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染色,就是将纤维材料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染色的目的是得到色泽鲜艳、均匀且不易褪色的丝织品,从而提高丝织品的观赏和使用价值。在染色过程中要求尽量避免损伤纤维,保持丝织物良好的手感风格与柔和的光泽。
染色是一门很古老的工艺技艺,从出土文物来看,我国和印度、埃及早在有文字记录之前就知道采用某些天然染料来染色。其实,织造和印染是在相辅相成中得到发展的。中国丝绸之所以很早便受到全世界欢迎,除桑蚕、缫丝、丝织和精练技艺高超外,彩色印染技艺水平高也是重要原因。中国人对色彩的最初认识,可以追溯到3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时期,当时的山顶洞人就懂得用矿物染料(把赤铁矿石研磨成粉状)把装饰品涂抹成红色。
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对染色技艺以及对色彩的认识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部落已能把麻布染成鲜艳的朱红色。同时,人们认识了红、黄、绿色的天然矿石和不少植物染料,这给丝绸的印染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殷商、西周、春秋时期,中国丝织品的色谱已非常丰富,丝旁的有关色彩的文字有红、绿、紫、绛、绀、绯、、缁、缇、、綦等,说明这一时期丝绸的染色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这一时期人们把染色时间定为夏秋两季,这是限于当时的条件,一是可与漂练工艺有较好的衔接,二是受到植物染料采集时间的限制。大多数植物染料在夏秋两季才能采集,而这一时期又没有较好的储藏技术,采集和收割的植物需要及时用于染色。此时期的染色工艺分为石染和草染两种:石染是指借助黏合剂将已研成粉末的矿物染料涂于丝织物上,染料并未与丝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草染是用植物染料使丝织物上染,它是通过植物染料的色素分子与丝纤维的分子结合而上染的。草染的工艺又可分为套染和媒染两种,媒染工艺的使用可能肇始于春秋时期,但其工艺的基本成熟则在战国时期。
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用于丝绸染色的染料仍是矿物染料和植物染料,但植物染料的增多和新的媒染剂的出现,尤其是媒染工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染色技术的发展,是导致这一时期色谱迅速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染色工艺的发展,出现了陶土和金属制作的染色工具,大大提高了染色效果。
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在染料的使用方面,一些新的染料代替了原有的染料,与秦汉时期的染料差别较大,如红花代替了茜草。当时使用的染料植物中,除了红花外,还有棠叶、虎杖、芜苏子等。在染料制备和染色工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在染料制备上认识到了保存和运输等环节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例如,将红花制成干红花或红花饼可供长期使用,紫草经过适当的压扁、日晒后可备后用等,这与前代染色受季节限制的情况相比确实前进了一大步,对推广和传播丝绸的染色技术做出了贡献;二是在染料制备和染色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助剂,这与广泛使用酸性染料和还原染料有关。
到了唐朝,染料以植物染料为主,可染青、绛、黄、皂、紫五种颜色。在这些染料中,除了传统的茜草、黄栌、蓝草、紫草、麻栎等外,还有苏木、槐花、郁金等。新增加的染料多数为媒染染料,染料品种的增多也促进了媒染技术的发展。当时的媒染剂可分为铁媒剂和铝媒剂两大类,前者的原料来源是绿矾和铁浆(氢氧化铁),后者的原料来源是明矾和含铝树叶灰(如山茶枝叶灰),当时已广泛使用这些媒染剂。当时的染色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www.xing528.com)
宋朝在丝绸染色方面有所发展,染色、配色越来越讲究。在染色工艺方面,非常重视媒染剂的使用,与此同时,对染色用水也十分重视,在北宋西内染院中专门开掘了五个水池以供练染洗涤,池中水必须保持一定的洁净度,每天要换2~3次水,从而保证了练染后的丝绸质量。
元朝的染色技艺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染料的开拓、染色工艺的创新和染色过程的准确控制是分不开的。染料除前代常用的红花、苏木、靛蓝、黄栌、槐花、橡子等之外,还增加了很多新的染料,其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北方常用的染料被带到南方并得到大量使用,如原产于西北地区的优质回回茜用于染绛色,牛李(鼠李)产于东北地区,用于染绿色,后成为“中国绿”;二是民间的大量土制染料,如荆皮、榛皮、桑皮、莲子壳、茶叶、黑豆等这些可以综合利用的染料。在此时期,媒染剂的种类也有所增加,如明确用于媒染的助剂有明矾(白矾)、绿矾(皂矾)、黄丹(铅丹)、铁浆和草木灰等,其中黄丹是元朝新增的媒染剂。大多采用媒染工艺,根据所用染料种类的多少可分为单色染和复色染。在丝绸染色中,整个工艺可分为打底、预媒、初染、后染四步。
明朝在丝绸染色时大多采用植物染料,而且在植物染料的采集、加工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从现存的一些明朝丝织物来看,其色彩至今仍鲜艳而不褪色,说明其色牢度非常好。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彰施篇”是对当时染料生产、染色工艺技术的真实记载和科学总结。
到了清朝,丝绸的染色在配色上较为丰富多彩,多以深色为主,如玄黑、上青、绛红,也有喜欢使用大红、杏黄、翠绿等鲜明色彩的。同时在染色中大多采用多色彩多层次工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