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品种很多,按种类可分为家蚕(即桑蚕)和野蚕两类,野蚕又包含柞蚕、蓖麻蚕、樟蚕、天蚕等10多个品种,用于织制绸缎的原料通常是家蚕丝。家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俗称蚕儿)、蛹、成虫(即蚕蛾)四个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刚从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形态酷似蚂蚁,故称为蚁蚕。蚁蚕以桑叶为饲料,摄取营养,不断生长发育成蚕,其体色由黑褐色转变为青白色。蚁蚕生长数天后便不吃不动,蜕去旧皮而换上新皮,这一过程称为“眠”。这种在生长过程中多次停止食桑、就眠、蜕皮的遗传特性,称为蚕的眠性,它是影响蚕茧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生理因素。人们通常是以蚕的幼虫从孵化到结茧要经过的就眠蜕皮次数来计算其“年龄”,幼虫每结束一次眠期,蜕去旧皮后便开始进入新的龄期。从蚁蚕到第一次就眠蜕皮称为1龄,从第一次蜕皮后开始食桑到第二次就眠蜕皮称为2龄。依次类推,第四次就眠蜕皮后进入5龄。到5龄末期,幼虫逐渐老熟,吐丝结茧,经过2~3天吐丝结束后在茧内化蛹。蛹期经历13~15天便羽化为成虫,随即交配产卵,完成一个世代。整个世代约需60天,其中只有幼虫期间摄食桑叶,从孵化至吐丝结茧经历22~26天。
图2.1.4 蚕的一生
图2.1.5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带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祖先是在什么时候学会养蚕的呢?又在漫长的岁月里发明了哪些养蚕的技术呢?据考证,我们的祖先大约在7 00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蚕茧可以利用,那时被利用的是长在桑树上的野桑蚕茧。大约在5 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开始饲养家蚕。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距今4 200~4 400年的丝带和绢片,经鉴定,确认出自家蚕。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在河南汪沟遗址发现距今5 300~5 500年的炭化丝织物。把野桑蚕驯化为家蚕,这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创造,开辟了人类利用绢丝为原料生产制作被服的全新的途径,也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生产丝绸的国家。
图2.1.6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片
在古代的夏、商、周时期,在每年的阴历三月份都要集中养一季春蚕。《夏小正》一书中有我国养蚕的最早记载,其中云“妾子始蚕”。当时,古人严格禁止饲养夏蚕,即“禁夏蚕”,这可能是为了保证蚕丝的质量,因为春蚕的丝质要好于夏蚕。据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山权数》记载,政府要在民间物色能防治蚕病的人,并以重赏聘其传授经验。另据《礼记·祭义》记载,在春秋战国期间,人们已经懂得了蚕卵的清洁:将蚕蛾放在专设的布帛上产卵,在蚕卵孵化前,还要把蚕种拿到流水中冲洗,以清除上面附着的病菌,然后才孵化。这是我国关于浴蚕的最早文字记载,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了。此时,先民们还懂得要用鲜嫩的桑叶来喂食蚕,正如《诗经·七月》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同时,蚕农也懂得了不喂带有雨露的桑叶,如一定要喂也必须用风吹干后再喂。对蚕室和蚕具也有严格的要求。例如,要采用烟熏的办法来对蚕室进行消毒,室内不能高温和高湿,同时,还要防止闲杂人员出入蚕室,要有专用的盛放蚕蛾和蚕儿的容器等等。这是一套养蚕的经验之谈。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2 300多年前荀况所著的《蚕赋》一书,这是养蚕经验的总结,也是最早做出系统整理的理论著作,叙述非常到位。例如:①“屡化如神,功被天下”记述了蚕的变态。因为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化蚕、蚕化蛹和蛹化蛾的三次变化,每次“化”都是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的,所以叫“屡化如神”;蚕的一生都贡献于人类,确实是“功被天下”。②“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此两句的意思是说,蚕既然是由父母所生的,难道蚕本身就无雌雄的性别之分吗?直至20世纪之初,科学界才证实了蚕是有雌雄之分的,而我国在2 300多年前,《蚕赋》中就已有了肯定的推论,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③“冬伏而夏化”叙述的是一种一化性的柞蚕,这种柞蚕是每年的4月暖卵,5月化蚕,6月变蛾产卵,卵长期休眠,要等到第二年夏季再化。④“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这两句简明而准确地记录了蚕在生长期尤其是大蚕期的生理要求。蚕是怕高温的,高温不利于蚕的生长发育,而且容易得病。另外,蚕的生长还需要有一定的湿度,但又不能过大,否则蚕体中的水分难以散发而导致蚕体弱多病。⑤“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作者在这里记录了蚕儿吐丝结茧的规律,即开始吐丝时是乱丝,而后才是整齐而有规律的好丝(即茧丝),这一规律相当准确。由此可见,荀况的《蚕赋》已把养蚕的经验提升到理论化、系统化的高度,为后世养蚕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
