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源检测方法详解

有源检测方法详解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2.3.3 滑模频率偏移法滑模频率偏移法与有源频率偏移法类似,主要区别在于AFD是给逆变器输出电流引入tz而产生频率偏移,而SMS是通过引入相角偏移θs。

有源检测方法详解

有源孤岛现象检测方法通常需要给系统注入一定的扰动信号,使系统在孤岛现象发生时使公共连接点电压产生明显的变化。有源孤岛检测主要包括有源电流扰动、有源频率偏移(Active Frequency Drifting,AFD)和滑模频率偏移(Slide-Mode frequency Shifting,SMS)等方法。有源孤岛现象检测中,引入的扰动能够破坏并网系统和负载的功率平衡,从而检测到孤岛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地减小检测盲区。

9.2.3.1 有源电流扰动法

有源电流扰动法是通过给并网逆变器施加周期性的电流扰动,以破坏逆变器与负载之间的功率平衡,达到检测孤岛现象的目的。在孤岛现象发生后,通过检测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变化,从而判断出孤岛现象的发生。有源电流扰动法通常需要与过电压、欠电压检测结合使用。在单独采用过电压、欠电压检测时,如果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与本地负载功率相匹配,在逆变器脱网运行时,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过电压、欠电压检测失效。此时,如果改变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幅值,那么公共连接点电压的幅值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超出设定的阈值时,可以判断出孤岛的发生。如果逆变器并网运行,公共连接点的电压由电网电压所钳位,即使引入电流扰动也不会改变连接点的电压。

在电网电压为220V/50Hz、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为1kW以及本地负载为阻性1kW的情况下,有源电流扰动孤岛现象检测波形如图9-25所示。每隔20个工频周期将逆变器输出电流降为额定幅值的一半,并且持续两个工频周期后恢复为额定值,以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检测和判断时间,如图9-25a所示。图9-25b为电网电压波形,在0.5s处电网跳闸,即电网电压突降为零。图9-25c给出了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波形,可见逆变器在正常并网运行时,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完全等于电网电压,在0.36s处的电流扰动对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没有任何影响。由于负载功率与逆变器输出功率相匹配,因此在电网跳脱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基本不变,难以判断出孤岛的发生,直到下一个电流扰动(0.76s)出现时。当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减小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可以检测出孤岛的发生。

978-7-111-47389-3-Chapter09-52.jpg

图9-25 有源电流扰动法孤岛现象检测波形

有源电流扰动检测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电流谐波小的特点。但是,并网电流周期性变化,对逆变系统输出功率影响较大,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而且在多台逆变系统并网运行时,单台逆变器的电流扰动对公共连接点电压的影响减弱,降低了孤岛现象检测的可靠性

9.2.3.2 有源频率偏移法

有源频率偏移(AFD)法是通过使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频率发生一定的偏移,来检测孤岛现象的方法。并网运行时,每个周期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初始相位都跟踪电网电压的相位,因此,微小的电流偏移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孤岛现象发生时,公共连接点电压Ua的频率会由于电流的偏移而发生改变,并产生一定的正反馈,从而加大Ua的频率偏移。当频率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可以检测到孤岛现象的发生。

图9-26给出了逆变器引入频率偏移的电流波形,图中实线为逆变器输出电流Io,虚线为电网电压UgTu是电网电压周期,Ti是逆变器输出电流周期,tz是逆变器输出电流偏移时间。

tzTu/2的比值定义为斩波系数cf

cf=2tz/Tu (9-16)

978-7-111-47389-3-Chapter09-53.jpg(www.xing528.com)

图9-26 有源频率偏移法孤岛检测波形

在正半周期,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频率大于电网电压的频率,当逆变器输出电流达到零时,使其保持为零并持续tz时间直到负半周期开始。在负半周期时,逆变器输出电流是正半周期的相反值,当电流达到零时,保持为零直到电网电压下一个过零点

应用AFD法检测孤岛现象时,在阻性负载情况下,当电网跳闸时,在正半周期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波形会跟随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在Tuz/2-tz后变为零,使连接点电压Ua比电网电压提前tz达到零;到负半周期,逆变器电流又会提前tz过零,从而使Ua的频率进一步增加,当超出预设的频率阈值时,可以检测到孤岛的发生。当AFD法应用于感性负载时,因为感性负载在断网后有使连接点电压的频率上升的趋势,使其更快地超出频率保护阈值,从而检测出孤岛的发生。但是该方法应用于容性负载时,因为容性负载在断网后有使连接点电压的频率下降的趋势,如果频率下降的趋势和逆变器输出电流产生频率上升的趋势相抵消,则这种检测方法会失效。

采用有源频率偏移法时,斩波系数cf越大,孤岛检测的可靠性越高,检测盲区越小,但是过大的cf会增加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造成电网的谐波污染。

9.2.3.3 滑模频率偏移法

滑模频率偏移法(SMS)与有源频率偏移法(AFD)类似,主要区别在于AFD是给逆变器输出电流引入tz而产生频率偏移,而SMS是通过引入相角偏移θs。在应用SMS方法进行孤岛现象检测时,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为

978-7-111-47389-3-Chapter09-54.jpg

式中,f为公共连接点电压的频率;fg为电网频率;θsm为最大相位角fm为当θs=θsm时对应的最大频率。

孤岛发生后,对于阻性负载的情况,由于引入了偏移角θs,会使f增大。由式(9-18)可知,f的增大又会使θs进一步增加,在正反馈的作用下频率f不断增加,当f超出预设的频率阈值时,系统将检测到孤岛的发生。但是,对于RLC并联负载,当f满足式(9-19)时,当电网跳脱后,公共连接点电压的频率f将稳定在频率保护阈值范围之内,使系统无法检测到孤岛的发生。

978-7-111-47389-3-Chapter09-55.jpg

由上述分析可知,SMS可以减小孤岛检测的盲区,但是该方法会影响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质量。此外,在RLC负载的相位增加的速度快于逆变器相位变化的速度的时候,即dθload/df>dθs/df时,SMS孤岛检测方法失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