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式
(1)有关约定
继电器电路要用到线圈。所以,在触点代数约定的基础上,还应增加一些约定。具体为,线圈与受其控制的触点名称相同,线圈工作、ON,用1表示。这时,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线圈不工作、OFF,也用0表示。这时,其常闭触点接通,常开触点断开。
PLC用的是操作数“位”的写与读。如果调OUT指令用1写操作数“位”,相当于使线圈工作。这时,其常开触点ON,常闭触点OFF。如果用0写操作数“位”,其常开触点OFF,常闭触点ON。
(2)一般表达式
对仅是串并触点控制的继电器线圈,或仅用LD、OUT、AND、OR、AND—NOT、OR—NOT、AND—LD、OR—LD等基本指令控制的PLC输出,其逻辑表达式为
Ji=fi(a1、a2、…、aj…an,J1、J2、…、Jk、Jm)
式中 aj——输入继电器的触点,可能为常开,也可能常闭;
Jk——内部辅助、输出继电器触点,可能为常开,也可能常闭。
可以不用证明,上式总是可以分解式(2-1)所示一般表达式。它分成两组,一组为含有自身触点这个因子,为起动;另一组不含自身触点这个因子,为保持。即
Ji=Qi+BiJi (2-1)
式中,Qi、Bi都不含Ji的因子。从硬件意义上讲,式左边的Ji代表线圈,右边Ji代表它的触点。
其对应的梯形图如图2-6所示。
读者可能要问,怎么没有Ji非的因子呢?主要是考虑以自身的常闭触点去控制自身的线圈,没有实际意义。不然,如图2-7所示,其含义是:每执行一次这组指令,Ji的状态变换一次。无特殊需要,一般不作这样设计。
图2-6 与式(2-1)对应的梯形图
图2-7 不稳定电路
有了这个思路,处理继电器电路或异步时序逻辑,也可用组合逻辑的方法了。分析时,分别分析起动与保持两个部分:
1)起动。关键看由0变为1的条件。只要它变为1,且“保持”也为1,这个输出如未起动,则起动(为1)。而且一旦起动,之后如“保持”一直为1,其输出将继续为1。(www.xing528.com)
2)保持。关键看由1变为0的条件,只要变为0,且起动不为1,这个输出如为0,则停止,不再工作。而一旦断电,之后又没有起动,其输出将继续保持0。
2.通电表
(1)通电表组成
通电表由行与列组成,见表2-5。它的“列”记录着各个器件在各个节拍的工作状况;“行”记录着各个节拍各个器件的工作情况。表中1代表器件在工作,其常开触点ON,常闭触点OFF;0代表器件不在工作,其常闭触点ON,常开触点OFF。
节拍与输入有关,它的转换也是由输入引起的。而对异步时序逻辑的输入总是做以下两个假设:
1)在同一时间总是只有一个输入信号改变。
表2-5 通电表
2)两次输入信号改变之间系统的内部及输出状态已趋于稳定。
事实上,绝大多数工作系统是总是能满足这两个假设的。
因此,“通电表”可从时、空两个角度看出时序逻辑的全貌。可用于继电器电路或PLC顺序控制程序的分析与综合。
(2)有关概念说明
本书讨论的是PLC,所以,以下概念都是针对PLC而言。
1)输出器件。为PLC的输出点。用1、0代表它工作状态。
2)内部器件。为PLC内部继电器,或自定义内部布尔变量,用1、0代表工作状态。
3)输入器件。为PLC的输入点。用点1、0代表工作状态。输入点接收的信号有主令信号与反馈信号。前者为人工对系统的控制;后者为对控制动作执行后的应答。分清主令信号与反馈信号对分析与设计梯形图逻辑很有好处。因为多数电路开始工作时总是由主令信号发起,而以后的工作推进则多是反馈信号。找出主令信号就等于抓住了“顺序控制”的开头,也就有了头绪。这样,再进一步展开分析自然也就不难了。
不是所有的输入改变都会改变输出或改变内部器件状态。不会产生这种“改变”输入信号可视为无效信号。反之,为有效信号。如按钮,一般讲,从松开到按下为有效信号,而从按下到松开则多为无效信号。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要看怎么去处理。如用一个按钮实现起、停控制,则按下与松开可能都将是有效信号。
4)节拍。是划分通电表的时间区段。内部状态、输出状态及有效输入的改变是划分的依据。这三者的改变即为节拍的改变。不同的内部状态、输出状态与有效输入,也就是处于不同的节拍。
5)当前输入。是进入新节拍的输入。可由有效输入改变生成,也可由内部器件状态及输出点状态改变生成。当前输入的表示方法是:如果信号从OFF到ON,用信号的名(变量本身);如果信号从ON到OFF,用信号的名上加小横线(变量的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