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式支座是卧式容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支座,简称鞍座。常见的卧式容器、大型卧式贮槽、热交换器等多采用这种支座。鞍式支座的标准号为JB/T4712.1—2007《容器支座第1部分:鞍式支座》(代替原标准JB/T 4712—1992)。此标准批准日期为2007年8月28日,实施日期为2008年02月01日。设计时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和容器的重量选用标准中的规格。
1.鞍式支座的结构
如图5-24所示,鞍式支座主要由一块竖(立)板支承着一块垫板(弧形板),竖(立)板焊在底板上,中间焊接若干块筋板。
图5-24 鞍式支座结构图
鞍式支座分为轻型(代号A),重型(代号B)两种,A型和B型的区别在于筋板和底板、垫板等尺寸不同或数量不同。重型鞍座按包角、制作方式及附带垫板(弧形板)情况又分五种型号,即BⅠ~BⅤ。此外,鞍座的安装形式又可分为固定式(代号F)和滑动式(代号S)两种。固定式鞍座底板上开圆形地脚螺栓孔,滑动式支座开长圆形地脚螺栓孔。鞍座与筒体的连接有带垫板(弧形板)和不带垫板(弧形板)两种结构。
2.鞍式支座的选用
(1)鞍座数量的选择
一台卧式容器的鞍式支座,一般情况下不宜多于两个,因为鞍座水平高度的微小差异都会造成各支座间的受力不均,从而引起筒壁内的附加应力。
(2)支座位置的确定原则
采用双鞍座时,鞍式支座的最佳位置是,在保证A≤0.2L的条件下,尽量使A≤0.5Ri,如图5-25所示。
图5-25 鞍座的定位
1)鞍座中心线至圆筒体端部的距离A≤0.2L是考虑到不使壳体中因载荷引起的弯曲应力过大。其中,L是圆筒体长度(两封头切线间距离),A是鞍座中心线至封头切线的距离。
2)当鞍座邻近封头时,则封头对支座处筒体有加强刚性的作用。因此,在满足A≤0.2L时,尽量使A≤0.5Ri(Ri为筒体内半径)。
若A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时,则可按下述原则确定:当筒体的L/D(D为筒体直径)较大,且鞍座所在平面内又无加强圈时,应尽量利用封头对支座处筒体的加强作用,取A≤0.25D;当筒体的L/D较小,b/D较大,或鞍座所在平面内有加强圈时,取A≤0.2L。
3)鞍座包角θ的大小不仅对鞍座处筒体的应力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容器的稳定性与壳体—支座系统的重心高低的影响也很大。一般采用120°、135°、150°三种包角角度来保证容器在支座上安放稳定。在鞍式支座标准中,鞍座包角有120°和150°两种包角角度。
4)鞍座高度h的标准高度有200mm、300mm、400mm和500mm四种规格,但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改变后应作强度校核。
5)鞍式支座的宽度b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查出。
(3)鞍座采用一个固定,一个活动的原因
卧式容器由于温度和载荷变化等原因使容器产生了轴向移动,如果支座都是固定式的,由于自由伸缩受阻使容器器壁中可能引起过大的附加应力,所以双鞍座中的一个鞍座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www.xing528.com)
在安装活动支座时,地脚螺栓采用两个螺母。第一个螺母拧紧后倒退一圈,然后用第二个螺母锁紧,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温度变化时,鞍座能在基础面上自由滑动。长圆孔的长度须根据设备的温差伸缩量进行校核。当设备的质量很大时,由于滑动摩擦力太大,会阻碍筒体的自由伸缩。可以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如图5-26所示。
图5-26 滚动式支座示意图
3.鞍式支座的标记
当鞍座高度h、垫板厚度δ4,滑动鞍座地板上的螺栓孔长度l与标准上数值不一致时,应在上述标记后依次加标h、δ4、l值。
示例:公称直径为2600mm的轻型(A型)鞍座,鞍座高度h为300mm(标准250mm),垫板厚度δ4为14mm(标准12mm),其标记为:
JB/T 4712.1—2007 鞍座 A2600—F,h=300,δ4=14。
JB/T 4712.1—2007 鞍座 A2600—S,h=300,δ4=14。
鞍式支座的材料为Q235A,也可用其他材料。其中垫板材料应与筒体材料相同。
4.其他卧式容器支座
(1)圈式支座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圈座:大直径薄壁容器和真空操作的容器(因其自身重量可能造成严重挠曲),多于两个支承的长容器。圈座的结构如图5-27所示。除常温常压下操作的容器外,若采用圈座时则至少应有一个圈座是滑动支承的。
图5-27 圈式支座示意图
(2)腿式支座
腿式支座简称支腿,结构如图5-28所示。因为这种支座在与容器壳壁连接处会造成严重的局部应力,故只适合用于小型设备(DN≤1600、L≤5m)。腿式支座的结构形式、系列参数等参见标准JB/T 4712.2—2007《腿式支座》。
图5-28 腿式支座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