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颗粒性质
颗粒大小、形状以及所带静电荷的多少对电泳迁移率影响很大,一般颗粒所带静电荷越多,粒子越小且呈球形,电泳迁移率就越大。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电势梯度,electric field intensity)是指每厘米的电位降(电位差或电位梯度)。电场强度与电泳速度成正比,电场强度越高,带电颗粒移动速度越快。根据实验的需要,电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压电泳,所用电压在500~1000 V或更高,由于电压高,电泳时间短(有的样品需数分钟),适用于低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如氨基酸、无机离子,包括部分聚焦电泳分离及序列电泳的分离等。因电压高,产热量大,必须装有冷却装置,否则热量可引起蛋白质等物质的变性而不能分离;还会因发热引起缓冲液中水分蒸发过多,使支持物(滤纸、薄膜或凝胶等)上离子强度增加,以及引起虹吸现象(电泳槽内液被吸到支持物上)等,这都会影响物质的分离。另一种为常压电泳,产热量小,室温为10℃~25℃时分离蛋白质标本是不被破坏的,无须冷却装置,一般分离时间长。
3.溶液性质
(1)电泳介质的pH。
溶液的pH决定带电物质的解离程度,也决定物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对蛋白质、氨基酸等类似两性电解质,pH离等电点越远,粒子所带电荷越多,泳动速度越快,反之越慢。因此,当分离某一种混合物时,应选择一种能扩大各种蛋白质所带电荷量差别的pH,以利于各种蛋白质的有效分离,为了保证电泳过程中溶液的pH值恒定,必须采用缓冲溶液。(www.xing528.com)
(2)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代表所有类型的离子所产生的静电力,它取决于离子电荷的总数。若离子强度过高,带电离子能把溶液中与其电荷相反的离子吸引在自己周围形成离子扩散层,导致颗粒所带净电荷减少,电泳速度降低。
(3)溶液黏度。
电泳速度与溶液黏度成反比,黏度越大,电泳速度越小。
(4)电渗现象。
液体在电场中,对于固体支持介质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在有载体的电泳中,影响电泳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电渗。最常遇到的情况是γ-球蛋白由原点向负极移动,这就是电渗作用所引起的倒移现象。产生电渗现象的原因是载体中常含有可电离的基团,如滤纸中含有羟基而带负电荷,与滤纸相接触的水溶液带正电荷,从而液体向负极移动。由于电渗现象往往与电泳同时存在,带电粒子的移动距离也受电渗影响,如果电泳方向与电渗相反,则实际电泳的距离等于电泳距离加上电渗的距离。琼脂中含有琼脂果胶,其中含有较多的硫酸根,所以在琼脂电泳时电渗现象很明显,许多球蛋白均向负极移动。除去了琼脂果胶后的琼脂糖用作凝胶电泳时,电渗作用大为减弱。可用不带电的有色染料或有色葡聚糖点在支持物的中心,以观察电渗的方向和移动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