铜峡洪水期流量在1500~2500m3/s时,区间河道开始冲刷,且在流量达到2130m3/s时,青铜峡—石嘴山河段河道的冲刷量0.1620亿t,达到最大值,河道冲刷效果最佳;当流量增加到2500~4000m3/s时,区间河段总体上呈明显的冲刷状态,但冲刷量呈明显的衰减趋势。

当水流含沙量在7~15kg/m3时,流量在500~1500m3/s左右时,区间河段的冲淤量一直为正,青铜峡—石嘴山河道处于淤积状态;当流量达到1500~2000m3/s时,区间河道有冲有淤,但总体表现为淤积;当流量大于2000m3/s后,区间河道的淤积量明显上升,河道淤积严重。表现出随着流量的增大淤积量也增加的规律。

当水流含沙量大于15kg/m3时,随着流量的增加,河道淤积量显著增加,且未出现河道冲刷的情况。说明含沙量大于15kg/m3后,大流量也改变不了青铜峡—石嘴山区间河道的冲淤状态,河道不具备输沙条件。

5.1.2.3 石嘴山—巴彦高勒河段

由图5-5可知,石嘴山—巴彦高勒区间含沙量以3~7kg/m3为主,占到了1952—2003年中的30年,较上一河段3~7kg/m3含沙量的比例明显增加,其次以7~15kg/m3为主,0~3kg/m3与大于15kg/m3的含沙量出现情况很少。石嘴山站流量主要集中在1000~1500m3/s和2000~3000m3/s两个区间内。各含沙量、流量情况下的淤积量主要集中在0.01亿t以内,而冲刷量在0.50亿t以内,说明石嘴山—巴彦高勒区间的含沙量较小,大流量有利于区间河道的冲刷。

图5-5 洪水期石嘴山—巴彦高勒河段冲淤量与下河沿平均流量关系图

石嘴山—巴彦高勒区间含沙量在0~3kg/m3的情况很少,且流量偏小,在1000m3/s左右,区间河道有冲有淤,冲淤基本平衡。

当含沙量在3~7kg/m3时,流量变化幅度最大,从最小值787m3/s到最大值4290m3/s,河道有冲有淤,但冲刷量明显大于淤积量。当流量在500~2000m3/s时,区间河道的冲淤量有正有负,冲淤相对平衡;随着流量的增大,当流量大于2000m3/s后,区间河道的冲淤量全为负,区间河道冲刷,特别是流量在2500m3/s左右,石嘴山—巴彦高勒区间河道,随着流量的增加,冲刷量从0.10亿t迅速增大到0.30亿t,冲刷效果最佳。(www.xing528.com)

当含沙量在7~15kg/m3时,石嘴山—巴彦高勒区间河道分别在最小和最大流量区间发生明显淤积,流量在1500~2500m3/s区间时发生冲刷,且冲刷量不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一直保持在0.10亿t左右。当石嘴山流量在1000~1500m3/s时,石嘴山—巴彦高勒区间河道有冲有淤,总体上呈微淤状态;当石嘴山流量增加到1500~2500m3/s时,区间河道呈明显的冲刷形态,且冲刷量保持在0.10亿t左右;当流量增加超过2500m3/s以后,冲淤量由负转正,区间河道开始冲刷,且冲刷量随流量增加增大。

含沙量超过15kg/m3的情况出现较少,流量在1000m3/s时,河道冲刷;流量增加到2500m3/s左右时,区间河道反而淤积。说明石嘴山—巴彦高勒区间河道在沙量超过15kg/m3的情况下不适宜大水输沙冲沙。

5.1.2.4 巴彦高勒—三湖河口河段

由图5-6可知,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区间含沙量以7~15kg/m3为主,较上一河段以7~15kg/m3为主的含沙量明显增加,其次以3~7kg/m3为主,0~3kg/m3与大于15kg/m3的含沙量出现情况很少。巴彦高勒站流量主要集中在500~1500m3/s和2000~2500m3/s两个区间内。各含沙量、流量情况下的冲淤积量主要集中±0.2亿t以内,说明巴彦高勒站的含沙量增大后,大含沙量不利于河道的冲刷,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区间河道的总体呈现微淤。

图5-6 洪水期巴彦高勒—三湖河口河段冲淤量与下河沿平均流量关系图

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区间含沙量在0~3kg/m3的情况很少,流量在1000m3/s以内,区间河道处于冲刷。随着含沙量增大到3~7kg/m3,流量在500~1500m3/s时,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区间河道总体呈淤积形态;当流量增加到2000~2500m3/s时,河道冲刷,且冲刷量增幅显著,达到该含沙量时的最大冲刷量。此时,巴彦高勒站流量为2720m3/s,区间河段的冲刷量达到0.2056亿t。

