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益柏.坦克装甲车辆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陈正捷,陈志昊,张浅秋.坦克电子综合化[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3]宋小庆.军用车辆综合电子系统总线网络[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4]冯辅周,安钢,刘建敏.军用车辆故障诊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5]闫清东,张连第,赵毓芹,等.坦克构造与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6]彭真明,朱宗平,饶劲松,等.新型车辆综合电子系统发展设想[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0(1):1-5.
[7]毛明,刘勇,胡建军.坦克装甲车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研究[J].兵工学报,2017,38(6):1192-1202.
[8]霍曼,张永红,李体然,等.飞速发展的航空电子[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9]王伟达,闫清东,宋小庆,等.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9,36(11):186-189.
[10]李燕安.装甲车辆综合电子技术综述[J].国防技术基础,2009(12):43-45.
[11]范冰冰.军事通信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12]孙青卉.移动通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www.xing528.com)
[13]张维明.多媒体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4]张伟.方舱的屏蔽工艺和技巧[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3(1):79-81.
[15]朱静.方舱的电磁屏蔽设计[J].现代电子工程,2004(1):78-83.
[16]韩炳森,李为民,徐筱麟.军用方舱的电磁屏蔽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6,32(4):11-13.
[17]姜勇.方舱舱体的电磁屏蔽设计[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3(2):42-45.
[18]白艳玲.电磁屏蔽方舱设计要素[J].新技术新工艺,2011(8):116-118.
[19]张豫南,谢永成.装甲车辆电气与电子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0]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1]梁计春.数据传输与计算机网络[M].2版.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2002.
[22]陈光军.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