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止地面空鼓的技术途径与措施

防止地面空鼓的技术途径与措施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应防止砂浆的离析,保证实际使用时的砂浆组成与设计配合比一致。

防止地面空鼓的技术途径与措施

1.防止空鼓的技术途径

砂浆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空鼓取决于砂浆层与基层界面处的极限拉伸剪切应力与其所受的破坏拉伸剪切应力之间的平衡。如果不考虑震动、冲击以及基材开裂等原因,砂浆所受的破坏拉伸剪切应力可归结为砂浆与基层材料变形不一致所产生。砂浆层与基层界面处的极限拉伸剪切应力或者拉伸剪切强度,与砂浆层与基层之间的界面薄弱区及砂浆层与基层之间咬合摩擦力有关。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避免或减轻砂浆空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减小砂浆与基材之间的变形差

减小砂浆与基材之间的变形差,与防止砂浆开裂的技术途径相似,已在前面叙述过。砂浆与基材变形不一致,包括干燥收缩变形不一致和温度变形不一致等。要减小砂浆与基材之间的变形差,减小砂浆的干燥收缩变形是最主要的,包括减小失水量、降低失水速度和推迟失水时间。其次是使砂浆与基层的性质匹配,降低温度变形系数的不一致。

(2)消除或减小砂浆层与基层之间的界面薄弱区

砂浆层与基层之间界面存在薄弱区,降低了界面处的极限拉伸剪切应力或拉伸剪切强度。这个薄弱区与砂浆的性质、水胶比及抹压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应通过各种措施来阻碍薄弱区中的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的定向排列,避免产生微区泌水或砂的富集。例如,在砂浆中掺用适量的硅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使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能与之反应,形成C—S—H等胶凝性较好的物质,施工时,选择合理的水胶比和抹压方式。

(3)提高基层的粗糙度

提高基层的粗糙度有利于砂浆层与基层的咬合,在受到拉伸剪切应力时,阻止砂浆层与基层的滑移,提高界面处的拉伸剪切强度,从而避免或减轻空鼓的产生。

2.防止空鼓的技术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砂浆防止开裂的技术措施也适用于防止砂浆的空鼓,还可针对消除界面薄弱区和增加基层的粗糙度,采取相应的防空鼓的技术措施。(www.xing528.com)

(1)原材料选择

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合理,细度模数不宜过小,砂的含泥量或石粉含量不宜过高。避免采用早期水化过快的水泥,如细度过细、C3A含量偏高等。尽量不用需水量高、烧失量高的粉煤灰,避免采用含垃圾飞灰等有害杂质的粉煤灰。

(2)砂浆配合比优化

砂浆配合比应尽可能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不同的墙面,砂浆配合比可各有侧重。不宜片面追求砂浆的强度,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宜偏低控制。对于低强度的基层,宜选用低强度的砂浆;反之,则可适当选择较高强度的砂浆。若在干热环境和吸水性强的基材上使用,可适当提高砂浆的保水性;若在湿冷环境和吸水性差的基材上使用,保水性不宜太高。在保证强度与和易性等前提下,尽量减小水泥用量和适当提高砂率。为了消除或减小界面薄弱区,砂浆中可适当应用硅质矿物掺合料,如质量较好的粉煤灰,使界面区的氢氧化钙等与之反应,形成C—S—H等水化产物,提高黏结性。同时,应防止砂浆的离析,保证实际使用时的砂浆组成与设计配合比一致。

(3)界面砂浆或界面剂选择

界面砂浆或界面剂,是既能牢固地黏结基层,表面又能很好地被砂浆层黏结的,具有双向亲和性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基材的表面特性不同,应根据基层材料的特点合理选择界面砂浆或界面剂,以提高界面的拉伸剪切强度。针对多孔的强吸水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较平滑、吸水性较差材料(如现浇混凝土等),无孔的不吸水材料(如釉面砖等),所采用的界面砂浆或界面剂应有所差别。多孔的强吸水材料,侧重于封闭基材的孔隙,减小墙体的吸收性,阻缓轻质砌体抽吸覆面砂浆内水分,保证覆面砂浆材料在更佳条件下黏结;对于不吸水材料及光滑材料,主要起到提高粗糙度和担负砌体与抹面的黏结搭桥作用,使上墙砂浆与砌体表面更易结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4)施工管理

按要求对墙面进行预处理,如对墙面洒水和采用界面剂等。不宜过度抹压,以使砂浆在界面处产生砂的富集,提高空隙率。控制抹灰厚度,避免一次涂抹过厚。把握抹灰的收(压)光时间,最好在砂浆开始失去塑性时进行,即保证收(压)光效果,又不破坏砂浆结构。加强养护,避免使砂浆过早暴露在干热环境中,避免温度大起大落,避免早期受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