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水沙研究的最新进展

黄河水沙研究的最新进展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黄河流域水沙研究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来,在黄河流域水沙关系的改善和科学调配方面,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规划和研究。2012年,胡春宏等研究了黄河泥沙淤积、水沙过程变异、下游河道严重萎缩情况下导致的洪水水位陡涨猛落变化过程,并验证了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水位涨率与泥沙淤积河道萎缩具有非线性响应关系。

黄河水沙研究的最新进展

黄河流域水沙研究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来,在黄河流域水沙关系的改善和科学调配方面,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规划和研究。1996年,蔡为武在黄河水资源矛盾及其出路探讨中,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分析了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蓄水对黄河下游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几条出路。2002年,畅建霞和黄强等在黄河上游梯级电站补偿效益研究中,在分析补偿调节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系统理论研究黄河梯级水电站群电量补偿效益问题。2002年,李国英提出:利用水库水沙调控,将不协调的水沙关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是有利于输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2007年,胡春宏等在黄河水沙合理配置研究中,在分析黄河水沙过程和分布变化的基础上,构建流域水沙优化配置理论框架,它由河床演变均衡稳定原理和水沙多目标优化配置原理组成,进而建立了流域水沙优化配置数学模型。2008年,王秀杰等对水沙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趋势识别的小波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上游来水来沙量汛期所占比例减少,而非汛期所占比例增加;在年际变化上,水沙量逐年减少;同时,水沙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变化;②黄河上游水沙序列具有相同的多时间尺度(准周期)变化,但同一尺度下,水沙所处的丰枯变化并不一致;③年水沙序列趋势变化基本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者存在明显减少趋势;但在非汛期,两者的趋势变化有较大区别。2009年,周银军和刘春锋等,在黄河水沙调控研究中,在前人研究和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水沙调控的技术关键和其对上游水库及下游河道的各方面影响,认为异重流排沙机理、高含沙水流输沙的实现、下游河道的综合治理、调控流量的加大和对河口湿地生态的维护将可能成为黄河水沙时空调控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2009年,张明等在“水沙调控”对黄河下游河道过水能力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对水沙调控实测水文资料的分析,论证了水沙调控在该河段所发挥的作用:非饱和状态下的下泄洪水对黄河下游河段产生了有利的冲刷效果,增大了测验河段同水位的过水能力,降低了黄河下游过水断面河床的河底高程,缓解了黄河下游逐年淤积抬高的态势。2010年,李秋艳等对黄河宁蒙河段河道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水力因素、水库调控和风沙入河等)进行了分析。水库调蓄造成宁蒙河道汛期水量、沙量占年水量、沙量的比例减小。建议对宁蒙河段的治理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2010年,彭瑞善在黄河综合治理思考中,提出干支流水库的水沙调控运用须与河道整治相互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冲深河槽、稳定流路、输沙入海的作用。考虑到黄河流域下垫面的变化及水库的调节作用,建议利用过去的降水资料重新推算产生的径流,以修正水沙系列和洪水频率。2011年,许炯心在流域产水产沙耦合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和输沙能力影响的研究中提出通过对多沙粗沙区来沙量和河口镇以上清水区来水量的控制,可以减少下游河道高含沙水流发生的频率。通过对流域水沙耦合关系的调控,来减少下游河道的淤积,是一种可行的途径。2012年,胡春宏等研究了黄河泥沙淤积、水沙过程变异、下游河道严重萎缩情况下导致的洪水水位陡涨猛落变化过程,并验证了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水位涨率与泥沙淤积河道萎缩具有非线性响应关系。2013年,姚文艺等针对黄河水沙近年来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对黄河流域1997—2006年水沙变化情势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水沙变化机制,并预测了未来的变化趋势。

针对黄河现状存在的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不完善、黄河泥沙淤积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等,可从水、沙资源综合利用与调控,泥沙基础理论研究,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研究,工程泥沙研究,高新技术在江河治理中的应用等方面对黄河水沙问题进行研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