当含沙量为7~15kg/m3时,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区间河道总体呈明显的淤积形态,一直到流量接近4000m3/s时,河道进入冲刷。当流量在500~1500m3/s时,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区间河道淤积,淤积量达到0.20亿t以上;当流量在2000~2500m3/s时,区间河道整体的淤积情况有所缓解,部分流量出现冲刷,但总体上呈淤积,且淤积量达到该含沙量时最大值,达0.2465亿t。随着流量增大到3500m3/s以上,区间河道开始冲刷,且在4109m3/s时达到最大的0.3352亿t。

含沙量大于15kg/m3以后,区间河道处于明显淤积状态,淤积量在流量很小时就超过了含沙量为7~15kg/m3时的最大值。当流量增加到2500m3/s时,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区间河道的淤积量达到所有含沙量范围内的最大值。

5.1.2.5 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

随着河道的下移,下游河道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洪水期的流量、含沙量与冲淤量的关系有所改变。首先,含沙量增加。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的含沙量以7~15kg/m3为主,占到历年的一半以上,含沙量在3~7kg/m3区间的次之,比上游河段的含沙量明显增大,且其他含沙量的情况极少。其次,区间河道的冲淤平衡被打破,淤积量在0~0.40亿t内,冲刷量在0~0.20亿t区间内。最后,三湖河口站流量主要集中在500~1500m3/s和2000~2500m3/s两个区间内。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区间最大冲刷量为0.2228亿t,发生在1971年10月,对应的巴彦高勒站流量和含沙量分别是2240m3/s、6.83kg/m3;最大淤积量为0.3811亿t,发生在1981年9月,对应的巴彦高勒站流量和含沙量分别是3989m3/s、7.84kg/m3

图5-7 洪水期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冲淤量与下河沿平均流量关系图

当水流含沙量为0~3kg/m3时,三湖河口—头道拐区间河段总体呈明显的淤积状态,且流量在1000m3/s以内。

当三湖河口站含沙量增加到3~7kg/m3时,流量在500~1500m3/s内区间河段有冲有淤,总体上呈明显的淤积状态,淤积量在0~0.20亿t内,且有流量越小淤积量越大、流量越大淤积量越小的趋势。当流量在1500~2500m3/s时,区间河道冲多淤少,河道冲刷量增加,且在流量为2240m3/s时达到区间河段的最大冲刷量。

随着含沙量进一步加大到7~15kg/m3时,洪水期流量与河段冲淤量的散点图主要落在这一区域内。当流量在500~1500m3/s时,区间河段淤积多冲刷少,且依然存在流量越小淤积量越大、流量越大淤积量减小的趋势。当流量在2000~2500m3/s时,区间河段有冲有淤,淤积形式有所减缓,但整体上依旧呈明显的淤积形态。当流量大于2500m3/s后,流量越大,淤积量反而越大,最终在3989m3/s时淤积量达到最大值。

当含沙量大于15kg/m3时,河道处于淤积形态。

将上述各区间水沙规律总结、归纳,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宁夏河段各站的含沙量分布较为均匀,虽以0~3kg/m3、3~7kg/m3为主,但其他含沙量区间均有出现。内蒙古河段主要以3~7kg/m3、7~15kg/m3为主,0~3kg/m3以及大于15kg/m3的情况极少。下游河段的含沙量较上游河段明显增大,含沙量随河道下移有增大的趋势,即下河沿—青铜峡区间平均含沙量最小,三湖河口—头道拐区间含沙量最大。

(2)宁夏河段各站洪水期的流量在1000~3000m3/s内,内蒙古河段各站流量有所减少,基本在500~2500m3/s以内。

(3)宁夏河段水沙冲淤规律较内蒙古河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流量在1000m3/s左右时,宁夏河段有冲有淤,冲淤基本平衡,只有在大含沙量时淤积明显;内蒙古河段呈现出明显的淤积形态,在小流量时就产生淤积。

(4)各站冲刷效果较好的区域集中在含沙量3~7kg/m3、流量2000~3000m3/s的区域内。当然,随着流量的增大,部分站点在流量大于4000m3/s时获得了区间的最大冲刷量。

(5)当含沙量大于15kg/m3以后,无论区间河段多大的流量,河道基本处于严重淤积的形态。即,研究区域的泥沙含量超过15kg/m3以后,基本不具有水沙调控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