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调节引起河道水沙规律变化主要集中表现在对水沙关系的数值分析上,具体在河道中表现为河床的冲淤演变。由4.3.2节中图4-3~图4-5可知,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河道的冲淤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60年以前的微淤状态、1961—1986年的冲刷状态和1986年以后的淤积状态。本节以兰州—头道拐河段年平均冲淤量数据为准,绘制了该河段冲淤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图,如图4-13所示,分析刘家峡下游河段整体的淤积形态及产生原因。
由图4-13可知,近50年来,黄河上游不同时段冲淤平衡存在显著变化。1952—1960年,黄河上游河道处于天然状态下,兰州—头道拐河段年冲淤量均大于0,为淤积河段,年淤积量最大值为2.38亿t;1961年以后,随着盐锅峡首台机组发电、三盛公水利枢纽投入运用以及刘家峡大坝截流成功,兰州—头道拐河段年冲淤量转为负值,河道基本呈现出冲刷特征;1987年龙羊峡水库投产运行,兰州—头道拐河段年冲淤量正多负少,兰州—头道拐河段呈现出淤积特征。在图4-13中,兰州—头道拐河段冲淤量角度量化说明了刘家峡、龙羊峡投产运行对河道冲淤的影响。
(www.xing528.com)
图4-13 兰州水文站至头道拐水文站冲淤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刘家峡、龙羊峡水库的运行使进入三湖河口—头道拐区间的水量和输沙量的减少,水库调蓄洪水后,使支流汇入的高含沙水流的稀释作用减弱,再加上区间沙量的增加、河道纵比降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三湖河口—头道拐区间河道的冲淤,且在不同的年份,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不同。
综上所述,刘家峡、龙羊峡水库在不同阶段的投产运行,改变了各时期进入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的水量—沙量关系以及洪水特性,是造成各河段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区间来沙量、区间洪水以及各区间河段的河道形态,是左右个别年份不同区间河段冲淤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