在西汉初期,我国就出现了二化蚕,就是说,一年可养两次蚕,如《淮南子·泰族训》上就有“原蚕一岁再登”的记载。《四民月令》还记载了“浴种”防病和整治蚕室、防风保温等技术措施。东汉仲长统在《昌言》中云:“钧之蚕也,寒而饿之则引日多,温而饱之则引日少。”说明蚕农已认识到蚕龄的长短与饲育的温度和是否饱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北魏时期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养蚕的育种技术:“收取种茧,必居族中者,近上则丝薄,近下则子不生也。”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说明1 4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认识到蚕儿上簇营茧的规律:体质强健、成熟齐一的蚕一上簇就找到适当的位置(中间位置)吐丝作茧,而那些体质较差的蚕儿则爬上爬下寻找地方作茧,此时已吐掉一部分丝,只能结一个薄茧,因此必须从簇中部选茧留种,以保证下期的蚕儿能正常发育生长。《齐民要术》还记有蚕的制种技术,特别是“永嘉八辈蚕”的经验。当时的永嘉(现浙江温州一带)已有一年养八批蚕的事例,这又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也是世界生物史上一项当时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据《齐民要术》载:将蚕卵置于小口坛内,放在室外树荫下的冷水(溪流或泉水)中,使之降温,待21天这批蚕卵孵化后,当年又可再饲养。如此循环,一年可养八个世代(即可养八批蚕)。这种制种技术创举出现时间之早确实使人感到惊讶诧异。在20世纪30年代,中外学者对蚕的化性和低温催青一套办法的研究成果,原则上都没有超出1 400年前“永嘉八辈蚕”的范围。(www.xing528.com)
晋代的杨泉也将成套的养蚕技术与经验总结写成《蚕赋》一书,其要点如下:①养蚕开始时要调节好蚕室的温度;②让有养蚕经验的人把蚕种拿进蚕室进行暖种、孵化;③在清明至谷雨时采摘嫩桑叶切成细丝状来喂养幼蚕;④大蚕喂食的桑叶要干湿度适宜;⑤观察大蚕的生长状态,如果蚕吃桑叶似龙腾、休眠似虎跃就可判断此蚕是健壮的;⑥蚕室内光线强弱明暗对蚕的饲养影响很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蚕室坐落方向,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了在1 500年前我国蚕农已积累了丰富的成套养蚕经验。
图2.1.7 元朝的《农桑辑要》
到了宋元时期,养蚕技术又有创新。选种不仅要选蛾,而且还要选卵、选蚕。浴种已成为当时的常规操作程序。不仅要在养蚕前浴种,而且自当年收种到来年的饲养前要经过3~4次洗浴。选种与浴种的目的,都是为了选留良种,提高蚕种的质量和产丝的质量与数量。南宋陈旉所著的《陈旉农书》较详细地记述了浴种的新经验,即卵种要经“雪压”或用朱砂水卵面消毒以预防蚕病(可防止发生红、白僵蚕),并且第一次记载了用茅草做簇具的经验。《士农必用》一书不仅提出用快要落叶的桑叶捣磨成面治疗蚕热病的方法,而且还总结出幼蚕时室温宜暖些,而大蚕时则宜凉些的经验。元朝初年由司农司编撰的《农桑辑要》总结出养蚕的十大关键问题,并首次提出利用日光消毒的经验,其办法是将蛋座底箔铺设两领,一领使用,一领撤出让日光曝晒,然后再交替。王祯(山东东平人)在1295~1300年间先后任旌德(安徽省)、永丰(江西省)县尹,他积极倡导桑蚕、棉、麻生产,后于1313年(皇庆二年)在收辑旧闻的基础上编成《王桢农书》,该书也总结了许多有关桑蚕的好经验。
图2.1.8 元朝的《王祯农书》
在明清时期,我国的桑蚕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蚕农对蚕的脓病、软化病、僵病等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创造、采用淘汰或隔离的办法来防止蚕病的传染蔓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两书都总结了养蚕的新经验,将我们祖先的养蚕技术和经验推向高峰。例如,《天工开物》总结出三种浴种方法,即天露浴、盐卤浴和石灰浴,特别是盐卤浴和石灰浴是首次提出的新经验。此外,《天工开物》还总结了不同茧色交配出现杂种优势的经验,书中记载“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幼出嘉种”。这种利用家蚕杂交培育新品种的记载要比法国人比尔兹比斯雅要早两个世纪。《天工开物》还记载了我国培育出的名为“贱蚕”的产丝量多的品种,宋应星由此得出一个理论性的结论“一异也”,即生物学上的物种变异理论。
图2.1.9 明朝的《农政全书》
图2.1.10 明朝的百科全书式科技著作《天工开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